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期末总复习Ch1概述【不要求:1.1~1.5】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比特为单位Kb/s(K=10^3)Mb/SGb/S依次类推为额定速率或者标称速率带宽最高数据率:b/s,kb/s(K=2^10,M=2^20)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信道上传播速率(m/s)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往返时间RTT利用率及其计算UDD10D:网络当前时延D0:网络空闲时时延U:利用率P18~222、OSI/RM七层协议: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协议及其三要素:语义、语法、同步划分层次及其好处,体系结构,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分层好处:“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体系结构:OSI七层协议TCP/IP四层协议五层协议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服务和服务访问点: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P24~313、P27图1-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三种分层方法。4、课后习题P33~35Ch2物理层1、物理层描述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P36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P373、消息,数据,信号,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P37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2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4、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P38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5、基带信号,带通信号,基带调制,带通调制及其常用的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P38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因此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带通调制: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6、信噪比S/N,度量单位为分贝dB,转换公式:)()信噪比(dBNSB)/(log10d10P397、香农公式:)(sbNSWC/)/1(log2P408、传输媒体【了解】P40~47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P47~53频分复用(FDM):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时分复用(TDM):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统计时分复用(STDM):波分复用(WDM):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码分复用(DMA):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10、脉码调制PCM及其计算。P53~5411、宽带接入技术【了解】P56~6112、课后习题Ch3数据链路层【不要求:3.6~3.7,字节填充P73】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P63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2、链路,数据链路,帧。P643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数据链路(datalink)a)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b)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c)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帧:常常在两个对等的数据链路层之间画出一个数字管道,而在这条数字管道上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3、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的计算)P65~70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透明传输:转义字符:ESC的使用差错检验: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CRC的检错技术。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k个比特。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M=101001(现在k=6)。我们在M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n位冗余码一起发送。用二进制的模2运算进行2n乘M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后面添加n个0。得到的(k+n)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n+1)位的除数P,得出商是Q而余数是R,余数R比除数P少1位,即R是n位。现在k=6,M=101001。设n=3,除数P=1101,被除数是2nM=101001000。模2运算的结果是:商Q=110101,余数R=001。把余数R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M的后面发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M+R即:101001001,共(k+n)位。4、点对点协议PPP:了解PPP协议特点(3.2.1),掌握PPP协议的帧格式(3.2.2)、了解PPP协议的工作状态(3.2.3)。P70~76PPP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a)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b)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ControlProtocol)。c)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Control)零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5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5个连续1时,就把这5个连续1后的一个0删除45、媒体共享技术:静态划分信道,动态媒体接入控制。P77静态划分信道a)频分复用b)时分复用c)波分复用d)码分复用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e)随机接入随机接入的特点是所有的用户可随机的发送信息。但如果恰巧有两个或更多用户在同一时间发送信息,那么在共享媒体上就要产生碰撞(即冲突),使得这些用户的发送都失败。因此必须有解决碰撞的协议f)受控接入受控接入的特点是用户不能随机的发送信息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这类的典型代表有分散控制的令牌环局域网和集中控制的多点线路探询,或称为轮询6、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双向交替通信),争用期(10Mb/s以太网,512比特时间),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最短帧长(64字节),人为干扰信号,帧间最小间隔。P79~83CSMA/CD表示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1)“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2)“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3)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争用期:1)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2(两倍的端到端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2)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2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3)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4)以太网取51.2s为争用期的长度。5)对于10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bit,即64字节。6)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64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5定义重传次数k,k10,即k=Min[重传次数,10]从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最短有效帧长:1)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64字节之内。2)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64字节。3)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帧间最小间隔:帧间最小间隔为9.6us,相当于96比特时间,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受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受下一帧的准备。7、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1)参数a,单程端到端时延τ与帧的发送时间T0之比:0Ta;(2)极限信道利用率:aTTS1100max(理想状态,无任何碰撞的情况)。P85~868、MAC层的硬件地址MAC-48,MAC帧的格式,前同步码,帧开始定界符。P89~90MAC-48: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RA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的前三个字节(即高位24位)。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称为扩展标识符,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MAC帧格式:帧开始定界符:在帧的前面插入的8字节中的第一个字段共7个字节,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MAC帧的比特同步。第二个字段是帧开始定界符,表示后面的信息就是MAC帧。前同步:为了达到比特同步,在传输媒体上实际传送的要比MAC帧还多8个字节9、扩展交换机以太网:物理层扩展,数据链路层扩展。两种扩展碰撞域的区别。P91~93集线器:在物理层工作形成一个更大的碰撞域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工作,使各网段称为隔离开的碰撞域10、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多接口网桥(以太网)。P94~100透明网桥: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transparentbridge)。“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6说是看不见的。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标准是IEEE802.1D。源路由网桥:透明网桥容易安装,但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源路由(sourceroute)网桥在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凡从该源站向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接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