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共性与区别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采用心理学专业化方技术,通过与当事人建立具有咨询意义的人际关系,支持、陪伴、启发、辅导当事人,促进当事人自我探索,领悟和行动,促进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自我完善的专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赖于当事人积极主动的活动,必要时给予提示、解释或指导,但咨询师并不代替当事人去做结论和行动。心理治疗:是主要通过言语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即用心理学方法以使情绪、人格或行为发生改变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而采用的方法。⑴共性:①都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通过专门的帮助关系来使当事人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②依凭同样的心理学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等;③应用同样的策略技巧,如倾听、提问、评估、解释、支持等。⑵不同(同中有异):①对象:正常人——病人②内容:生活问题、心理困扰——心理疾病、心理障碍③时间:短期——长期④模式:发展型——治疗型⑤目标:短期目标——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解决即时关注的问题——帮助来访者克服特定的心理障碍,改良人格⑥方法:预防性方法以及咨询策略——有些涉及意识与无意识过程的策略⑦环境:学校、社区、教堂、心理健康门诊——医院、心理康复中心、私人诊所2、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键人物产生:20世纪初㈠职业指导运动:⑴原因:①美国的社会问题(童工问题;年轻人从面临的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等问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⑵内容:职业指导;改善学校教育⑶时间和关键人物:1898年戴维斯建立了教育职业指导中心,重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1909年帕森斯出版了《选择职业》,有关怎样做职业指导1913年美国的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宣告成立20年代,职业指导扩展到青少年的学校适应㈡心理卫生运动发起人:1908年美国比尔斯《寻找回的自我》,激起公众要求对精神病患者以人道对待和科学研究心理疾病的呼声发展:⑴30年代心理测量运动,指导运动变得心理学化、专业化,具有现代咨询的雏形。⑵40~50年代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转变,结果是从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中整合出心理咨询专业。原因:政府推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兴起⑶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咨询专业完善学科建设,使咨询师的专业训练正规化,是咨询的专业地位获得学术界与社会确认。1946年成立咨询心理学分会。⑷60年代前后,心理咨询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第三章咨询目标健全人格:是引导一个人行动的方式,人在其智慧以及对生活的尊重的指引下行动,从而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在觉悟、胜任力、以及热爱自我、他人和自然的能力方面得到发展。1、咨询目标的分类⑴一般目标和个别目标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治疗家所持的、被认为适用于所有当事人的目标。个别目标:是指针对某位特定的当事人所确定的目标。⑵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是咨询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健全人格、自我实现。阶段性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具体化,即走向终极目标道路上不同阶段具体的目标。⑶矫正的目标和发展的目标矫正的目标:主要着眼于消除临床症状,克服消极的、不适应的行为,目的是实现人的适应。发展的目标:重在学习新经验、开发潜能,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第四章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它有助于当事人的良性改变。工作同盟的操作性定义: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和治疗师之间合作关系的性质与强度。包括三种成分:目标一致、任务一致、情感联结。助长条件:指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个人特点和行为特点。包括三项:同感、积极关注和真诚。积极关注:指的是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把当事人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无条件从整体上接纳当事人,予以关怀、赞扬和尊重。真诚:是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或修饰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文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或短处。1、助长条件的三项内容助长条件指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个人特点和行为特点,包括三项:同感、积极关注和真诚。㈠同感:是咨询师体认当事人内部世界的态度和能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换位感受,准确表达当事人的想法和情绪。⑴同感的内容,包括:①简述当事人叙述的内容,着重于当事人所谈的认知性内容(事实)的反应;②为当事人所经验到的情绪,着重于对当事人情绪、感受的反应。③类似会谈倾听技巧的释意以及情感反映技术的联合运用。⑵类型:①初级同感:主要运用倾听技巧,重在了解并反馈对方内心体验和想法,容易为当事人接受,因为与当事人意识到的内心活动一致。适用于咨询初期,或良好咨询关系未建立之时。①高级同感:不仅是运用倾听技巧,而且常结合使用一些影响性技巧,回应的内容是来访者叙述中“隐含”的感觉与想法。它传递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了解,也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未知或逃避的部分,当事人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适用于咨询中、后期,或在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之时。因为有助于来访者了解自己未知或逃避的感觉与想法,有较强的影响力,但出错率较高。否则容易引起当事人的防御,使会谈陷入僵局,增加治疗过程的风险。㈡积极关注:指的是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把当事人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无条件从整体上接纳当事人,予以关怀、赞扬和尊重。⑴伊甘分析积极关注的四种成分:①承诺:是咨询师对当事人的一种态度,意味着咨询师愿意与当事人一起工作,并对此感兴趣。②理解:咨询师愿意努力去理解、了解当事人,传递着对当事人认真和重视的态度。③非评价的态度:是促使当事人自主自立,并最后达到“自重”的重要治疗条件。④能力和关怀㈢真诚:是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或修饰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文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或短处。⑴真诚的态度:①走出角色(以人的方式而非以咨询师角色的方式来面对当事人,不带着咨询师面具来沟通,不过分强调咨询师角色的权威地位和完美形象)②不设防(避免角色的防御反应、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范围、承认不熟悉的领域、客观看待当事人的期待、理解他的情绪)③自发性(少一点瞻前顾后,可以顺其自然、无拘束地表达自己;自发性不是让咨询师说出任何想法或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时机)④一致性(表里一致,咨询师的言行和情感相辅相成、保持一致;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舒服和不同意)⑤自我暴露(恰当地分享咨询师自己的感受、想法和经验,同时要注意自我揭示的内容对咨询关系的影响)第五章咨询过程结构化:是咨询师向当事人说明、解释、交代有关双方在咨询过程中反应定向的一些约定、规则或要求,并就当事人与此有关的态度和情绪进行处理的工作。1、咨询的基本阶段㈠进入与定向阶段(建立关系)核心工作任务是通过初步的了解,决定是否接受一个求助者进行正式的心理咨询。⑴主要工作:①建立咨询关系②收集资料(界定问题的主要作用是明确治疗需要,并据以评估咨询的预期效果;弄清是谁的问题)③作出接案决定(或转介)④作出咨询安排(获得定向:结构化)⑵当事人的态度和情绪:①期望(注意当事人不切实际的期望)②畏难和顾虑(心理不正常是难堪不光彩的事,害怕暴露隐私)③抗拒(对求助的文化偏见、害怕改变、害怕揭露内心、害怕面对陌生人)⑶咨询师的关注点:①了解当事人的求助途径以厘清求助动机(主动OR被动、被强迫;委托咨询的目的?如何动员?)②了解当事人的态度和情绪③了解当事人的预期和反应准备④明了自己对求助问题的知识和接待经验⑤调整出平和的情绪和心境,集中注意力⑥初始会谈,真诚自然,简单介绍自己,以开放式话题引入正题㈡问题-个人探索阶段(评估与诊断)⑴主要任务:①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②收集相关资料③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④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以深入了解当事人⑵当事人的反应特点:①平静理智的腔调②缺少情绪和情感的认识③谈论他人式的非个人化④非具体非细节的概况和笼统随着互动的深入:①非个人化个人化②认识情感③非此时此刻此时此刻⑶咨询师的反应要点:①处理好“问题”与“人”的关系(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其问题,注重当事人构建世界的方式和自我)②处理好“张”与“驰”的关系(处理好会谈互动中的压力,质对还是抚慰鼓励?)③处理好“领”与“跟”的关系(咨询师以“跟”为主,以“领”为辅,多运用倾听反应)④处理好咨询师“理解当事人”和当事人“自我了解”的关系(对当事人的透彻理解,解释当事人的行为和反应不能妨碍当事人的自我探索)㈢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形成咨询目标)⑴咨询师的关注点:①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②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与目标的关系③咨询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④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应当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案,双方各自的角色,风险与获益,时间与成本)评价方案的标准(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共同参与,当事人为主,咨询师为辅)确定方案㈣行动/转变阶段(干预与解决问题)维持较长时间,容易反复咨询师的关注点: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保持治疗策略和方法的灵活性,及时修正、替换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治疗和咨询实际取得的进展。㈤评估/结束阶段(终止与跟踪)⑴结束咨询关系的三种情形:①咨访双方一致认同咨询目标达成,结束咨询关系②咨询目标尚未达成,由咨询师一方主动提出终止咨询关系(自感专业能力不足;或不适合此类型当事人)③当事人提前终止咨询关系(对治疗的阻抗而逃避;对治疗没有达到预期感到失望,脱落)⑵主要任务:①评估目标收获(咨访双方的总结性评价,依咨询目标的回顾式对照评价)②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处理好当事人的分离焦虑:警惕自己,不“享受”当事人的依恋以强化其焦虑咨询过程需安排当事人独立处理问题,培养自我依赖同时保证咨询师开放地接纳当事人必要的再来访延长来访间隔时间③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作准备(讨论如何运用咨询中获得的收获处理生活中的新问题)④最后一次会谈的安排(轻松愉快,可安排日后随访,可把整个结束评价合并在一次会谈中进行)2、结构化的内容结构化:是咨询师向当事人说明、解释、交代有关双方在咨询过程中反应定向的一些约定、规则或要求,并就当事人与此有关的态度和情绪进行处理的工作。⑴结构化工作的价值和作用:①减少当事人对咨询不切实际的期望②协助当事人了解咨询过程,减少当事人的焦虑③协助当事人作准备(结构化工作帮助当事人了解如何做一个好的当事人)④借以了解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的心理冲突㈠咨询关系的结构化:是双方在咨询过程中的角色、行为规范予以明确,以使关系形态符合咨询要求,避免不合专业规范的关系行为。⑴重要内容:①澄清修正当事人对咨访双方的角色限定②处理好双重或多重关系③当事人权益(当事人利益优先、知情同意、保密)㈡环境结构化(安全、舒适、放松)①会谈地点的稳定性、一致性、专业性②咨询室的位置(清静、清洁、明亮)③咨询室的布置(基本配置、简约、轻松)㈢程序结构化(循常例或双方协商)①会谈时间②会谈频率③会谈次数④对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向当事人说明(视情况定)㈣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协议是咨询结构化内容的书面形式,包括咨询目标、双方行为规范、咨询程序等㈤记录有必要对当事人说明文字或声像记录的必要性、以及记录的保管和使用,对当事人资料的使用要明确必须遵循的伦理守则,以确保当事人利益优先、保密性原则。第六章咨询过程1、会谈技巧的内容㈠倾听技巧:能够引导来访者讲述出自己的故事,因而它具有治疗的功能。⑴探询:包括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①开放式问题: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形式发问。②封闭式问题: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作用:获得特定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若过多使用,就会使来访者陷入被动回答之中,会压制来访者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而使之沉默甚至有压抑感和被讯问的感觉。⑵鼓励:借助一些短语,或复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