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0+187.182桐峪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我部承建DK0+187.182桐峪互通D匝道桥,跨径为4*25m,全长103.54m。该桥下部结构形式采用独柱桥墩,桩基础,桩柱台。桥台为桩柱式台,桥墩为独柱,墩柱直径1.4m。本桥平面位于A=180的右偏缓和曲线、R=350m的右偏缓和曲线及A=75m的右偏缓和曲线上;本桥纵面位于3.81%的下坡路段及R=4000的凸曲线上;本桥上跨C匝道上部构造:采用4×25m预应力砼现浇箱梁,箱梁宽8.5m。箱梁高1.5m,梁室高1.03m,底板厚0.22m,顶板厚0.25m,腹板宽3.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515.2m3。2、编制依据2.1山西省左权至黎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工期安排、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3.1工期安排本项工程计划2014年6月1日开工,2014年8月15日完工,总工期75天。3.2拟使用的管理及主要劳务人员姓名职务职责备注吕丽斌工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分项工程施工工作朱远原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分项技术质量工作申海东安全负责人负责本分项工程安全工作冀飞凯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本分项工程具体施工郭开文质检自检人负责本分项工程质检工作康文义试验员负责本分项工程试验工作苏庆龙施工队负责本桥全部施工作业3.3主要设备数量25t吊车1台、50装载机1台、钢筋加工设备1套、250kw发电机1台。现浇箱梁施工进度计划:6月1日~6月10日完成支架基础处理;6月10日~6月30日完成支架搭设;7月1日~7月7日完成支架预压;7月8日~7月15日完成底模铺设、侧模安装;7月15日~7月25日完成底腹板钢筋绑扎;7月26日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筑;7月27日~7月30日完成内模侧板拆除及顶板安装;8月1日~8月5日完成顶板钢筋绑扎;8月6日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8月6日~8月10日完成模板、支架拆除。4、施工方法4.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整理及地基加固→搭设支架→底模安设→预压观测→安装永久支座→安设侧模、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内模→底板、腹板砼浇筑→绑扎顶板钢筋→顶板砼浇筑→养生→支架卸落拆除。1)场地整理及地基加固第1跨~第3跨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为确保支架稳定,对地基进行加固。地势平坦地段处理范围按梁体投影轮廓每侧加宽2m,原地面整平压实,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然后浇筑15cm厚C15砼进行基础硬化。在基础四周设排水沟,确保雨水及施工水外排,以防浸泡地基。第1跨DK0+150~第2跨DK0+172段处于C匝道边坡处,需要搭设上跨结构,方案为做砼条形基础,间距为10m,尺寸为9×1×1m,下一层条形基础上面搭设2排满堂支架,间距45cm×45cm,然后纵向搭设I20工字钢,间距1.2m,横向搭设15×15cm方木,横向间距为90cm。第4跨采用土牛方法进行现浇施工。2)支架搭设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纵向间距为0.9m,横桥向间距均为0.9m。支架搭设中间横杆层距为1.2m,纵梁间距0.9m,横向铺设100*150mm方木,纵向铺设50*100mm小方木,中至中间距250mm,其上铺设厚度为15mm竹胶板,梁翼板采用竹胶板结合木支架搭设;剪刀撑与支架同步搭设,剪刀撑连续布置,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度,每道剪力撑根据高度确定连接立杆根数;剪刀撑与水平杆或立杆之间用旋转扣件扣牢。剪刀撑与立杆或水平杆的连接点不少于5处。剪刀撑必须落地。支架纵向间隔6m设置一道横向斜撑,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与地面夹角宜在45°~60°范围内。每根斜撑跨越5~13根立杆,斜撑与立杆或水平杆的连接点不少于5处。支架采用钢管与墩柱进行连接,防止整体倾覆。其整体布置见附图。(1)支架计算(按一跨全幅计算)a、按砼方量计算碗扣支架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现浇梁顶宽8.5m,长25m,箱梁底总面积为212.5m2,箱梁砼方量515.2÷4=128.8m3,加上施工荷载按1.2倍的系数考虑,则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28.8*2.8/212.5*1.2=2.03t。支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支架,沿桥纵向步距90cm,横向步距90cm,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2.03*0.9*0.9=1.65t,安全系数按1.3考虑,则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1.65*1.3=2.15t,小于碗扣式支架立杆允许承载力3.5t,符合要求。b、竹胶板采用一等品,静曲强度55Mpa1.91*9.8=18.72Mpa,强度符合。c、上、下撑托允许荷载50KN木材[σ]=11Mpa,E=1.1*1045*10cm横向方木计算I=bh2/12=5*102/12=416.7cm4W=bh2/6=5*102/6=83.3cm3Q总=1.78*9.8=17.4KN/m2M=Q总L2/8=17.4*0.3*0.92/8=0.53kn·mσ=M/W=0.53/83.3*10-6=6.3Mpa[σ]=11Mpa强度符合δ=5Q总L4/384EI=5*22.8*0.3*0.94/384*1.1*104*416.7*10-8=1.27mmδ/L=1027/0.9*103=1/708[1/400]=[δ/L]刚度符合15*15cm纵向方木计算I=bh3/12=15*153/12=4219cm4W=bh2/6=15*152/6=562.5cm3Q总=2.33*9.8=22.8kn/m2M=Q总L2/8=22.8*0.9*0.92/8=2.08KN·mσ=M/W=2.08/562.5*10-6=3.7Mpa[σ]=11Mpa强度符合△=5Q总L4/384EI=5*22.8*0.9*0.94/384*1.1*104*4219*10-8=0.4mmδ/L==0.4/0.9*103=1/2250[1/400]=[δ/L]刚度符合(2)碗扣支架计算对于碗扣支架钢管(φ48mm,壁厚3.5mm),中间立杆间距1.2m,则I=π(D4-d4)/64=π(4.84-4.14)/6=12.18cm4根据欧拉公式[Pcr]=π2EI/(μH)2=π2*2.1*105*12.18/(1*1.2)2=175KN[Pcr]G满足强度要求(3)支架上跨条形基础验算选用I40a工字钢,跨度l=10m,间距0.9mQ235-40a工字钢截面特性:Ix=23850cm4Wx=1190cm3Sx=711.2cm3G=67.598kg/m=0.676KN/m钢管支架自重(按支架最高15米高度计算):3600m*0.0333=120KN。钢管平均荷载:120÷10÷9=1.3333KN/m2砼及施工荷载:128.8×28÷25÷9×1.2=19.2341KN/m2钢管混凝土及施工荷载均布荷载:(1.3333+19.2341)×0.9=18.51KN/m工字钢自重均布荷载:q1=1.2×0.676=0.8112KN/m钢管支架混凝土及施工荷载每米荷载大小q2=20.5674×0.9=18.5107KN/m总均布荷载q=q1+q2=19.322KN/m跨中弯矩M1/2=gl2/8=19.322×10×10÷8=241.525KN*mσw=M1/2/(Wx×1.05)=241.525/(1190×0.15)=193.3N/mm2205N/mm2跨中挠度I=bh3/12=0.1×0.13/12=8.33×10-6f=5gl4/384EI=5×22.71×0.34/(384×9×106×8.33×10-6)=3.2×10-5ml/400=0.3/400=7.5×10-4m(4)支架安装注意事项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前将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混凝土垫层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立杆:在树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在有接头时,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在同一步高度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应大于0.5m,在施工中要保证立杆竖直,用垂球分不同角度检测,以利于力的竖向传递。横杆:立杆和横杆之间必须紧密连接,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保证横杆平直,使横竖杆连接成一个整体。顶托要逐个顶紧,达到所有立杆均匀受力。顶托的外悬长度不小于5cm,但不大于自身长度的1/2。支架搭设完毕后应组织验收,验收组成员为:总监办结构工程师,驻地组长、项目总工、项目质检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通过验收后挂牌公示。3)模板安装模板由底模、内模、外模三个部分组成;(1)底模采用大块整体15mm竹胶板,模板楞木采用5cm*10cm的小方木,间距20cm;(2)外侧模板采用整体竹胶板,竖肋间距20cm,楞木采用5cm*10cm的方木,面板采用竹胶板;(3)翼板底模型式同肋板底模;(4)内模采用12mm以上防水胶合板和方木预先在场地上加工好,运到桥上安装即可,堵头采用竹胶板制作。4)预压(1)满堂支架预压目的: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2、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3、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2)支架预压方法:1、预压材料选用砂袋,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五次进行。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砂袋,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2、本方案预压方法依据箱梁钢筋砼重量分布情况,在搭好的支架上的堆放与梁跨荷载等重的砂袋(梁跨荷载统一考虑安全系数为1.2)。施工前,每袋砂石按标准重进行分包准备好,然后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并按箱梁结构形式合理布置砂袋数量。3、一般梁跨预压时间为七天。卸压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4、采用分段预压,先预压边跨,再预压中跨,最后预压另一个边跨。在安装好底模后,可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箱梁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120%,用砂袋进行支架预压。加载时按照40%、80%、120%设计荷载分三级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能大于4mm/d。支架预压重量根据箱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箱梁重量的1.2倍。(3)沉降观测在1/8、1/4、1/2跨处设置沉降观测标,加载前划好刻度线,加载后立即观测沉降量,以后每天的同一时间观测一次,记录加载前、加载中、加载满、稳定后和卸载后的沉降量。撤压后,进行沉降分析,作为设置预留沉降量的依据。(4)压重材料的选用:压重荷载选用砂石料,用等重量的编织袋装好砂石料,便于压重时记录。(5)吊装设备的选用:压重吊装设备采用2台25T吊车,以加快施工进度。(6)压重顺序: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1、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在堆放下一层,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2、预压首先采用纵向满铺底板达到底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在腹板位置纵向堆放与腹板重量相同的重量,最后横向堆放与顶板及翼板相同重量的钢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