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氏孤儿》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过程和方法: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本文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人物形象中体现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义的大义精神。重点难点1.难翻译的句子2.刻画人物的手法3.对“义”的认识文本解读一.关于《赵世家》《赵世家》以赵氏的兴起,展示了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的史实及战国时赵氏由盛而衰、最终被秦国灭亡的历史变化。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世家》记述了赵氏家族在与晋国公卿的权利角逐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特别突出赵盾、赵武、赵简子、赵襄子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权谋与势力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崇尚贤人政治,提倡举贤任能,抒发一种得贤者昌、失贤者亡的无限兴亡之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赞扬赵武灵王的大胆改革,其二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二.《赵氏孤儿》故事梗概战国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与赵盾不和,屠岸贾遂设奸计杀死赵盾全家三百余口。赵盾之子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商议:一个杀身成仁,一个抚养赵朔的遗腹子,他们设法得到别人家的一个婴儿,骗过了搜寻孤儿的屠岸贾的军队,公孙杵臼被杀死,程婴和赵氏孤儿隐藏在深山。十五年后晋景公才因病立赵氏孤儿,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到赵氏孤儿赵武成年后,程婴完成任务,自杀身亡。三、自读探究1.筛选整合信息,给每一段文字拟写小标题。叔带托梦,昭示厄运屠岸作难,灭赵九族公孙献身,程婴救孤景公占卜,谋立赵孤赵孤成人,程婴成仁2.公孙、程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并举出文中细节加以说明。提示:忍辱负重,舍身报恩勇敢无畏,义字当先3.本单元的话题是“义薄云天”,读了《赵氏孤儿》的故事,谈谈你对“义”字的理解。提示:作者通过赵氏孤儿的故事,歌颂了正义,鞭挞了邪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4.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是《史记》惯用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的几处冲突。提示:①与屠岸贾正义和邪恶的冲突②公孙成仁和程婴立孤的冲突③程婴成仁的内心冲突四.文言知识积累(一)给加点的字注音2(1)屠岸贾.(2)拊.手(3)君之咎.(4)将作难.(5)公孙杵臼..(6)纨绔..(7)号.哭(8)强.为其难(9)人面鸟噣.(10)及赵武冠.(11)齐衰..(12)春秋祠.之(13)弑.君(14)擅.自(15)谬.曰(16)作祟.(17)加冠.(18)龟.策(19)襁褓..(20)匿.山中(21)不肖.(22)未尝绝祀.(23)矫.以君命(二)一词多义而梦见叔带持要而哭表修饰关系(连词)盾卜之,兆绝而後好表顺承关系(连词)而贾为司寇(承接关系连词)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并列关系)臣有大事而君不闻(转折连词)若幸而男(修饰关系连词)之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的,结构助词召而匿之宫中他(代词)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然然亦君之咎但是(转折关系连词)非然,孰敢作难这样(代词)乃非君之身,乃君之子是,表判断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却(副词)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就(副词)为子强为其难者做(动词)为之祭邑给(介词)及赵武冠,为成人成为(动词)吾先君以为无罪认为(动词)以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以.臣弑君,子孙在朝凭借……身份何以.惩罪介词,用、凭韩厥具以.实告介词,把吾先君以.为无罪动词,认为其今诸君将诛其後他的(代词)吾为其易者,请先死这(代词)其赵氏乎恐怕(表推测语气副词)若若幸而男,吾奉之如果(连词)即不灭若无声你(代词)4、请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_______(2)乃君之子,然君之咎._______________(3)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_______(4)以臣弑.君_____________________(5)灵公遇贼.,赵盾在外_______________(6)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_______________(7)韩厥告赵朔趣.亡________________(8)即.女也,吾徐死耳_____________________(9)夫人置儿绔.中,祝.曰______________(10)立.孤与死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11)矫.以君命_____________(12)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_____________3答案:(1)先前(2)过错(3)究治;凶手(4)古代专指臣杀君,下杀上(5)杀害,刺杀(6)去世的,已故的;任意,随便(7)通“促”,赶紧,尽快(8)若,假如(9)套裤;祷告,祈祷(10)成,这里指抚养长大,承袭祖业(11)假托(动词)(12)没有(副词)3.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韩厥告赵朔趣亡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朔妇免身,生男_______________(3)衣以文葆_____________________(4)国人哀之,故见龟策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趣”通“促”,赶紧,尽快(2)“免”同“娩”,分娩(3)“葆”通“褓”,婴儿被子(4)“见”同“现”,显示五、自我检测(总分5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题。(1—10每题3分)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弒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贾为司寇,将作难.(nán)B.以臣弒.(shì)君,子孙在朝C.子必不绝赵祀.(sì),朔死不恨D.韩厥许诺.(nuò),称疾不出2.选出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及至.于景公至:到,延续到。B.遍.告诸将曰遍:一一。C.妄诛..谓之乱妄诛:轻易诛杀。D.韩厥告赵朔趣亡..趣亡:赶快逃走。3.选出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以致:来达到(什么目的)。B.吾先.君.以为无罪先君:原来的君主。C.臣有大事而君不闻..不闻:不听,不采纳。D.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下宫:宫殿下面。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A.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5.选出与“贾为司寇,将作难”中的“难”意义相同的一项()A.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B.陈涉首难.,豪杰蜂起C.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D.奉命于危难.之间6.选出与“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中的“故”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B.故.治国无法则乱4C.君安与项伯有故.D.彼竭我盈,故.克之7.选出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中的“是”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B.闻道有先后,术业人专攻,如是.而矣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8.选出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贾不请而擅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B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盾虽不知,犹为.贼首C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贾不请而.擅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D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9.选出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A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今治.水军八十万众B王问:“何以知.之?”盾虽不知.,犹为贼首C韩厥告赵朔趣.亡趣.执之,无使得遁D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10.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屠岸贾对赵家发难的主要原因是赵盾暗中指使手下人杀死晋灵公;屠岸贾曾深受晋灵公的宠爱,所以他的行为是为先君报仇。B.屠岸贾惩治杀害晋灵公的凶手不应该灭绝其家族,而应该惩治主要罪犯,所以说他的行为初衷尽管是好的,但事情做得有些过头。C.韩厥对屠岸贾的行为竭力反对,并告知赵朔劝他逃走,而赵朔却不愿逃走,理由是希望韩厥能保证赵家不能断后。D.屠岸贾在攻伐赵家前没有向君主请示,是担心君主年幼,慈善软弱,不利于惩治凶手。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以臣弒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4分)(2)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3分)(3)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3分)12.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5分)13.文中所提到的韩厥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概括。(5分)1.答案:A解析:难,nàn。2.答案:C解析:妄诛:随意诛杀。3.答案:B解析:A项,以此来罗织;C项,没有听说,不知道;D项,指赵氏的府第。4.答案:D解析:A项,开始;B项,开始;C项,才;D项,当初,原先,原来。5.答案:B解析:A项,困难;B项,发难;C项,困难;D项,灾难,祸患。6.答案:C解析:C项:旧交情。例句与其他三句中的“故”均作“所以,因此”讲。7答案:D解析:D项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例句与其他三句中的“是”均为指示代词,“这,这样”。8.答案:C解析:A项,表被动,被,受到/在;B项,担任/是;C项,连词,表转折;D项,凭借……身份/认为。9.解析:A项,惩治,处治/训练,整顿;B项,知道;C项,通“促”,急促,赶紧;D项,遗憾。10.答案:C解析:A项,“赵盾暗中指使手下人”不合实际,“为先君报仇”也不是真正原因;B项,从文章看,“初衷尽管是好的”不对;D项,“担心君主年幼,慈善软弱,不利于惩治凶手”不合文意。511.答案:(1)凭借臣子的身份弑杀君主,他们的子孙却还在朝中做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求杀了他们。(2)现在各位大将诛杀他们的后人,这不是死去的君主的意愿而是滥杀无辜。(3)您确保不断绝赵氏的祭祀,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12.答案:屠岸贾为报灵公被杀之仇,不顾众人的反对,擅自将赵氏家族灭绝。13.答案:坚持正义、仗义执言、不畏强权。14、结合文本发挥想象,以《深山藏孤》为题,写一篇短文。(选做)论点:衷心义气牺牲精神拓展阅读:出生入死————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生存或死亡,这不仅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高贵的忧郁”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一个无法开释的情结。正是这种情结,一代代民族精英在理想主义的指引下,追求着生存信念的完美,而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绵延着中华的国脉和邦本。在《史记》的《赵世家》中,遭受宫刑之辱的司马迁通过公孙杵臼、程婴与赵氏孤儿的一段野史,抒写了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凝重的“生死”情结:危急时刻,为了家国天下,死者慷慨从容,生者自强不息、忍辱负重;赵氏孤儿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复兴的希望,更是一种信念不灭的传承,一句“春秋祠之,世世勿绝”的结语抒尽一代史学大师纵贯千古的良苦用心。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赵氏孤儿》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8世纪,伏尔泰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剧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说出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死”情结的评价:“我虽则要用武器对付他,但我却崇拜他的人格……他们并没有征伐的武勋,而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对此,歌德也曾评价说:中国作品中有“结了晶的人性”。它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同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生存与死亡价值抉择的思索一样,震撼着人类的灵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