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前沿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索乃颖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长三角地区的独特优势、共同特点、教育发展现状和针对这一现状社区教育发展中需要研究的一些前沿性问题。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问题、农村社区教育问题、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问题、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社区教育的作用问题、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问题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关注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中具有共通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并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前沿问题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一、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优势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末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这一重要的战略部署,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再一次得到了释放,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目前,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中国开始了区域合作性的发展,建立了一些以区域特征为主的发展区域。这些区域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地区、中部发展区、西部开发区、东北三省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发展关系到跨省合作发展的问题,江浙沪三地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又居于全国前列,因此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家“十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区域。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将在国家战略高度上进行区域规划,正式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工作。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成为国家区域性整合发展试验的先行区域之一。二、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性格”2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连通的领域,在经济、文化发展和流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地域相连、经济相通、人文相亲、文化相近”之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长三角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着充满区域特点的“整体性格”。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产品贸易、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共享等方面,长三角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合作区。各个城市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互补互利,吸引外资,共谋发展,使得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从人员与产品的流动性来看,随着交通设施的改进,长三角区域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例如从上海到杭州,原来乘火车需要大约4小时,现在走高速公路只要不足2小时,“和谐号”仅需要1小时左右,今后建成磁悬浮铁路线后,沪杭间的旅程有可能缩短至20分钟。而随着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和一系列城市专线的开通,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将打破省市的界限,联系更为密切和快捷。从文化特征上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联系可以上溯至远古时代,源远流长、一脉相传。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均分布在长三角地区,这表明了远古时代长三角文化圈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春秋以来,吴文化和越文化发展交融;五代至南宋,苏杭一带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最富庶繁荣的地方,加之宋室南迁,导致文化中心南移,大大推动了长三角文化的发展,使这一带成为“天堂之地、文化之邦”,物阜民丰、人才辈出;近代上海开埠以来,特殊的区位环境和商贸都市的氛围,使其在与江浙两地的文化互动中形成“海派文化”。而今天,“文化资源基本共享、文化交流相对通畅、文化人才可尽其用、文化资本流动有序”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人文架构,使整个长三角地区成为集艺术体验、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民俗考察、文体赛事、时尚创意、特色购物等为一体的大文化协作共建联盟或共同体。省市之间的地域隔阂及政策壁垒越来越少,使得民间文化投、融资,文化交流往来能够顺畅地进行。长三角地区还具有“自然风光妩媚、城市景观华美、人文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良好”的共同地域优势,使得这一地区文化聚集辐射效应倍增。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品牌、文化企业也在进行科学的规划。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文化的相互关联、交融、渗透、影响、包容、吸收,古己有之,今仍为此,未3来将更趋发展。三、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除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外,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发展也有其共同的特点。长三角的教育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和地区的教育发展居于全国前列,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健全。长三角地区总体人均受教育程度高,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显著,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尤其是作为长三角发展的龙头上海,已经开始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跨越。从社区教育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各地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的工作逐年推进,各地社区教育有序发展。长三角由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因此面临一些共同的发展现状,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同步发展的态势。根据长三角的区域特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社区教育已经步入稳步发展的时期,面临许多共同的新情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教育的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而在长三角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的发展在其中的作用日渐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向社会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长三角发展的一项重要诉求;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力、物资、财富资源整合问题成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长三角地区一年一度的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由江浙沪三地的省教育部门于2003年发起,三地轮流举办。这一论坛的举办沟通和交流了三地的社区教育发展经验,共同探讨长三角在社区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会者包括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相关负责人、国内外社区教育专家和各地社区教育工作者,大大加强了各地社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利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了区域性社区教育的共同发展。4四、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前沿问题面对当前长三角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以下问题值得社区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当起到何种作用?在长三角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教育又应该如何发展?长三角地区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并且把这些新型的技术运用于社区教育之中?如何构建“从摇篮到拐杖”的终身教育体系,而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地位如何?如何构建学习型社会?怎样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这些问题关系到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长三角地区共通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值得社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一)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作用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近年来,长三角许多地区都把目光投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市民的教育与培训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关注该类地区的发展是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江苏江阴、浙江宁波等地都对当地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加大探索力度,整合当地教育资源,兴办有当地农村特色的社区教育,使得社区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如何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法制宣传教育、远程教育等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当是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和扩展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教育手段的应用,使得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相通相连,联系更为紧密。为了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网络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建立以先进网络技术为支撑,适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闲暇教育的覆盖整个区域的网络体系。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覆盖所有居委和村委的全民终身学习网络。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网络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网络教育队伍的培养。上海部分地区还在试行运用科技含量较高的居民电子5学习卡,实现“足不出户,终身学习”的要求,共享全方位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学分共认和成果共享。(四)终身和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及社区教育在其中的地位终身教育体系的创建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国民教育体系的格局构建又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摇篮到拐杖”,是社区教育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决定了社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式。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而言,为了真正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全程、全员、全方位”的问题,既要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推进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建制、经费投入、人员配置、校舍设施等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落实,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特征,建立全网络的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中小学、居民小区、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发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农村教育等教育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做到“学者有其校,教育有渠道”。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终身教育与国民教育两大体系的资源沟通渠道,形成服务于居民终身学习的办学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五)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及社区教育的作用为了真正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长三角地区要推进社区教育,开展、组织和指导各种形式的学习型活动。开展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小区、甚至学习型楼组的评选创建活动,指导和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工作,通过各项活动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人人、时时、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如何开发和共享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是长三角地区目前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社区教育通过实验项目管理等形式,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各种力量,理顺管理体系,发展、鼓励、组织、指导和服务于各种形式的市民教育和各类学习型活动。在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还要充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共建共享,综合运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实6现长三角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和社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总之,发挥社区教育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体现社区教育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体系重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最终构建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长三角的区域性整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不断关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前沿性问题,不断沟通、研究与探讨,从而促进长三角社区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并使这一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参考文献:[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2]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OL].[3]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M].中国教育报,2003-3-5(4).[4]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