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鲁桐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怀疑派•有限肯定派•基本肯定派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评价•二、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三、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用的思考1-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英、美国家强化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的一个有效选择。旨在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同时,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独立董事通常指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它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非公司董事,二是与公司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1-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提议和接受在一般公众公司中推行独立董事的背景,可归于美国70年代几家公司的丑闻事件,法院要求公司改变董事会结构,增加外部董事。•1977年经美国证监会批准,纽约证券交易所新规定,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不迟于1978年6月30日以前,设立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UK&USA•《1990年(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宣言》•NACD1994•GM•CalPERS•TIAA-CREF•UK:CadburyReport(1991)•LondonStockExchangeCommitteeonCorporateGovernance:TheCombinedCodeInthedevelopedcountries•Canada:DayReport(1994)•Australia:BoschReport(1995)•France:VienotReport(1995)•Belgium:CardonReport(1998)•Japan:CorporateGovernancePrinciples(1998)Indevelopingcountries•在亚洲、非洲、拉美国家和地区,公司治理改革在90年代末已提到议事日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英联邦国家公司治理指导原则》(1998)•India:DesirableCorporateGovernance-ACode(1998)•Malaysia:ReportonCorporateGovernance(1999)•Mexico:CCE/CNVB:CodeofCorporateGovernance(1999)•SouthernAfrica:KingReport(1994)几点评价•第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第二,独立董事的比例和职责越来越得到强调;•第三,各国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灵活性和过渡性。2-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肯定评价:•OECD•IraM.Millstein&PaulW.MacAVOY(1998)•M.Hossain(2001)•JamesF.Cotter(1997)•StevenNKaplan(1994)•YungShengLee(1999)•JeffreyLColes(1994)•CharlesJ.P.Chen(2000)•DanielN.Deli(2000)2-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否定的评价•SanjaiBhagat(1996)•J.W.Byrd(1992)•S.Rosenstein&J.G.Wyatt(1990)二、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CSRC《上市公司章程指引》(1997年12月)•CETC、CSRC《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1999年3月)•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2000年11月)•CSRC《指导意见》(2001年8月)•从实践上看•境外上市公司•国内A股上市公司204家2001年对6家上市公司的调查•调查显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与西方国家的因素有所不同。除了参与公司事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样存在以外,其他主要制约因素还有(1)缺乏法律依据;(2)待遇偏低,缺乏激励;(3)独立董事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缺陷;(4)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三、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有效作用的思考•第一,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法规;•第二,认真对待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问题;•第三,建立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第四,提高董事会的专业化运作,使独立董事的功能具体化;•第五,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营造公司治理的社会环境结论•独立董事的引入并不必然保证董事会的有效运作。正如监事会的建立不一定会对上市公司起监督作用一样,如果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条件不具备的话,在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只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