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总结报告(2010级)一、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职机电类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把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好,切实做好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贯彻执行学院《关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我们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对岗位群、岗位素质、岗位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等提出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的要求,就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专业岗位需求、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专业发展建议等问题,组织各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和毕业生中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获取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提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充分讨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选用等给出建议,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我们机电专业教师在2010年上学期深入多家机电类企业,进行考察。二、调研情况汇报(一)院校: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二)院校专家1.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何国旗教授,博士2.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方忠民,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廖友军,副教授,省级专业带头人4.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副主任王玉辉,副教授,省级专业带头人5.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张谦调研时间:2010.04.12参与人员:周迎春、何瑛、陈雄辉、杨益梅2调研情况细述如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方忠民博士向我们介绍了该系情况:机械工程系是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最多、招生专业是全院办学历史最长的系部。现有教学班级44个,学生1440余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高級职称20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35人。在专任教师中,担任湖南省高等教学会金属工艺学理事会副理事长1人、铁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1人、湖南省电工维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株洲市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株洲市加工制造类学会副理事长1人。目前主持省级精品专业一个、省级精品课程一个、参与2007年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一项、2007年省级一般课题两项、2008年参与省级课题3项、2009年主持省级课题4项。该系创建于1956年,办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机械制造与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的办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实训设备齐全。50多年来,已经为铁路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3000余人;2004年学院移交地方以后,高度重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坚持“立足株洲、服务长株潭两型社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机电工程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了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融合专业特点,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通过两个假期和第6学期在企业完成半年顶岗实训,同时把“双证书”要求纳入了专业教学计划、对毕业设计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毕业设计课题更多的是真题真做,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我们紧贴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实现了“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并实践了讨论式、案例式、以工作任务、工程项目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改革成果显著。目前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两大专业,下设数控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备营销、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焊接与自动化七个专门化方向;建有单片机原理、电工学电子技术、检测信号与信号处理、金属切削机床、控制技术、金属热处理、金相观察、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可编程控制器、内燃机、数控原理14个标准实验室;数控仿真加工、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与加工专用机房;内燃机拆装、钳工、机加工、铸锻焊、机械设备大修、电工等实训室,并建有一个功能较全的数控演练基地,主要面向机械制造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加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3人材。该系始终把培养有专门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工学结合,在办学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专业课程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课程,不断优化人材培养方案,加强了人材培养的针对性。目前该系与长沙高压开关集团、株洲齿轮厂合办的“长高班”、“汽齿班”,实行了“定单式”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完专业知识后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未出校门,先有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还可以获得生活补贴,减轻家庭负担,毕业后,经考核合格,直接到企业工作。2008年又与南昌铁路局、南宁铁路、昆明铁路局开设了2010届学生工程机械方向的订单培养班。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成在心态、赢在务实、胜在坚持”思想教育,并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去付之于具体的实践,使学生能在尽可短的时间融入社会大家庭。并且很多学生能很快从一线操作员成长为技术设计员。他们所做的改革以及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三)企业专家1.湖南汽车齿轮厂人事部部长罗总,叶总2.湖南力达液压机械厂严总调研时间:2010.04.10参与人员:周迎春、何瑛、陈雄辉、杨益梅调研情况细述如下: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四)毕业生姓名:机电1071、1072班学生调研时间:2010.04.10调研情况细述如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西、北、东部崛起和4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本专业就业形势较好,需要实践经验,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前景。三、调研总结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高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这一措施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特色。通过对企业、学院、专家的走访与调研,对机电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湖南经济和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企业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的机电设备的需求已大势所趋,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周迎春2010-4-15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