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第二讲福州大学谢菲教学主要内容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新文化运动3、十月革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引发的新思考提出问题:中国的新出路是什么?辛亥革命后,政治上走向专制,同时文化上采取复古之路走不通。“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而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绝技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选集》2.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自1916年二卷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新青年》创刊号新文化运动揭示的新主题新文化运动“更新文化价值观念以改造国民性的运动”民主和科学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务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用人权观念取代纲常伦理,以科学精神和方法取代迷信盲从,确立民主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念。思考题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答: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它不仅支配着人们的认识、思维和社会行为,而且融化浸透到人们的观念意思、思维定式、风俗习惯中。对孔学的批判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思想禁锢,从而使人们去独立思考。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第一,新文化运动彻底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在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第二,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张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使广大人民敢于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吸收新思想,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第三,新文化运动培养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恽代英等。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在范围上,限制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一战影响使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怀疑和保留(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其慎重的灾难,它以战争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反资本主义浪潮。(2)工人运动风起云涌(3)这种来自西方世界自身的反资本主义思潮自然会影响到中国的思想界,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价值产生怀疑。中国的知识分子陷入了双重文化危机之中,他们迫切需要寻找第三文明,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俄国。“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李大钊——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的怀疑,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思想土壤。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十月革命给与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11、12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年9、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首先,比以前的启蒙学者用进化论思想来否定孔子学说在现代生活中的权威更进一步,他们“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地主经济的变动,自然导致孔子学说在现代社会中不能作为人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行为规范。其次,与以往的启蒙学者主要运用个人主义思想来批判纲常、名教之类不同,他们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进行这种批判的思想武器。再次,与以往多数启蒙学者把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作为反封建思想斗争的主要出发点与立足点不同,他们进行这个斗争,主要是着眼于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4、五四运动唤起的新觉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合并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巴黎和会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和群众性。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并没有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的参加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何没有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三民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二,三民主义思想的局限性第三,三民主义的演化(二)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曾起着领导作用,但在五四运动时,国民党站在群众运动之外,说明它已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形势已超过了他的主观力量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建党基本条件的逐渐具备☆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同样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一,“阶级”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①自发、自在→自觉、自为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其二,“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三,促进“结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产生作了干部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三种类型:1、是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领袖:李大钊和陈独秀;2、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以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为代表,;3、是一部份老同盟会员: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正式建立,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俞秀松等发起,推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区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的改良主义为什么没有成立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他的理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第二,他的实践不合国情,软弱无力。对待妇女问题胡适与鲁迅的差别《娜拉》与《娜拉走后怎样》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面貌的焕然一新(1)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及其核心——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2)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3)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实行群众路线(◎中国工人掀起第一次罢工高潮;◎轰轰烈烈的大革命)(4)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趋势而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辨析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革命的性质由革命的任务决定1、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反对资本主义,即使是反对也是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而主要不是反对一般的资产阶级。2、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这个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的参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也能加入。3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一,缘于历史的昭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证明,各个阶级的政治主张都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林则徐的“西学科技”主张是学习的理论先导;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略把西学推进到可以操作的层面;洋务派是器物层面西学的第一批实践者;郑观应提出“西学资本主义具体制度”,将西学从器物层面引向制度层面;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开始了制度层面的第一次尝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为中国引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虽在制度层面的整体内容上做了全面推动,但因把劳工农民阶级排除在革命动力之外而使制度层面的西学之路走到了尽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又将西学从制度层面推进到了观念层面,使国人思想获得了空前解放,也为新一轮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二,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一战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而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视角;巴黎和会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对帝国主义幻想的破灭使人们更加感到民族危机的严重,同时看到帝国主义是中国的敌人。(2)、只有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并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毛泽东说:“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国民。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无疑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三,马克思主义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主题,满足了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需要,同时还具有为历史和人民选择的优越性。(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4)、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第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具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马克思主义同时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面临的两大难题。相融性:(1)在社会理想方面:“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2)在政治观方面,民本思想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3)在历史观方面,敢于斗争与阶级斗争学说;(4)价值观方面,家族本位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文化难题:(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政治危机的加剧,中国文化价值中的两大价值,一个是秩序,惧乱;(2)一个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至上感,中国乃天朝之国,中央之国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任何一种伟大的理论与运动,要想获得中国人民的认同,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否则,任何思想都是起不了这种作用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小结从时代因素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对自己道路的新探索。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近代中国面临政治、文化双重危机和历史转折,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和实验了多种解决危机的救国方案。从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满足了中国人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