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考纲解读及二轮复习策略长沙市一中方俊(一)考纲变动情况一、考试大纲解读(1)“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情况《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013年考纲规定的考点为: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2014年考纲规定的考点为: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0d58b4b8大明武夫《文化生活》第九、十课2013年考纲规定的考点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2014年考纲规定的考点为: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第一,选择题的题型示例没有什么变化继续保持原有的5个选择题(计算题、气象预报题——组题、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题、马克思主义指导题)。第二,非选择题的题型示例有所调整第1题“气候变化题”没变,第2题“妈祖文化题”没变,第3题,2013年为“圆明园题”,2014年修改为“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争议题”。(2)“题型示例”的变动情况1.坚持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二)2014年考纲分析一、考试大纲解读获取和解读信息(1)筛选信息;(2)综合信息;(3)抽象信息。(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题型示例选择题4)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题型示例非选择题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3)挖掘妈祖文化蕴含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经济生活》:货币职能、汇率变化、价格变动、影响消费的因素、正确的消费原则、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发展生产的意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居民储蓄、投资方式、多种分配方式、收入分配公平、财税政策、社会保障、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全球化、对外经济等。2.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政治生活》:公民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参与政治的方式、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政府权力行使、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责、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时代主题、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外交政策等。《生活与哲学》:世界的物质性、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和谬误、追求和发展真理、认识的发展、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的特殊性、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等。《文化生活》: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影响(功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传播、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先进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等。2014年高考应着重注意以下知识:(以《经济生活》为例进行具体分析)(1)价格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2)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3)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4)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5)劳动与就业(6)投资与按资本要素分配(7)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8)财税体制的改革(9)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1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政治生活》:(14)法律法规修改所体现的政治学原则(1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17)政府职能的转变(18)政府对人民负责(19)政府权力的行使(20)人大职权(21)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22)民族、宗教(23)国际关系与中国参与事务《文化生活》:(24)文化的功能(25)传统文化的传承(26)文化创新要立足群众实践、满足群众精神需求(27)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28)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与哲学》:(30)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1)自然界的物质性(32)意识的能动作用(3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34)实践观点(35)追求和发展真理(36)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37)系统优化的方法(38)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9)矛盾是对立统一(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1)学会统筹兼顾、分清主流和支流(42)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4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44)通过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5)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46)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及其实现3.坚持对最新理论的考查(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坚持对现实问题的考查问: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热点事件,您觉得我们中学生在高考复习中应关注哪些热点问题?答:热点问题一个都不要关注。不要关注热点并不是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高考命题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不关注热点主要是指不要去关注热点问题本身的来龙去脉。如果一定要讲关注热点问题的话,那就是要把握热点问题中所隐含的知识点和价值观。太热的问题、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命题时摸都摸不得。5.坚持命题形式的多样和开放——“题型示例”分析(1)选择题分析第1题关于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题,属于《经济生活》题。第2、3题关于气象预报的组题,属于《生活与哲学》题。第4题关于人大会议对外开放的试题,属于《政治生活》题。第5题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试题,属于《文化生活》题。(2)非选择题分析第1题关于联合国四个气候评估报告题,综合考查了哲学、经济、政治学科的知识问:主观题是否还是一定会将经济政治和文化哲学放在一起命题?答:基本如此,但命题组也在积极寻找政治与哲学,或其他模块的结合点。具体如何结合主要应根据具体材料来定。启示:第一,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第二,提建议时,要结合所学的学科知识。这体现了高考命题设问方式的创新(从一般性提建议,到为解决某一问题提建议,到结合学科知识提建议,到提出方法论建议,再到提出政策性建议,到运用知识或生活常识提建议)。第2题关于妈祖文化的试题,综合考查哲学和文化学科知识第3题关于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议题,综合考查哲学和文化学科知识答案的多元和开放第(1)问答案国考中心设计了详细的量化评分表,这是以前的高考试题中所没有出现过的,它充分体现了答案多元化特点。第(3)问答案既可以是用哲学知识来回答,也可以用生活中的观点来回答,充分体现了答案的开放性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1)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外延(2)把握核心知识的层次结构(3)掌握核心知识的准确表述(4)明确核心知识的有效生成二、二轮复习策略2.突出能力提升(1)细读静思:获取和解读信息(2)快速检索:调动和运用知识(3)字斟词酌:描述和阐释事物(4)逻辑严密:论证和探究问题3.强化知识关联(1)单元知识之间的关联(2)主干知识之间的关联(3)跨模块跨学科知识间的关联(4)基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1)要体现设问要求,即答案的针对性(2)要包含情境信息,即答案的具体性(3)要具有知识引领,即答案的知识性(4)要具有发散思维,即答案的完整性,4.规范答题思路关于高考答题有关问题的问答问:很多学生回答政治主观题耗时长,答案要点多,但得分不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耗时多主要是没有抓住要点(提醒:要有读完材料的勇气),或者是材料信息没有与教材知识进行恰当的对接。问:答题时,我们往往很难把握答题的度,有时答多了,有时答少了,请问您应该如何答题的“度”?答:高考试题的答案没有超过200字的(要注意平时的训练,特别是作答案时,要多磨练,同一道的答案要多做几遍)。问:请问您今年高考是更注重对知识的宏观把握,还是更注重运用某一特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答:高考考题的口径一般较小,即小切入,指向也很明确。一般不需要对教材原理进行具体阐释。考生答题时,只需要结合问题,结合材料,结合知识库中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素养进行思考即可。高考试题中一般不会出现,运用某一知识范围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而是用特定的知识理论来分析问题。问:如何有效解答主观题?答:主观题答案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形:发散式和收敛式。作答时,一要把握要设问,二要注意每问的分值,三要恰当运用知识,四要适当拓展。问:答主题观时,有时不知运用什么知识,抄材料是否可以得分?答:一般来说没有运用知识来分析,单纯的抄材料是没有分的。问:主观题设问有时不好把握,如何把握设问?答:高考题的设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因此,对设问要具体分析(高考命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设问方式的改变上,每年的高考题其设问方式都有所创新,今年也应该如此)。问:如何有效解答客观题?答:解答客观题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选项和题干材料。把握了这两点一般选择题都可以选对。对于较难的选择题,对选项如何取舍,可以把排除法和直选法结合起来。高考时,时间有有限,做完选择题后一般要少改或不改,许多考生选择题答案是后面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