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一、简答题: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三阶段发展: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根据进入教师职业领域的发展进程,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职前储备阶段、入职调整期、巩固稳定阶段、创新成熟阶段)3五阶段发展:根据教师与任务的变化关系,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精通型、专家)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专业实践的方式包括参观学校活动、教育现场观察和教育实习等;2入职培训:师徒结对是很多学校帮助新手教师入职专业发展的方法;3在职培训:参加培训(学历教育和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4自我教育:专业阅读、网络学习、校本教研与培训、行动研究4、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烦死教学经验。5、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6、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7、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8、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9、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10、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1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12、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13、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1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有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想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成都大大减小。17、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18、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极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19、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0、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2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半功倍,甚至挫伤学生。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身心发展,不断提高身心发展水平。2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2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24、建构主义学习观: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6、德育原则有哪些?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课堂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27、说服教育法的含义与要求: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28、简述美育的任务:第一,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第二,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美和艺术的爱好。第三,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29、简述班级管理原则:1方向性原则;2全面管理原则;3平行管理原则;4自主参与原则;5教管结合原则;6全员佳丽原则。30、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5冷处理原则。33、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的面对;2机智果断的应对;3公平民主的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5保证教学进度。34、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哪些:1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35、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3简历学生档案;4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家校联系常用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6操行评定: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36、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1道德素养:a.思想素养:科学的世界;积极的人生观;崇高的职业理想。b.政治素养: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奋斗方向。c.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知识素养:a.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的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b.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能力素养:a.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b.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5身体素养: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37、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1先进生:a.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中等生:a.心理特征: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后进生:a.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b.教育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38、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教学),这是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9、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详见P324)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变形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40、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详见P331)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的领悟知识;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41、教学实施的环节:(详见P342)42、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43、如何促进学习迁徙:学生迁徙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徙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徙意识性。44、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45、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1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4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3善于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47、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设置榜样;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徙,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