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内上市公司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作者:张蕾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56条)1.参考文献2.陈哲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3.高明华.马守莉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兼论中国独立董事有效行权的制度环境[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2002(2)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5.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036.何问陶.王金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财贸经济2002(9)7.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20018.洪剑峭.方军雄.李远鹏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会计盈余市场公信度关系的一项实证研究9.胡勤勤.沈艺峰独立外部董事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期刊论文]-世界经济2002(7)10.金永红.奚玉芹独立董事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200211.靳云汇.李克成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12.查看详情13.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200214.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1(5)15.李远鹏.高垚盈余管理对审计委员会设立影响的实证分析16.刘宏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置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217.刘景政上市公司治理及其实证分析[学位论文]硕士200118.刘启胜.刘跃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3(11)19.卢纹岱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200220.罗栋梁.周为勇.刘昌炜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实证检验[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3(11)21.骆品亮.周勇.郭晖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来自沪市A股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管理科学2004(2)22.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200123.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董事会独立性与有效性200424.孙敬水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的创新与革命200325.谭劲松.李敏仪.黎文靖.郑珩.吴剑琳.梁羽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若干特征分析[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3(9)26.王勇独立董事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作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227.吴波.刘峰托宾Q值之有效性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200428.吴淑琨.刘忠明.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1(9)29.向朝进.谢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3(5)30.肖黎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基于对沪深A股企业2002年年报的研究[期刊论文]-管理现代化2003(3)31.杨蓉股份公司治理模式研究200332.岳清唐对500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年龄专业等构成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界2003(2)33.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334.郑军独立董事制度和上市公司绩效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43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033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199737.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199938.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139.周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440.AAgrawal.CRKnoeberFirmPerformanceandMechanismstoControlAgencyProblemsbetweenManagersandShareholders1996(03)41.AShivdasani.DYermackCEOInvolvementintheSelectionofNewBoardMembers:AnEmpiricalAnalysis1999(05)42.BEHermalin.MSWeisbachThedeterminantsofboardcompasition1988(04)43.BEHermalinTheEffectsofBoardCompositionandDirectIncentivesonFirmPerformance199144.BEHermalinEndogenouslyChosenBoardsofDirectorsandTheirMonitoringoftheCEO1998(01)45.SWEDENBoardsofDirectorsasanEndogenouslyDeterminedInstitution:ASurveyoftheEconomicLiterature200346.CLohTheInfluenceofOutsideDirectorsontheAdoptionofPoisonPills1994(01)47.DAWhidbeeBoardCompositionandControlofShareholderVotingRightsintheBankingIndustry1997(04)48.JFCotter.AShivdasani.MZennerDoindependentdirectorsenhancetargetshareholderwealthduringtenderoffers?199749.JFSolomon.SWLin.SDNorton.A.SolomonCorporateGovernanceinTaiwan:empiricalevidencefromTaiwanesecompanydirectors200350.KABorokhovich.RParrino.TTrapaniOutsideDirectorsandCEOSelection1996(03)51.LKren.JLKerrTheEffectsofOutsideDirectorsandBoardShareholdingsontheRelationBetweenChiefExecutiveCompensationandFirmPerformance1997(04)52.MHossain.AKPrevost.RPRaoCorporategovernanceinNewZealand:Theeffectofthe1993CompaniesActontherelationbetweenboardcompositionandfirmperformance200153.MHossain.SFCahan.MBAdamTheinvestmentopportunitysetandthevoluntaryuseofoutsidedirectors:NewZealandevidence2000(04)54.SLIN.PFPOPE.SYOUNGStockMarketReactiontotheAppointmentofOutsideDirectors2003(3-4)55.SWBarnhart.SRosensteinBoardComposition,ManagerialOwnership,andFirmPerformance:AnEmpiricalAnalysis199856.YTMak.MLRoushFactorsAffectingtheCharacteristicsofBoardsofDirectors:AnEmpiricalStudyofNewZealandInitialPublicOfferingFirms2000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朱健中国上市公司若干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2005公司治理研究的是企业制度安排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描述企业不同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的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应当肯定,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先行的,但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公司治理的一般框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在运行中还存在许多缺陷。我国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比较晚,同时,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实践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何借鉴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己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论文在对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基础上,重点对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及评论,从中总结出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视野。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相应对策。论文以EVA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价值指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所有者缺位、股权集中度过高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并没有出现象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倒U型关系。法人股作为上市公司的一股鲜活的力量,它在总股份中所占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流通股、高管层股和内部职工股在总股份中所占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在回归系数上为正值,但不显著。论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之间基本不相关。国有股份所占比例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无显著性影响,法人股份与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社会公众股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持股情况无显著性影响。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愈高,公司更倾向经理人员多持有公司股票。论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目前在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并没起到显著的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然而,独立董事制度的推行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论文分析了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可知,尽管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比例不大,但通过债权融资,依然能够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并且融资信号传递效应在上市公司中亦有所体现。最后,我们对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2.学位论文王有茹董事责任险需求研究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2007典型的董事责任险通常包括个人保障部分与公司保障部分。个人的保险需求可以用风险厌恶来解释,而公司的保险需求则一直是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理论的一大难题。最早,Mayers与Smith(1982)提出了公司购买保险的七大动机,经过后人的补充与引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命题。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大陆上市公司进行了检验。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是对有关的文献按照理论与实证两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另外,本章还对论文的意义、写作思路与结构以及创新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董事责任险涉及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除了对承保范围与除外责任、保费的确定与支付等主要保险条款进行研究之外,着重分析了与董事责任险需求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董事责任险与法律制度的联系以及董事责任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董事责任险承保的是一种特殊的风险--董事责任诉讼风险。董事的法律义务与责任是董事责任险产生的法律基础,因此,它对法律的依赖程度较高。董事责任险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董事责任险与董事补偿计划(CIPs)、限制责任条款(LLPs)一起都是公司经常采用的董事保护机制。相对于其他两种制度,董事责任险具有更多的优势。有关董事保护机制的最大争议是这些制度是否会削弱股东诉讼的法律震慑力,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由于董事违反忠实义务引起的股东诉讼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禁止补偿的,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董事违反谨慎义务造成的损失是否可以获得补偿。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