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中世纪在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社会进入了长达一千余年的中世纪历史时期。长期以来,中世纪在许多人眼中是“黑暗”的代名词,故中世纪又被称为欧洲的“黑暗时代”。对于以西欧为主体的西方社会而言,中世纪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欧洲大陆历史的真正起始。正是在中世纪,西方文明终显其雏形。希腊—罗马传统、犹太—基督教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经过中世纪近千年的整合,终于形成了一种为西方人所集体认同的文明样式——西方文明。中世纪取得了古典时期未曾有过的一些成就:大学、银行、议会制度、哥特式艺术和市民文学无不诞生于中世纪。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个造就欧洲社会和民族的时代。一、千年的政治与历史1、分裂与统一公元4世纪后期起,西罗马帝国遭到了蛮族持续不断的入侵。在日耳曼等民族征服了罗马之后的最初两三百年中,西欧一直处于动荡和迁徙状态。公元800年,教皇为法兰克王查理加冕,表明基督教在西欧社会占据的统治地位。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三个孙子各霸一方,分庭抗礼,形成了后来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疆域。欧洲再次分裂。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及其继承者时期,教皇向一切世俗统治者挑战,基督教会的权力通过教会法达到了高峰。封建制:中世纪最初几百年,西欧的社会结构除了国王和主教外,主要由两个阶层组成:贵族(封建领主)和农奴。庄园制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8世纪到11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制度下的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庄园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庄园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除农业生产外,设有自己的面包房、店铺、作坊和教堂,人员很少流动。闭塞和对外界一无所知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中世纪是建造城堡的年代,成千上万的庄园和星罗棋布的城堡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割据和各自为政的标志。公元1000年前后,来自外部对西欧的侵略基本停止,文明的传播使中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十字军运动11世纪末开始的十字军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它打通了东西方之间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隔绝封闭状态;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使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亚洲;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以宗教信仰的名义和影响发动的十字军运动,结果却使社会朝着背离宗教思想的方向发展。中世纪的兴盛中世纪在12世纪进入了它的兴盛时期。盛期表现之一是城市纷纷涌现,古罗马时期建立起来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马赛、里昂、伦敦等,相继恢复了中心城市的地位,一大批新兴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表现之二是商业复兴,一个以经商为主的群体形成,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促使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世纪商业复兴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商人足迹遍及西欧各地。意大利的商人会远上法兰德斯(今比利时境内),而英国的商人会到威尼斯。中世纪盛期还是欧洲人口大量流动的开始,朝圣、经商、求学,甚至游历都是造成人员流动的原因。欧洲人不仅在欧洲境内游历,而且开始走出欧洲。中世纪在14世纪进入了它的后期,快速发展的欧洲在发展过程中遭到各种灾难的困扰。1347至1351年间肆虐泛滥的鼠疫(黑死病)的大流行,夺去了西欧近三分之一人的性命,酿成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最大的悲剧,并造成经济的崩溃。在困难时期,原本在欧洲社会具有权威的基督教教会,不仅没有能够发挥道德和政治领导作用,相反它在与世俗权力的斗争中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阿维尼翁之囚”显示了教会权力相对世俗权力的衰落,事件实质上也是教会的分裂。中世纪走到此时已是遍体鳞伤。不过,随着黑死病的过去和经济的重新恢复与活跃,欧洲历史也即将进入一个大转折的关头。二、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统一欧洲的力量1、基督教的文化地位中世纪居的欧洲,无论是政治、社会、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由基督教思想主导。在西罗马帝国尚存的4世纪末和5世纪初,基督教会就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的信仰,它已是一种有着完善组织的机构。在欧洲封建化过程开始之前,基督教便已深入社会,成为罗马帝国消亡后,中世纪欧洲社会实际存在的唯一具有普遍权威和影响力的势力。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统治,的确是一种不幸:神权思想甚嚣尘上,人性受到压抑,思想受到禁锢,社会愚昧无知,文学艺术活动受到限制,特别是中世纪后期异端审判庭的存在和罪恶,更是反映了教会黑暗和愚昧的一面。然而,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存在,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事实上,它对中世纪欧洲的正面积极贡献与负面消极危害一样巨大。正确认识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的作用,对于把握西方文明的精髓有着重要意义。在古代文明毁灭之后,是基督教负起了(也只有基督教才能负起)在欧洲“从头做起”的重新建设文化的任务。2、日耳曼人的特征日耳曼人作为西方世界的主体民族,其特征对西方文明发展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日耳曼人培养出了一种对个人自由和独立十分珍视和热爱的特征。与其他民族相比,西方民族具有更为乐观、更富有活力、更愿意进行尝试和冒险的精神,很可能就是来源于此。3、骑士制度骑士制度是中世纪西欧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存在对近代欧洲人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影响。骑士制度源于西欧的采邑制和封君封臣制,最早出现在法兰克王国时代。12世纪前后,西欧骑士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期。骑士制度在中世纪造就了一种所谓“骑士精神”,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等为特征。三、文化成就近现代西方文明的许多方面是在中世纪、特别是在11—14世纪文明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语言文学中世纪是欧洲各国民族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的形成时期。拉丁字母成为西方众多语言的共同拼写字母,这与中世纪的发展紧密关联。中世纪盛期以来,地方语言得到较大发展,在中世纪结束前后走向规范化,成为取代拉丁语的各国民族语言。宗教在中世纪社会占据的主导地位使得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成为自然。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除了宗教文学外,中世纪文学还包含一系列其他样式的文学。英雄史诗是其中之一,在中世纪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如《罗兰之歌》除了英雄史诗外,民间世俗文学也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这些文学形式包括传奇体叙事诗、抒情民谣等。骑士文学由欧洲存在的骑士制度造就,主要包括游吟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文学以其浪漫主义基调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前的一种主要世俗文学样式。骑士文学除了故事引人入胜外,还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可说是西方长篇小说的雏形。市民文学是伴随着欧洲城市复兴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中世纪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市民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宗教文学不同,它所描绘的主体是城市的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主题多与普通市民的实际生活贴近。市民文学体裁不一,其功能主要是娱乐民众,因此作品往往主题鲜明,诙谐幽默,内容丰富活泼。法国的市民文学作品最具代表性。以《列那狐传奇》为代表的列那狐系列故事,被视为中世纪市民文学的代表。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如16世纪拉伯雷的《巨人传》、17世纪莫里哀的《屈打成医》等,都是市民文学影响的结果。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无疑属于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他因其文学成就被视为与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西方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之一。2、神学和哲学中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信仰时代,是西方神学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基督教神学思想在教会确立的一系列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中得到表达和阐述。格列高利一世(约540—604)是继奥古斯丁之后又一位基督教神学家,也是中世纪第一位重要神学家。做为教皇,他的思想和一系列做法对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中世纪盛行的哲学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既指一种教学和研究方法,也指一种世界观。经院哲学在12世纪出现,13世纪是其的黄金时期。经院哲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基督教教义变成了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代表着中世纪文明的精神实质。最早为经院哲学研究方法铺平道路的是法国神学家阿贝拉尔(1079—1142)。托玛斯·阿奎那(约1225—1274)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的双重真理论3、议会制度中世纪是西方议会制雏形出现的时期。议会制度的出现是西方封建贵族和君主之间政治斗争的结果。英国是欧洲第一个建立起议会的国家1215年,为了维护自身的传统权利,英国贵族联合部分主教和市民阶级人士迫使亨利二世的儿子约翰王签署了一份被后世称为《大宪章》的文件。《大宪章》的签署可以说是议会制在英国确立的基础。《大宪章》的签署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所确定的有限政府原则和国王要接受法律约束的思想,为西方社会17世纪出现的真正的议会制奠定了思想和法律基础。在《大宪章》签署一代人后,英国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国会,英国政治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由封建贵族、教士、市民等共同组成的新型议会(下议院的雏形)。法王腓力四世为了抗衡教皇权威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在法国建立“三级会议”,由高级教士、贵族和上层市民代表组成。议会制成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样式,成为后世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4、教育中世纪早期,社会上能够断文识字的主要是以传经讲道、研读《圣经》为目标的教会人士,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基督教教会的身上。世俗教育在中世纪盛期开始得到发展,一些来自上层家庭的学生,开始把识文断字看成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志。世俗教育的出现,使得教育逐步摆脱了教会的控制和主宰。随着初级教育在上层社会逐步得到普及,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大学成为中世纪后期教育活动的主要方面。在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的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世俗大学——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1170年,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办,很快成为最著名的大学和公认的欧洲知识学术生活中心。在大学,学生不再以神学为主,而要学习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到中世纪末,欧洲大学已发展成为担负文化使命的重要机构,新兴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5、艺术(1)建筑中世纪艺术主要是基督教艺术,除了早期的艺术是对希腊和罗马艺术的修正外,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具有原创性和自身的特色。中世纪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集中在建筑上。建筑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欧洲各国的大教堂建筑造型上。5世纪以后教堂建筑出现了新的形式,采用了中心穹隆形式,在高大的穹顶之下,教堂显得更高、采光更好、内部空间更大。6世纪初拜占庭在君士坦丁堡兴建的索非亚大教堂采用的就是这一样式,由于建造上的尽善尽美使得索非亚大教堂一经建成,就成为中世纪教堂建筑的杰出代表。11世纪以来,罗马式和哥特式逐渐成为中世纪教堂建筑的两大艺术形式。教堂建筑的艺术不仅表现在建筑本身,而且还体现在它的内部装饰上,雕刻、绘画均具有特色,彩色镶嵌技艺得到较好的运用。卡尔特大教堂的雕刻柱罗马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形式的创新。在建筑上的罗马式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堂的建造上,教堂通常建成拉丁十字架形式,有一座有纵深感的长方形中殿,两间短的耳堂以及一半圆形的后殿。其特征是在窗、门和拱廊上广泛采用罗马式半圆形拱顶,以一种桶状拱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支撑。比萨大教堂是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两大创新艺术之一。它由罗马式艺术演变而来,但具有自身的特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罗马式艺术要丰富复杂。哥特式艺术风格在教堂建筑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主要特征是有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有控制地采用高大、细长的尖角窗或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尖角窗和小尖塔的排列三五成群,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法国沙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圣马可山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沙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2)绘画中世纪的绘画艺术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宗教几乎是绘画艺术所要反映的唯一主题:基督的生平、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圣徒的故事,以及与《旧约》有关的内容。与希腊罗马绘画相比,中世纪的宗教绘画显得程式化和概念化,画中的人物没有动态,没有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