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控制教学内容一、共鸣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用二、共鸣器官三、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四、共鸣控制训练一、共鸣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用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2、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人的共鸣控制是通过骨骼、肌肉的运动改变共鸣腔体形状、容积大小、腔壁的软硬度和弹性来实现的。听众的审美兴趣要求播音发声的共鸣控制采取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混合共鸣为后备的声道共鸣方式。二、共鸣器官1、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2、喉腔——可调节共鸣腔。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容积虽小,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定。3、咽腔——可调节共鸣腔。分为三部分:软腭以上,前通鼻腔,称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称为口咽部;下段连接喉腔,称为喉咽部。播音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的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4、口腔——可调节共鸣腔。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5、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6、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不可调节共鸣腔。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二、共鸣器官鼻腔咽腔喉腔胸腔口腔头腔(一)、胸腔的共鸣控制在颈前正中,舌骨下。第3颈椎至第6颈椎下缘。上通喉咽,下接气管。下气道门户。喉(二)喉腔的共鸣控制喉上面观1.声门上区:杓会厌襞喉入口喉前庭室带喉室喉前庭喉入口喉腔从喉口到环状软骨下缘以声带为界分三区。喉室喉后面观声门裂3.声门下区:从声带游离缘下1cm处开始.声带男20~25㎜.女15~20㎜声门裂—喉和气道最窄处2.声门区:喉上面观会厌室带梨状窝环后隙舌根会厌谷声带声门裂喉上面观发声相呼气相吸气相梨状窝环后隙声门裂舌根会厌谷会厌喉口喉前庭声带室带咽咽部在鼻、口、喉的后方,上达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下接食道,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长12cm。(三)咽腔的共鸣控制依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的毗邻关系,咽部分成三部分:鼻咽、口咽、喉咽(后壁分别平第1~2、第2~3、第3~6颈椎。)咽腔前壁后面观咽的分部(四)口腔的共鸣控制(五)鼻腔的共鸣控制(六)头腔的共鸣控制三、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一)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混合共鸣为后备的声道共鸣方式。1、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2、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传情达意准确3、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二)播音发声共鸣控制的要求1、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前提下,对声音美化。通过调节、控制取得较丰富的口腔共鸣,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可以使声音明朗、润泽、集中。胸腔共鸣可以使声音浑厚、结实、有力。2、播音发声的共鸣控制,是一种综合的控制过程。共鸣器官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声音的发出都少不了高、中、低三种共鸣效应,他们的差别仅仅在于多少而已,而要把他们分清是不可能的。3、播音发声的声音要求朴实、自然、大方。不可以过多地追求头腔共鸣,以免声音过于明亮、尖利、刺耳。也不可以过多的追求胸腔共鸣,避免声音过于低沉、闷塞、含混、压抑。4、播音发声共鸣控制时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发音状态积极就会使共鸣,尤其口腔腔壁舒展、积极,加强声波的反射能力。同时,对可调共鸣腔体的调节要保持顺畅、明确。四、共鸣控制训练(一)加强胸腔共鸣练习;(二)改善口腔共鸣练习;(三)加强鼻腔共鸣练习;(一)加强胸腔共鸣练习1、发“ha”、“hei”音,体会胸腔共鸣。2、手轻按胸部,用a做练习。从高到低,从实声到虚声发长音,体会那一段声音上胸腔振动强烈,然后在这一声音段做胸腔共鸣练习。3、利用字词进行胸腔共鸣练习暗淡反叛散漫武汉计划到达自发出嫁4、利用短诗进行胸腔共鸣训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二)改善口腔共鸣练习;声线、响点白云飞,白云飘,飘上悬崖松树梢。悬越陡来松越俏,最陡的崖上谁在笑?呵,黄山的云啊,你那样美丽,那样骄傲!(三)加强鼻腔共鸣练习;1、元音、鼻化音体验a----ã七个舌面元音的鼻化音体验。2、鼻音共鸣练习百炼成钢排山倒海满园春色发奋图强斗志昂扬推陈出新鸟语花香龙飞凤舞高瞻远瞩快马加鞭和风细雨继往开来气壮山河响彻云霄专心致志超群绝伦生龙活虎日新月异再接再厉灿烂光明作业1、加强胸腔共鸣练习;2、改善口腔共鸣练习;3、音高变化训练;4、减小鼻音色彩。参考书目1、《中国播音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播音学简明教程》吴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播音发声学》徐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