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1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目录页社会性发展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学前心理学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社会性发展概述(一)社会性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等。学前心理学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社会性发展概述(二)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并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生活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社会的各种变化都制约着人们的发展。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们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单位是一个社会,一所学校也是一个社会。人们每天都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对别人的态度、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又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家庭、单位、班级都是表现一个人社会性的场合。学前心理学概述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社会性发展概述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了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当婴儿开始回应母亲的爱抚会对母亲微笑时,就开始了人际之间的交往,他的社会性行为就逐渐开始表现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他们要学会与父母、同伴以及其他人进行交往、接触,并逐步建立起与父母、与同伴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同时,作为道德发展主要内容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也表现出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并成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学前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的社会性发展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性行为等,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性行为则是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学前心理学概述一、亲子关系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关系的概念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性。婴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前心理学概述一、亲子关系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主要指亲子依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早期亲子间的情感联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良好,就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其次,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父母态度专制,孩子容易懦弱、顺从,而父母溺爱则容易导致孩子任性等。由于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主要形式,下面我们主要讲述亲子依恋的发展历程。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表现为明显地依赖母亲,母亲在场时,他们有绝对的安全感,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操作,但也不会表现为缠着母亲不放,而是对陌生环境中的玩具和其他事物产生好奇心。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这些婴儿在和母亲短暂分离后,极少表现出对母亲回到身边的排斥现象。1.安全型依恋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回避型的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出不安,当母亲回到他们身边时,他们也会避免与母亲的接触,漠视母亲的存在。这类婴儿对成人没有依恋情结,并且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她们孩子的变化也是不敏感的,她们很少与孩子有身体接触,当他们离开或回到婴儿的身边时,婴儿也很少有情绪变化。2.回避型依恋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婴儿不论母亲是否在他们身边,都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情绪。他们对与母亲的联系感到矛盾,时而想亲近母亲,时而又抗拒母亲的靠近。如果母亲要离开婴儿,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母亲留下来时也不能完全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这类婴儿的情感活动水平较低,不善于跟母亲进行互动。3.焦虑―矛盾型依恋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亲子依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婴儿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会对父母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并经常对这种情绪反应感到迷惑。混乱型的婴儿经常会在陌生的环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种类型的婴儿和父母的抑郁情绪或受虐待有关。4.混乱型依恋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依恋的影响因素专断型的父母和对儿童发展抱有极高期望的父母往往采用高控制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养。而脾气温和、性格平稳的父母虽然比较容易接受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但如果他们对子女发展抱有较高期望,则很可能成为权威型父母,而对子女将来不抱太高希望的父母,则可能会放任孩子,表现出听之任之的态度。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母亲是否参加工作,以及从事什么类型、什么性质的工作,对其与子女的关系乃至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从事知识性、层次较高工作的母亲,在亲子交往中多采用引导、说理和鼓励的抚养方式,亲子间关系比较融洽,儿童发展也比较顺利。相反,如果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比较紧张,或者母亲从事层次较低的体力工作,则母亲在与儿童交往中容易缺乏耐心,多采用简单化的或训斥、拒绝的教养态度,影响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发展。1.父母因素学前心理学概述二、亲子依恋概述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二)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关系是亲子双方共同构筑的。因此儿童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立这种关系的程度。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期儿童的行为特性、活动水平、挫折耐受力与生活的节律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这主要归因于儿童先天特性尤其是气质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气质特点是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引发源之一。气质在依恋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对于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其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的母亲。2.儿童自身的因素学前心理学概述一、同伴关系概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可以形成两种关系,分别称之为同伴群体关系(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前者表明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或接纳的程度;后者是指儿童与朋友之间的相互的、一对一的关系。学前儿童尚不能形成稳定的、相互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因此,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前者。学前心理学概述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受欢迎型受欢迎型的儿童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学前心理学概述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被拒绝型被拒绝型儿童和受欢迎型儿童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他们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等。这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较多,因而常常被多数儿童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较低,与同伴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学前心理学概述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三)被忽略型与前两类儿童不同的是,这类儿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的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与其交往,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学前心理学概述二、同伴关系的类型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四)一般型这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的喜爱、接纳,也非特别的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上述四种同伴交往类型,在儿童群体中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受欢迎型儿童约占13%,被拒绝型约占14%,被忽略型儿童占20%,一般型儿童占53%。学前心理学概述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0―1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生大约2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4个月时,婴儿能够相互触摸和观望;6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咿呀”的声音。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这些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因为这时的婴儿可能把同伴当做物体或活的玩具,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这时的行为往往是单向的,缺乏互惠性。直到出生后的下半年,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出现。儿童1岁后,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交往的回合也越来越长。研究表明,1―2岁儿童的交往中已经包括了一些简单的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如眼神上的相互交流,指向于他人的行为以及轮流行为的出现等。他们在游戏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这种相互模仿不仅意味着某个孩子对同伴感兴趣、愿意模仿同伴的行为,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知道他的同伴对他是有兴趣的(即知道被模仿)。这种相互模仿的行为的数量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快速增加,为以后出现的合作性交往奠定了基础。学前心理学概述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1―6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3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3岁左右时,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大多独自游戏,与同伴之间没有联系。4岁左右时,儿童联系性的游戏逐渐增多,其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参见图11-2)。到5岁时,儿童交往的目的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学前心理学概述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家庭因素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而更近一些的观点则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儿童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另外,不少心理学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与父母的交往。例如,婴儿第一次对成人微笑和发声之后的2个月,在同伴交往中才开始出现相同的行为。学前心理学概述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儿童自身的特征首先,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与社交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强烈交往意识的儿童,经常希望能与同伴交往、交流,因此他们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常常能获得很多交往的机会,并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儿童交往,能够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进而成为受欢迎的儿童。反之,缺乏交往意识的儿童,不敢也不愿主动参加活动,不能掌握良好的交往技能,因而会遭到同伴的忽视甚至排挤,而他们对同伴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敌意,长此以往,同伴关系得不到发展。其次,儿童的外貌也会影响到儿童的交往,由此影响同伴关系。幼儿初期对美好的事物会更加的关注,愿意接触美的事物和人,儿童也会认为美的事物会比不美的事物好。因此,外貌端正的儿童会更能够吸引同龄儿童的关注。这种儿童的思想在幼儿初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学前心理学概述一、社会行为的含义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社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