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2011年上学期K1006班主题班会日常文明礼仪•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文明礼仪小故事•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夜晚汽车逆向行驶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1.办事不自觉排队•2.在公共场所吸烟•3.乱扔垃圾、乱扔烟头、随地吐痰•4.随处吐口香糖•5.说脏话粗话•6.践踏花草破坏绿化•7.侵占或故意损坏公物•8.乘搭扶手电梯不靠右站立影响他人快步通行•9.乘搭公共汽车(升降电梯)不按习惯先下后上(先出后进)•10.在影剧院边看演出边饮食发出响声影响他人•11.高声喧哗影响他人•12..随处张贴、涂鸦(如xxx到此一游)•13.在会场、影剧院或图书馆等安静场所大声讲电话或手机铃声扰人•14.高空掷物•15.拒绝给老幼、孕妇让座•16.宠物扰人或任由宠物随处大小便•17.在公众场所穿睡衣、赤膊或穿着不雅•18.侵占公共用地乱摆•19.堵塞走火通道或破坏消防设施谢谢观赏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2、男生理学生式、西装式头发,不留长发(两侧头发不遮住耳朵)(前额的头发不超过眉毛)和胡子,女生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3、到校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课、参加集会一律脱帽。•5、雨衣雨伞要装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渗出淋湿地板、地面。购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车要脱下雨衣,以防沾湿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伞姿势,以免戳伤他人。•6、男女同学都不得骑高档车,不得穿名牌服装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不得戴墨镜。•7、每天佩戴校徽,团员还要佩戴团徽、校徽,团徽佩戴于左胸前校徽下。•8、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不佩带手机.MP3.游戏机等。•9、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不在校园骑车。•10、进出校门或进出其他单位应主动出示出门证,受到门卫检查时,不得作出粗暴的反应或其他不良表现。•11、在路上和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12、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13、老师示意上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好!”同学们喊“老师好!”(并向老师鞠躬30度)待老师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老师示意下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喊“老师再见!”(并向老师鞠躬40度)待老师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有老师听课,让老师先离开教室。•14、举手发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15、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16、校园内禁食口香糖,提倡勤俭节约,用好一日三餐,严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饮料(教室内饮用纯净水除外)。•17、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18、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教室里打球\打扑克等其他体育活动。•19、遵守用膳制度,排队购买饭菜,注意用膳卫生,不浪费粮食。用膳时不讲话,用膳完毕及时离座并将餐盒摆放到指定位置。•20、文明用厕,爱护卫生设施。•21、不许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得进营业性游戏机房、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22、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小摊点上购物,不在马路边吃东西。•23、与人交谈、态度要诚恳,语调要亲切、温和,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大声交谈、打闹。•24、向别人问话时,要和气大方,吐字清楚,意思明白;回答别人时,应谦和、朴实、含笑、耐心。•25、交谈中要注意站相和坐相。不做任何损害个人形象的小动作。•26、长者到场要用短暂的起立以示敬意,有人给你沏茶,应略为欠身以示谢意。•27、要注意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常用礼貌语。•28、对残疾人要尊重、扶助、礼让,不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要给他们起绰号。•29、作业要按时交。如果有不会的题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得抄作业。•30、在学校要和同学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