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西游记》中诙谐的“形”与“神”姓名:学号:系别: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年月日文献综述一、前言《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不仅语言戏谑,人物诙谐,情节离奇,而且其故事内容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来源。它所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始终是国人在不断思考、一直研究的历史性课题。从探讨阅读《西游记》的文学角度来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西游记》,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正如吴圣叹先生所说:“人们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加以引伸而获得启发固然未尝不可,若从日常的人情世态的角度从中吸取启示性,也可说取不之尽。”以下将对《西游记》的研究、《西游记》诙谐技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做些适当的文献综述,以便对《西游记》诙谐艺术的研究现状有更全面的了解。二、主体《西游记》是一部深蕴儒、佛、道文化精髓的古典小说。书中通过诙谐幽默的笔调对取经过程的描写和孙悟空等各个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人们心底自由美好的愿望,从而使作品在打上其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的同时,透射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某种共同的生活意念和欲望。学者们对《西游记》表现形式以及情感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是对《西游记》的表现手法上加以研究。《西游记》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这主要是与它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相关联。鲁迅先生曾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虽述变换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道出了《西游记》的幽默诙谐笔法。黄来明在《戏谑诙谐话‘西游’别样视角显童趣》一文中《西游记》对语言的使用是这样阐述的:《西游记》作为“中国伟大的准童话”,其语言有着类似童话语言的特性。《西游记》的谴词造句生动有趣,表情达意谐趣横生,叙述视角独特新奇,具体表现在用语的戏谑化、表达的诙谐性和视角的儿童性等方面。他从用语的诙谐性以及表达的诙谐性对《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技巧进行论述。其次是对《西游记》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和所表现的文化价值的研究。这也是《西游记》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弗洛伊德在他的《诙谐以及与无意识的关系》一书中提到:在另外一种情况下,诙谐的确服务于一种目标——它变成了倾向性。而《西游记》中所运用的诙谐的技巧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迂回曲折的表现。吴淑玲在《<西游记>的自由意识》一文中阐述了作家的主体意识是自由精神,并且这种自由意识来源于时代的文化氛围。在文中,吴淑玲提到:《西游记》中存在着浓厚的宣传自由的倾向。但是,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意蕴,是小说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自然而然发生的内在关联,而不是有意识地把故事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隐喻来写成的”。这是吴淑玲对《西游记》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的深刻认识。吴金梅在《西游记的人生智慧》中写到:《西游记》可以说是叙述了一个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执著追求的榜样;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又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种种美好愿望的希冀与憧憬。但姚衡在《〈西游记〉是一部悲剧小说》是这样评论的:明代李挚只认为《西游记》在游戏中暗传密谛。清代评论家认为它只是一部“参禅论道”的奇书。就连大学者胡适也认为:《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有趣滑稽的小说,神话小说,并没什么意思。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有论述,如: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云: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当然,《西游记》具有它本身的文化价值。田根胜在他的《<西游记>的文化底蕴》一文中结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变迁,从思想上对《西游记》文化底蕴进行了剖析。他认为,《西游记》汲取了千百年来宗教发展的智慧而又超越具体宗教的局限,以超宗教的自由心态焕发出宏伟绮丽的神话想象力。小说较多的关注现世,少有早期的取经故事的那种宗教神秘感和迷狂,整个作品充满着理性的光辉。黄卉在他的《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中提到:《西游记》作为文人创作神魔小说,与古代的中国神化和外国神化相比,其神话思想是字句的,而不是朦胧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是文学,而不是神话的;因而,通过小说的神话外衣,挖掘其蕴涵的文化意义。黄卉先生还通过三个层面解读其文化意义,其中包括:灵魂自救和人格修炼;桀骜不逊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个性的整合和重塑。除了鲜明的文化价值,《西游记》也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赵梅英在她的《〈西游记〉思想性的再认识》一文说到:思想性是文学的灵魂,它往往以一定的体裁为载体,通过任务的形象、性格以及复杂情节表现出来。作品的思想性,饱含着作者对时间、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是作者的时间观、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作者吴承恩善于通过故事描写任务表现思想。他具有哲人的敏锐目光,站在更高的角度,运用超常的思维,观察自然看待社会。吴承恩运用神话小说这一特殊体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反映他多自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西游记》这部不朽之者是作者情感、人生观的表露,是一部罕见的社会学杰作。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对于《西游记》的研究大多是侧重于单一方面的论述。而对于以多种因素相互融合作用,以及《西游记》中所体现的诙谐之“形神”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已有的丰厚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主要从《西游记》的诙谐艺术上进行研究:第一、《西游记》中诙谐艺术之“形”。在严酷的封建专制统治下,文人阶层的精神遭到了极大的压制和摧残,他们对时事的针砭不能不有所顾虑,然而随着市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吴承恩选择了唐僧取经这个民间广泛流传但又不直接面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宗教题材故事,化严肃为嬉笑,在玩世不恭的诙谐中发泄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第二、《西游记》诙谐艺术之“神”。文学创作的对象不是客观的实际生活,而是作者心灵中的生活、思想中存在和虚拟化的现实。《西游记》正是借着诙谐的表现形式,表达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在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倡导着自我意识的提升以及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三、总结《西游记》以其诙谐的表现形式最合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其中所体现的诙谐的艺术正是小说的最高的魅力所在。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思想性及现实意义是不容质疑的,是中国文化的槐宝。四、参考文献:[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吴承恩.《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1.[3]张庆善,唐风.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4]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C].河南:中州书画社,1983,111-112[5].孔刃非.《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心理学成因[J].明清小说研究,1997.[6]陈文新.《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版[7]巴赫金著.《拉伯雷的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8]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9]黄卉.《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J].名作欣赏,20007(24).[10]田根胜.《西游记》的文化底蕴[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0(01).[11]吴淑玲.《西游记》的自由意识[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4).[12]曹炳建.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13]宋克夫.主体意识的弘扬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孙悟空形象塑造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14]王前程.游戏形式中的精神突围——《西游记》对封建正统文化的消解[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黄来明.戏谑诙谐话“西游”别样视角显童趣——儿童美学视野下《西游记》的语言艺术[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