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对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可转换债券对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研究作者:姜涛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葛向全上市公司治理与股权再融资问题研究2006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相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而言,指已发行上市的企业,根据企业资金的需求,通过证券市场,运用筹资方式,在证券市场再一次发行股票的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三种:(1)配股(placing);(2)增发新股(SeasonedEquityofferings);(3)发行可转换债券(ConVeniblebonds)。自1993年上市公司实行配股、98年实行增发新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什么上市公司如此偏好股权再融资?上市公司又是什么原因使能在证券市场再融资到如此多的资金?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所筹集的资金是否真正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绩效如何?基于上述问题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西方融资方式遵循“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ordertheory)的原则,然而我国的企业在融资顺序上与西方融资理论和企业融资方式相悖,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论文用大量的数据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特征。究其根源,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低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使大股东受益更多的原因;还有的学者认为是证券监管不严的原因。论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不完善是导致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再融资的偏好,盲目在证券市场“圈钱”:而募集的资金由于使用不当或被大股东“掏空”等因素,使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无法发挥效益,导致上市公司低绩效,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应当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论文认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论文就解决“股权分置”、完善董事会治理、完善对经理层的监督和激励以及发挥债权人治理的作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论文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再到上市公司调查,直到完稿,花费了大量心血。论文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政策演变及现状:第三章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股权再融资行为的影响;第四章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影响;第五章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促使股权再融资行为理性化,提高股权再融资绩效的政策建议。2.学位论文徐涛上市公司转债融资动机分析2006随着资本市场以及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公司的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就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的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者之长,具有融资规模大,融资成本低,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而且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以增加股东财富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优点十分明显。我国证券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困难等问题,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和使用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不应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盲目融资的倾向。在很多时候,公司在制定融资决策时更多关心的是怎样在市场上圈到钱,怎样圈到更多的钱,而不是融资的必要性(是否真的缺钱?是否是为特定的、有价值的投资计划融资?)及根据公司所处的实际情况(融资环境如何?企业有何财务特质?)选择最佳的融资渠道。我国目前还处于公司转债融资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将其作为一种再融资渠道的认识之上,从92年可转换债券在市场上出现以来就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拓宽紧密联系在一起,较少有人把可转换债券的出现和发展视做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金融产品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转债融资动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但能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且对公司完善自身资本结构也变得很重要,对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进一步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并发挥其对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选择在实施增发融资和发行转债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转债融资公司与实施增发融资的公司在信息不对称、财务危机成本、税收负担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四层面的特质异同,找出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从而探索公司的转债融资动机。再在此基础上,用概率分类法把转债样本分成权益型和债务型,以了解发行不同类型转债的公司的动机。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即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分析了公司转债融资发展状况。结合市场数据分析国内外转债融资的发展过程、特征及现状。最后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变革这一角度分析我国转债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全球三大转债市场即美国、日本和欧洲近十多年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美国不仅是可转换债券的诞生地,而且有关可转换债券的多次创新都发生在美国,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美国转债市场发展很快;日本市场1999年以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银行坏账引起的信用问题,日本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资本规模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欧洲转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3年,欧盟转债市场规模为日本的两倍,占全球总份额的四分之一强。对国内转债市场的分析发现了我国转债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即可转换债券仅仅被当成自配股、增发后的又一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具。第三章对转债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一方面,分析转债融资与权益融资、债务融资的融资效应,包括稀释效应、税盾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进行比较以说明不同融资方式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实际,就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方式(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在融资风险、融资条件及融资成本几方面作比较分析,旨在找出和融资方式的差异所在,以便更好地剖析公司的转债融资动机。分析发现,在对配股、增发和发行转债融资所产生的融资效应,其中在稀释效应方面:权益融资》转债融资》债券融资=0,而在税盾效应方面:债券融资》转债融资》权益融资=0。在融资条件方面,转债最严格。而在融资成本方面,转债融资成本最低。总的来说,各有优缺点。第四章对公司转债融资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公司转债融资动机方面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评析,然后选择在同期间内实施增发和发行转债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参照Lewis,Rogalski和Seward(1999、2003)的公司融资证券选择模型,将转债融资公司与实施增发的公司作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公司在信息不对称、财务危机成本、税收负担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四层面的特质异同,旨在找出公司发行转债是否是为了替代普通股融资,或者是其他原因使得公司采用转债融资这种方式,从而探索公司的转债融资动机。最后,分析转债融资公司在权益型转债与债务型转债之间的选择与公司财务特质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公司的转债融资动机。分析发现:一、增发融资与转债融资的上市公司在信息不对称层面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无显著性差异,信息不对称成本对公司的融资决策影响不大。二、财务危机层面的资产负债率和市盈率、税收负担层面的税收支出比率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层面的权益报酬率是影响上市公司在转债融资与增发融资间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分析发现,资产负债率、市盈率和权益报酬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实施增发融资,而税收支出比率越高的公司则倾向于发行转债融资。三、权益型转债样本与债务型转债样本间在信息不对称层面、财务危机层面、税收负担层面以及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层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层面的因素都不能很好解释转债公司在权益型转债与债务型转债之间的选择。但通过对转债样本的分类我们发现,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转债中,权益型转债占了其中的75%,再次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偏好,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并未因转债的出现而有所改变,转债实际上只是被上市公司当作一种延迟的股权融资方式。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方向较新。国内对转债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定价理论上,甚至有些泛滥,几乎成为转债理论的代名词,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司转债融资的动机。国内虽然也有少数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本文则结合公司相关财务数据对公司转债融资动机做了实证分析。虽然结论与那些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更有说服力。当然,由于能力有限,本文无论在研究思路、方法还是研究范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笔者在第五章结论部分针对这部分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后续研究设想。3.期刊论文左亮.杜修铀股票期权、可转换债券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浅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的分析-今日财富2008,(11)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产生于管理者与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本文对股权激励和可转换债券在缓解两种代理问题的作用做了细致阐述和分析.学位论文方勇华可转换债券融资增进公司价值的应用研究2004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无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二者的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以致形成了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和“增发热”。随着配股与增发门槛的提高以及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中国证券市场上又掀起了一股“可转换债券热”。然而,当前可转换债券融资热潮的发生,并非是上市公司基于对融资方式和公司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性认识,依然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无门,增发受限的情况下追求资金的盲目行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融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紧紧围绕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关系这一主线,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适用条件;并重点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可转换债券融资增进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本文最后对万科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引导上市公司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公司资本结构、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结构为前提,根据资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设计合理的发行合约,以确保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能有效增进公司价值。5.学位论文段然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研究2005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与关键,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而在我国目前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喜好股权融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关于企业绩效和公司治理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