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措施作用(局限)经济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但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改革不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政治普遍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化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加重剥削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轻罪重罚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轻视教化,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习俗改革社会风尚习俗改变社会风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3、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5商鞅变法成功原因:(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背景: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C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D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E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影响: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是发展的前提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和繁荣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必要性: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要挽救统治危机被迫改革可能性:北魏统一北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北魏初期的汉化措施;冯太后掌握实权推行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二、改革内容:1、创新制:(主要是冯太后主持)制定俸禄制(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推行均田制(推动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设立三长制(保证国家对人民控制)推行租调制(国家租调收入大为增加)2、迁都:政治上,迂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同时也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经济上,洛阳交通通畅、经济繁荣,而旧都平城经济落后闭塞;军事上,旧都平城北有强敌柔然,很不安全,而洛阳不仅远离边患,且有利于经略南方;文化上,有助于更好地改易风俗。3、移风易俗:(封建化汉化)(1)生活方式: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2)典章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1、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一、背景: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自然灾害,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2、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一年多夭折二、内容:1、富国之法措施意义目的作用局限性青苗法(开源)政府低息贷款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强制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免役法(开源)以钱代役农田水利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均输法(节流)按土地大小收税市易法(开源)市易务方田均税法(开源)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2、取士之法措施内容目的作用改革科举培养和选拔人才,充实改革力量,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巩固封建国家。整顿太学惟才用人克服“恩荫”弊病3、强兵之法措施内容作用保甲法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减少了军费开支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避免了地方的不安定因素,减少官府负担。增强国力,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增强军队的战斗力,部分消除了冗兵现象,一定程度上改变积弱的局面保马法减少了政府开支将兵法专门负责;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军器监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三、评价: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宋神宗的支持;改革自身缺陷: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2、变法的历史作用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3.启示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3、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第五单元宗教改革注:基督教的演变(不太好打,大家最好画个流程)一、背景: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有自己的等级制度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垄断了教育、文化艺术等。④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②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④文化因素: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二、宗教改革: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社会原因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因信称义《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2、加尔文宗教改革(1)原因条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2)内容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3)作用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2)内容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3)结果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三、历史作用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四、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背景: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特点:发展缓慢、落后。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自由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技术)(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1)背景: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新思潮的内涵: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3)表现:A.“十二月党人起义”(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