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T灌木护坡施工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施工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制定的必要性我国以贵州省为中心的喀斯特地区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这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区省份,山地和丘陵共占土地总面积的92.3%,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我省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省区,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交通、能源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必然造成自然地貌的大量破坏,形成大量的人为边坡,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新的生态隐患,工程性水土流失已成为我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几年,贵州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开挖边坡带来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从凯里至麻江、玉屏至铜仁、关岭至兴义、水城至黄果树、清镇至黄果树、遵义至崇溪河、镇宁至胜境关、玉屏至三穗、三穗至凯里、扎佐至南白等多条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的人为边坡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未含弃土、借土场)。因此,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贵州省交通厅、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及各总监办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条线路上分别采用了多种生态恢复技术措施进行治理,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生态恢复技术日本、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较深的研究,特别是新兴边缘学科中的岩石边坡防护技术,但真正处理类似于贵州喀斯特地区这种特殊石质边坡的生物防护技术并不多,且其石质边坡的护坡植被大多以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为主,而草本植物因自生的生理特性(根系较短),不能在短期内形成物种多样化、具有自然演替功能的植物群落。因此为达到石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最终目的:即快速地在坡面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与周边植被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我们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形成综合性生态环保技术,合理选择护坡植物,以发挥出植物持续永久的综合生态功能。喀斯特(KST)灌木护坡就是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各种岩石、煤矸石、硬质土、砂质土、贫瘠地、酸性土壤、干旱地带、河岸堤坝等植物生长困难的地方,在坡体稳定的前提下,采用经特殊工艺制造而成的客土材料,加入多种灌木及一些乔木(乔灌木根系发达,护坡能力强)的种子,并添加许多必要的其他材料,采用喷播机械或人工作业的方式制成最适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盘。这种瞬间制造的“人工土壤”具有高次团粒结构,这种高次团粒结构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使植被得以快速恢复,并在短期内形成物种多样化、具有自然演替功能的生物群落,这种“自然景观”与周边植被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达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2008年10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灌木护坡研讨会在都匀召开,专家们进行了现场考察与评估论证,一致认为“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灌木护坡研究”项目对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石质边坡的生态环境问题立项,针对性强,工艺措施与技术路线可行,项目实施单位具有科技攻关的人、财、物资源。该项目针对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以及工程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在植被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于在喀斯特地区人为边坡生态景观恢复与水土流失治理上应用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灌木护坡技术,对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11月召集有关专家参与起草标准工作,在12月1日召开了标准起草工作会议,省内外科研院所、协会、企业的1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各位专家踊跃发表见解,通过讨论和商议形成了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施工规范起草稿。二、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和依据1、标准基本构架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施工材料要求、施工要求、施工安全要求、验收规则、工程交付期等九个方面。2、标准规定的技术规范,参照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等标准,以及灌木护坡施工技术要求。2.1锚固件:铁质主锚件,规格:公称直径为16mm螺纹钢或者圆钢,长(30~40)cm;木质主锚件,规格:直径为35mm以上的硬质木桩,长(40-70)cm;铁质次锚件,规格:公称直径为10mm螺纹钢或者圆钢,长(15~25)cm;锚固密度为平均每平方米3-6个。金属网应紧贴坡面无松动现像,锚固件不能出现松动现象。2.2金属网:铁丝网对接成整体平铺坡面,不能出现明显的网口露坡现象。铁丝网规格为14#55mm×55mm,铁丝网搭接长度≥10cm,铁丝网距坡面距离一般3cm-8cm,铁丝网铺设延伸长度50cm-100cm。2.3植生板:板条应尽量成一直线,板条与金属网必须捆紧不会倒翻、移动,不能出现架空,松动现象,规格为厚与宽5cm×1cm。2.4喷播营养基质及灌木种子:喷播厚度植生板上面部分为(5~8)cm,植生板下面部分为(1~2)cm。种子要喷洒到位、均匀。喷播完成(60-70)%的金属网应被覆盖,允许有(30-40)%金属网裸露。2.5坡面覆盖率:一个生长周期覆盖率达85%以上。2.6施工安全要求按照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作出要求。2.7施工要求主要依据施工工艺的要求作出规定。2.8施工验收主要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要求作出相应的规定。三、标准的水平与社会经济效果本标准涉及的技术内容具有设计合理、简便高效、适用范围广、施工安全、后期无需养护等特点,植被恢复快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具有单位建设成本低于植物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值得较大范围推广。标准的制定为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可以指导灌木护坡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的施工,有效的评价施工质量,为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目前国内尚无国家、行业标准,也无其他省市的地方标准,标准的制定可填补国内空白,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推广范围较宽,经济社会效果好,标准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技术的实施为贵州喀斯特山区及类似区域人为边坡的生物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为我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的人为边坡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我省人为边坡治理的技术进步;项目的实施,促进和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加强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项目区农民通过工程建设的投劳得到了较好的收益,为提供就业岗位和农民增加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通过项目的实施,使企业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技术项目两年的实施,用该技术公路建设方每平方米节约成本20元,15万平方米可节约投资300万元;农民在15万平方米技术示范区的工程投劳可获劳务费450万元;民营企业可通过工程实施获得利润120万元,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税收。项目区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达到了节约投资、提供税收、促进农民增收和扶持民营企业的目的。四、其它说明经过调研,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技术在边坡治理中已有使用,但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是无标准进行施工,给质量监管造成很大的不便。结合本项目的技术特点制定地方标准,为本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标准的起草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在采用实验室与边坡现场、小试与中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从验证的结果来看,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施工规范符合我省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要求,同时也反映了该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我省《喀斯特(KST)地区灌木护坡施工规范》地方标准的条件。标准的主要编写单位: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主要编写人员:晁建强、陈人福、邵建平、李全丽、晁建刚、艾启芳、李定友、石扬钊、王铁桥、孙锐锋、邵莹。标准编写主要引用的标准目录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标准编写参考资料文献《KST灌木护坡技术简介》喀斯特(KST)灌木护坡项目组2008年12月29日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