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与长三角比较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外资吸引力下降的原因。1、产业基础弱2、科技实力弱3、受南岭的阻隔,市场腹地狭小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工业化、城市化后劲不足。“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力、矿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造成工业惯性的原因很多,例如,工厂拆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等。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题。1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1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的景观——基塘农业051015202530351985199019952000年占工业产值比重(%)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6.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3)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1)基础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工业的迅速增长,能源紧张(2)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3)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地区为例课标要求:以某一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区位优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省的位置深圳珠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濒临港澳香港澳门广州珠海社会经济条件早在16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但直到建国前,该地的经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更快的发展。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②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三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众多,许多华侨、港澳台同胞已拥有极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侨资投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交通、能源、旅游以及兴办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③多侨乡,吸引大量外资小结: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形:平原广阔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水源: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交通:水陆交通便利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思想观念开放政策: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侨乡:吸引大量外资发展劣势: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观点(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经济发达地区,现在的经济发展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它的发展。(3)香港和澳门邻近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主要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影响。(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许多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建设,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港澳地区的经济辐射虽然对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探究活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2020021980199019941996199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06080100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拓展: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环节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过去,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夯实基础阶段。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前店后厂”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二是稳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珠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成本的增加,地价也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变小,因此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珠三角开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补充资料合作探究: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两个阶段的工业类型和原因“前店后厂”模式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港澳珠江三角洲廉价劳动力、土地及优惠政策产品国际市场店厂第一阶段(1979-1990):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工业总产值增加较慢工业总产值迅猛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政策、区位廉价劳动力、土地劣势:政策优势丧失、劳动力价格提高、地价上涨产业升级简述不同发展阶段工业增长的特点,按技术水平划分分别是工业类型,产业转移的原因?1、识图:珠三角的轮廓、主要城市2、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始于何时?3、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4、珠三角工业结构特点5、珠三角是我国重要的基地基地6、产业转移的类型、方向、对转出去和转入区的影响。7、珠三角两次产业转移的时间、条件、方向、转移产业及其影响。珠三角基础知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2020021980199019941996199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06080100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定义表现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互促进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1、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城市密度小①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②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④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原因是:A长三角(苏南模式)B温州地区C珠三角D东北地区我国城市化的几种模式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比较A南京B宁波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湖州上海A南京B宁波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湖州杭州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靠大量外资的投入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该地区的发展模式:大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乡镇企业的发展区域工业化区域城市化城市等级多,大中小城市数量合理,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功能,产业转移有序进行,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使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大城市数量少,中小城市数量多,城市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城市的带头作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中小城市数量多,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突出。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澳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前,珠三角曾经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调出区。如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吞噬耕地良田,人均耕地急剧减少,珠三角“商品粮基地”的名字已经淡化,该区也成为粮食调入区。材料二:如果你到珠三角地区旅游或者考察,你会发现同等级的城市产业构成非常相似,没有自己的特色,相邻的两个乡镇分别布局有数十家纽扣厂、服装厂、皮鞋厂等加工厂。问题和对策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2、人地矛盾加剧3、重复建设突出问题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问题表现原因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日益下降;部分城市出现现象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发展和人口急增,水污染严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人地矛盾加剧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缺水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农业用地开发区工业城产业布局不合理对策具体措施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出“”;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通过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优化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基础上.注重调整结构.积极发展。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城镇规划中,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来规划发展目标;城镇应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青山蓝天碧水工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问题和对策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2、人地矛盾加剧3、重复建设突出问题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问题表现原因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日益下降;部分城市出现现象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发展和人口急增,水污染严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人地矛盾加剧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缺水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农业用地开发区工业城产业布局不合理对策具体措施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出“”;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通过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优化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基础上.注重调整结构.积极发展。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城镇规划中,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来规划发展目标;城镇应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青山蓝天碧水工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