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卫生人员与卫生服务工作刘涛医学导论第八章卫生人员是对一类职业群体的总称,是指从事医疗卫生、卫生管理及卫生后勤等工作的各类人员。医学生是卫生人员的后备军。第一节卫生人员的分类按工作性质分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卫生工勤人员按工作场所分医院内卫生人员医院外卫生人员按从事中西医学分类按是否专门从事卫生工作分类第二节临床医生角色何谓角色:角色源于戏剧、电影,原指剧本中的人物。后发展成为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行为。角色的本质:社会位置权利义务行为规范医生是社会角色中最为重要的、最必需的角色之一,是人们心目中的“天使”,是可将性命托付的专门技术人才。一、临床医生的使命与职责临床医生的使命:古人云:“医者父母心”近代将医生比喻为:“白衣天使”1991年医学生誓言:“…...竭尽全力解除人类的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与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临床医生的职责:1、医生应当承担对病人的职责:(1)积极治疗疾病,解除病痛的义务。(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和说明的义务。(3)为病人保密的义务。2、医生应当承担发展医学科学的职责。3、医生应当承担开展预防卫生保健工作的职责。二、临床医生的社会声望和权利(一)临床医生的社会声望社会声望指的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换句话说是个人或群体所受到的社会尊敬程度。美国:1972--1982年的调查,医生职业声望居首位。日本医生的职业声望居第二位。1997年美国“职业魅力排行榜”医生最受羡慕,居第一。我国医生的社会声望较高,报考医学院校人数多既是证明。二、临床医生的权利医生的权利:指医生应有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分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医生的一般权利:1、独立自主的诊疗权。2、信息的获得权。3、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4、医疗服务合理报酬的获得权。5、提出建议、参与管理的权利。6、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权利7、获得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医生的特殊权力-------------干涉权。为了给病人尽到义务、实现病人利益的目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依据医学伦理学原则限制病人的自主权利为医生的干涉权。下列情况可使用干涉权:1、病人拒绝治疗。2、必要时对病人“隐瞒真相”或“合理撒谎”。3、必要时拒绝病人对病情保密要求。4、对病人实行行为控制。对医生权利的制约:医生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力求公正、合理准确、科学。绝对不可以权谋私,损害病人的利益。(1)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民法》等(2)建立道德约束机制:1988年12月15日发布《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生的职业道德概括为:1、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献身”2、精益求精;严谨求实:3、廉洁奉公,不图名利:4、尊重患者,一视同仁:5、语言谨慎,保守秘密:6、举止端庄,文明礼貌:7、团结协作,共同进步:8、富有爱心与同情心:三、对临床医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对有生命、有思想、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活动的人进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要从学医的那一天起,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各方面素质,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白衣天使”。医生的职业素质从下列几个方面阐述:一、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医生应爱国、爱人类,敬业乐业,尊重科学,挑战自我。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种社会形态。医学道德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二、科学素质:科学素质主要指业务素质或称专业素质。科学态度有创新,德、能、勤、绩、有“三心”。1、执著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2、视野开阔,思维发散,善于创新。3、扎实的专业知识。4、富有爱心、同情心、耐心、责任心。5、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素质医生应具备的能力:1、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善用五官。2、记忆力:精确记忆力。3、思维能力:智力核心部分,做“有心人”。4、表达能力:准确表达,善用语言。5、操作能力:嘴勤、手勤、腿勤。6、应急能力:理性、果断、胆大是前提。7、临诊能力:诊疗、处置病人能力。8、创造力:汲取经验,博众家之长。三、身心素质:包括身体与心理两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100000……的解释医务工作是高强度、高度紧张、高压力工作,没有健全的体魄、健康心理很难承受。良好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个性品质,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第四节其他临床医务人员临床卫生技术人员特点要求在非临床科室工作需要专门的大学教育具有宽厚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临床管理人员分类要求专职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兼职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对品德的要求决策协调指挥用人社交组织管理第九章病人病人是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的对象,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每个人都会因患病而成为病人,同时心理、情感、行为等都会发生变化。认知从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转化对医生很重要。第一节病人角色有疾病行为并寻求医疗帮助且被医生诊断为患有疾病者,称为病人(也称患者)。•并非所有有疾病行为的人都是病人•并非所有求医行为的人都是病人•不是所有到医院寻求医疗服务的人都是病人病人是一种社会角色,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他对病人角色的概念定义为1、病人从常态社会角色中脱出。2、病人对所患疾病是没有责任的。3、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4、病人应该寻求技术方面的帮助,通常找医生诊治,并和医生合作。一、疾病行为病症病感病态是指身体自觉异常或出现结构和功能性改变时,病人以理解、评判与行动体现出来的行为。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破坏而产生的客观指标身体异常或心理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主观性感觉机体与外环境协调方面发生的社会功能异常二、求医行为是病人在觉察自己患病后所采取的寻找医学帮助的行为。类型原因影响因素按发出者分:主动、被动、强迫为满足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对疾病的觉察和感知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文化差异医疗卫生服务三、遵医行为是病人按照医务人员的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保健的行为。•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四“M”,即误解、动力、用药、经济因素。1、病人对疾病的看法及对治疗的愿望2、病人所患疾病的种类、症状及就医方式3、病人对医生和医疗服务的满意与认可程度4、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能力5、病人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心理•提高遵医率的途径:1、改革医疗制度,改进服务态度2、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病人3、提倡“理解合作型”和“相互参与型”的医患关系。4、提高医疗水平,简化医疗程序第二节病人的需要与期望•一、病人的需要(马斯洛)•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自尊与被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二)病人的角色需要•1、需要被认识,被尊重•2、需要被接纳•3、需要获得各种信息•4、需要适当的活动•5、需要安全和早日康复•二、病人的期望•1、对医生医疗服务技能和水平的期望•2、对医生人格和品行的期望•3、对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的期望第二节病人的权利、义务•一、病人的角色权利•法国大革命时期——开展争取患者权利的运动。•1798年法国国民议会记录,患者要求一张病床只睡一个患者,每张病床间应相隔3尺。•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美国认可了患者有权在治疗中了解和选择有关措施,医生实行手术治疗前必须取得患者知情同意。•1963年,英国成立了患者协会1972年美国医院协会制定了患者权利章程•病人权利具体有:•享受基本医疗权和自主选择权•对疾病的认知权•享受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权•享受保护个人秘密的保密权和隐私权•评判医疗服务质量并提出建议要求的评判监督权•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二、病人角色的义务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承担医药费用的义务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服从强制性医学措施的义务第五节以病人为中心•一、以病人为中心的意义•1、体现医疗活动的根本宗旨。•2、顺应医学模式的全面转变。•3、符合医疗卫生事业长远的发展方向。•二、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1、倾听理解,开放引导,以人为本。•2、增强意识,提高质量,完善服务。•3、整体医疗,全面健康,全程监督。衷心的谢谢大家!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