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p48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1.什么是行为主义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行为的构成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p4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1.什么是行为主义华生认为,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组织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刺激;刺激必然属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被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或腺体的动作或变化就是反应。p4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1.什么是行为主义反应的分类:明显的遗传反应、潜在的遗传反应、明显的习惯反应、潜在的习惯反应。习得的反应、非习得的反应(后者先于前者)。以引发反应的感觉器官来标志反应。p4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1.什么是行为主义刺激和反应都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便形成S-R(刺激-反应)的公式,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所谓适应,我们仅指有机体通过运动改变了它的生理状态,那个刺激不再引起反应。”。p4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在S—R公式中,刺激和反应都是可以替代的。当一个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一个替代刺激所引起,就形成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那个替代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反应的替代就是条件化。举例说明什么是替代刺激、替代反应?p50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可以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反应是对刺激作出的运动或动作,那么,观察这些实际发生的运动或动作,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因此,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p50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3.行为主义的思维行为主义否认意识、精神因素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观察行为。华生把思维和言语划上等号,认为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当关闭嘴巴后内隐地运作的言语,即是无声的言语。p51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3.行为主义的思维华生将思维划分为:习惯的思维;无声的思维;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p51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3.行为主义的思维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思维的机制是什么?行为主义不承认思维是脑的机能,而认为它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活动。从发生的角度,儿童的思维是从对白开始的,以后逐渐发展到嘴唇的微弱活动,最后变成无声的言语活动。p51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4.行为主义的习惯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p51-52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4.行为主义的习惯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呢?年龄;练习的分配:华生主张分散学习。p52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5.行为主义的情绪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刺激可能由许多微妙的因素组成,而反应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原始的内脏成分,也包括许多习惯模式,如打架、射击等。p52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5.行为主义的情绪情绪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婴儿具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惧、怒、爱。这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是以后在环境中形成各种条件反射使情绪不断发展的基础。华生特别强调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儿童的情绪是由家庭造就的,父母是儿童情绪的种植者、培育者。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p53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5.行为主义的情绪华生十分强调情绪的内脏器官的机制,但他也不否认文明的作用,他认为文明使人能作出的反应要比客观刺激引起的反应更为丰富。保护儿童情绪除了避免啼哭外,还包括科学地植入某种消极情绪,以便对有机体形成保护。华生明确指出,对儿童惩罚不是一种科学方法。p54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6.行为主义的人格华生认为,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所构成。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格中的某一个系统如何支配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取决于环境。华生认为,要研究一个人的人格,就要对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包括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p54-55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6.行为主义的人格华生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对成人人格的影响。早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现出来,对一个健康的人格来说是严重的障碍。为了适应新环境,随着个人的成长,应该脱落一些孩童时期的习惯。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p55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斯金纳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信条,即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指明决定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以此来分析行为,并把先行影响与随后行为间关系的真正性质确定下来。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靠实验,因为只有在实验中,所有影响行为的因素才可以得到系统的控制。p56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1.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p56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1.行为的分类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发放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称为“强化依随”),那么这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提高。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习得的,还是非习得的,都是个体的强化史与他的遗传素质的产物。p56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1.行为的分类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定义有三个特点:(1)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决不是由刺激引发的。(2)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3)操作性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p56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p57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的分类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部分正确反应予以强化,间歇的程度不能使强化的比率低于25%。p57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的分类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p57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的分类积极强化/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消极强化/负强化,是内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p57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3.儿童行为的变化斯金纳把我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斯金纳特别强调把对行为所特有的描述和对行为动的规律的测量结合起来,把握操作性行为所特有的动态规律,预测和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操作性行为的计量单位是反应率,因此,观察反应率就可以确定行为的方向。p58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3.儿童行为的变化在研究工作时要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第一实验期。即给予一定刺激;第二基线。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条件的作用;第二试验期。将第一实验期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与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所加的刺激的作用。p58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3.儿童行为的变化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p58-59模仿疗法随机强化法代币法厌恶刺激法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4.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问题。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p5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4.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这种程序教学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学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反映,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正确答案随即可在程序呈现框里看到。学习的进步也能得到及时的通知。p59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5.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斯金纳认为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种方式的组合。他利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他从学习的角度研究人格,了解人们如何在环境中学习各种行为,从而形成适应复杂环境的生存技能。他认为人格之所以不断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在不断地改变。p60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观察学习比模仿更复杂。p60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p60-61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而学习者通过对别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1)注意过程。它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在大量的范型的包围之中,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注意决定的。而影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