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NumbersRayBallPhilipBrown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一、引言二、经验检验三、数据四、研究结果五、结论•会计理论家们大体上通过会计实务与特定分析模型的相符程度来评价其有用性。这种会计分析模式可能仅仅由一些主张或断言组成,或者,它可能是一种经过严格推理的理论。•无论哪种情况,会计研究方法一直是将现行惯例和由模型推出的更为可取的操作或由模型推出的所有会计实践都应拥有的标准进行对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它忽视了世界上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模型预测符合观测行为的程度。一、引言有会计学家认为,净收益数据仅是一系列程序运用到一系列事件后得到的结果,是不同质部分的累计,因此,净收益数据本质上不能被定义。一、引言一个争论:会计收益数据是否有用?作者认为争论原因在于没有经验数据的支撑,提出可从会计收益数据发布前后的股价走势来判断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随后鲍尔和布朗综合了相关因素,确定用净收益数字的内容以及发布时间两项内容来共同验证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一、引言•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在资本市场上总会有一些投资者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以作出更优的投资决策,这些投资者比其他投资者有信息优势,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会让这些信息迅速反映在资本资产的价格中。资本市场总体是有效且无偏的二、经验检验和数据根据这一理论作者认为:通过观测股票的价格波动与信息发布之间的联系,可以证明会计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本文将会计收益(未预期盈余变动)同股票价格(异常业绩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二、经验检验和数据1、未预期盈余变动(盈余预测误差)影响公司盈余的因素分为系统因素和特定因素。系统因素影响所有的公司,这样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可以通过这种特定方式进行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稳定的,可以将这种稳定的联系用固定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可以根据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当年收益的条件期望。二、经验检验和数据未预期盈余变动=实际盈余的变动-预期盈余变动2、异常报酬率(股票报酬率残差)异常报酬率=实际报酬率-预期报酬率二、经验检验和数据•小结将未预期盈余变动为负值(即实际收益变动小于预期盈余变动)定义为坏消息,反之则为好消息。提出的假设命题为:如果会计收益数据与股票价格之间有关系,会计收益数据信息的发布将导致该公司的股票报酬率变动。即如果未预期盈余为负值,异常报酬率也为负值;反之亦然。二、经验检验和数据在经验检验中,作者将年度报告宣布日所在月份定义为0,用APIM表示第M月的异常业绩指数,APIM衡量的是一美元(等额投资于n种证券)在年报公告日前一年(第-12月月末)投资于一个投资组合到第M月为止的平均累计非正常报酬率。二、经验检验和数据作者认为,如果会计收益数据与股票报酬相关,就可有以下的推断假设:未预期盈余变动的符号为正(好消息),则APIM大于1;未预期盈余变动的符号为负(坏消息),则APIM小于1;对于合并样本,APIM趋近于1。二、经验检验和数据•样本标准:1、1946年~1966年盈利数据在Compustat数据库中可以获取2、财务年度结束于12月31日3、可以在CRSP数据库获得至少100个月的股票价格数据4、《华尔街日报》年报公告日可以获得•使用的数据:收益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日期、报告期附近的证券价格变动等•收益数据来源于:标准普尔Compustat数据库的1946年~1966年的数据二、经验检验和数据对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作者采用的是事项法,事项为盈余公告。采用的事项窗是第t年和第t+1年的前半年,采用的估计窗截止到第t-1年,由于当时无法取得日数据,因而选择的事项日是第t年的盈余公告月。三、经验检验和数据•事项法也叫“使用者需要法”,是指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这里的“事项”是指可以观察到的、亦可用会计数据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和事件。四、研究结果1、基本研究结果该文的假设全部得到了验证,并且统计检验结果都很显著。正如可以从一个大的样本中预测到的一样,两种结果所揭示出的图形是一样的。它们都证明了包含在每年的会计收益数据中的信息是有用的,因为如果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不同的话,市场通常就会朝着相同方向作出反应。但是,收益报告中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在年度收益报告报出之前已经被市场所预测到了。这是因为业绩指数的上升和下降至少从报告公布前的12个月就开始了并且会在之后持续大约一个月,而且它们绝对值也在单调增加,这种持续性表明了:市场在报告公布之前12个月就开始了对收益误差的预测,而且在之后的一整年都持续地、成功地做着这件事。四、研究结果2、研究结果补充两个回归模型变量的结果没有大的区别,但变量3(naive模型)更适合具有负的预期失误的公司。用现金流和非重复性项目前的净收入来替代年报中的会计收益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效果没有用年报中的会计收益数据显著。APIM存在向年度报告公布月后持续的趋向,其中收入预测误差信号和股票回报残差之间的关系可能在年度报告公布月后持续了2个月。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是交易成本的存在而造成的。五、结论作者认为年度收益报告虽然能提供新信息,但不能及时传递信息,因为其大部分内容能从更及时的信息(中期报告、非会计信息等)来源中获取。五、结论研究中的一些局限性如没有考虑月末发生交易时股票价格同时变化、数据中存在误差、股价的离散性、“预计误差”模型的无效性、收益预期误差的系统偏差等。五、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市场如何预测净收益的变化、中报或股利宣告的作用、中报与年报的成本以及未预期收益变化程度(不仅仅是符号)和相关股票价格调整程度的定量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