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学号:20091313342009131346课程设计课程名软件工程题目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9软件二班学生姓名尹亮胡建军指导教师康世瀛2011年12月20日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计息学院班级:09软件二班学生姓名:尹亮胡建军学号:20091313342009131346项目分值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学习态度15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风严谨,严格保证设计时间并按任务书中规定的进度开展各项工作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科学作风良好,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基本保证设计时间,按期完成各项工作学习态度尚可,能遵守组织纪律,能按期完成任务学习马虎,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严谨,不能保证设计时间和进度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5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强、引用合理、调查调研非常合理、可信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合理、可信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比较可信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大错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实际动手能力差,文献引用、调查调研有较大的问题创新10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实用价值有较大改进或新颖的见解,实用性尚可有一定改进或新的见解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论文(计算书、图纸)撰写质量50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非常工整、清晰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流畅,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图纸工整、清晰结构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书写比较工整;图纸比较工整、清晰结构基本合理,逻辑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图纸比较工整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达不到规范化要求;图纸不工整或不清晰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尹亮胡建军专业班级:09软件二班指导教师:康世瀛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题目: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MicrosoftOfficeWord2003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MicrosoftSQLServer2005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产品质量管理通过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是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产品管理效率的目的。时间安排:上网查找资料1天需求分析2天根据需求分析画图2天写课程设计心得1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开发背景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产品厂家都面临着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问题。缺少产品性能的指标、检验数据、装箱单,产品就不可能及时包装、销售,厂家的经济利益必然受到影响。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是当今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集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于一体,通过合理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为企业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供了重要支持。本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是在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各子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思想,同时吸取准时化生产(JIT)、精益生产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从供应商评估、采购检验、工序检验、委外加工、入库检验、发货检验、退货检验到样品管理及质量事故和客户投诉处理等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减少因原料问题、车间生产、库存物料质量管理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从而降低损耗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需求分析2.1系统目标:通过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是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产品管理效率的目的。2.2开发设计思想本系统开发设计思想:(1)尽量采用公司现有软硬件环境,以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2)系统应符合厂家产品质量管理的规定,满足公司日常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使用、安全等要求;(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4)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1.3功能需求主控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系统进入各级子模块的入口。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是系统工作前的准备工作。系统每次工作前必须删掉上此操作保留的部分数据,然后才能进行新数据的录入,初始化的功能是清除以前的数据,以防旧数据对新数据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基本数据维护模块:系统的基础是数据输入,只有将数据写入到相应的数据库后,才能对它们进行查询、修改、打印等操作。数据更新,数据更新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已输入数据进行修改。数据查询,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资源中找出用户所期望的信息,以满足咨询、决策等需要。产品查询,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显示某一产品的所有信息。数据拷贝,该模块是将数据库中的记录拷贝到备份数据库中,以防数据的丢失,同时把数据库中不需要的东西删除,以节省磁盘空间。打印报表模块:该模块是将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以图表或其他形式从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它是由证明书和装箱清单两个子模块等信息。退出模块:当退出系统时,给出欢迎使用等信息。2.4非功能需求:(1)、系统安全性的需求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对各项功能分级分权限操作,对各类用户进行确认。(2)、系统可用性的需求为了发便使用者,要求对所有交互操作提供在线帮助的功能。(3)、系统查询速度需求要求系统在20s之内响应查询服务请求。(4)、系统可靠性的需求要求系统失败发生率发生小于1%。2.5开发环境(硬、软)及工具硬件:处理器:Pentium(R)Dual—CoreCPUT4300@2.10GHz2.10GHz安装内存(RAM):2.0G系统类型:32位windows7操作系统开发软件: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MicrosoftSQLServer20002.6系统状态图质量管理系统状态图:2.7活动图合格最终发货回收利用不不合格不合格重新购买2.8数据流图质量部门是由一大堆数据制成的标准来实现对样品进行检验的。通过各种标准●●质量数据维护质量控制质量分析质量检验质量标准管理分析数据对比当前数据查看控制维持标准数据控制合格质量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录入订货单分析订货单根据订货单购买原料对原料进行检验对原料进行加工进行制成检验成品入库对成品进行检验发货对发货进行检验对样品进行检验,得到检验分析,实现对样品的评价。而质量标准由抽样标准文件和检验标准文件组成,实现对不同检验方法的有效实施。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对货品流程进行检验。数据流图:顶层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质量管理基本数据维护质量分析质量标准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第三层数据流图1质量管理2质量数据维护A1质量系统标志A6检验工种维护A3缺陷等及维护A4质量原因类型维护A2质量等级维护A7检验工作中心维护A8检验工具仪器A5检验项目维护维护1质量管理2质量标准管理A1抽样标准维护A2检验标准维护标准管理第四层数据流图第五层数据流图1质量管理2质量检验A1来料检验A2制程检验A3成品检验A4出货检验检验1质量管理2质量控制控制A1控制图初始化A2控制图维护A3控制图查询第六层数据流图2.9数据字典(DD)质量要来ISO8402认为:质量要求早“针对某一实体的特性,将其需要或把需要转化为一系列定量的或定性的要求表述出来,以便能实现和检查。”质量要求应全面反映顾客明确提出的和隐含的需要。为此,在开发市场与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调查、了解和研究顾客的质量要求。另外,质量要求也包括组织内部的要求,因此,上道工序应了解下一工序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了解基层班组的要求。为了能准确、详细地掌握质量要求,在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可对质量要求不断开发、细化和更新。质量特性术语ISO8402及有关标准中质量特性方面的术语主要有七个。(1)可信性可信性,是质量中与时间有关的一个特性指标,它一般适用于非量化项目1质量管理2质量分析分析A1输出直方图A2输出排列图A2综合分析查询的一般性描述。ISO8402/IEC300对可信性的定义是:用于描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合性术语。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可靠性及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从上述定义可知,可信性强调可用性,并包括了影响可用性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2)可用性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称为可用性。所谓可用性,就是产品能连续不断运转,随时可用的能力。产品的可用性就是产品能力的一种定量表现。可用性的计算公式:可用性=可用时间总和/(可用时间总和+停工时间总和)×100%=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100%式中,可用时间是指使用中的时间和备用状态的时间;停工时根期紧复时间和等待配件或技术文件的时间。可用性的定量还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①可靠性。如果产品从来没有故障,那么可用性就是100%,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引进一个辅助参数——可靠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指定的时期内某一产品无故障地执行指令任务的可能性”。这个参数可以转换成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或故障比率。产品达到设计质量即称为具备了内在可靠性。由于环境、制造质量、维修等原因,实际上很难达到内在可靠性。机器运转实际达到的可靠性称为操作(运转)可靠性。②可维修性。指产品发生故障时容易进行修复,以及平时易于维护保养的程度。可维修性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其定量可表现为:平均修复时间、在指令时间内恢复服务的可能性、计划维修平均时间。③维修保障。即后勤支援能力,主要是指维修力量和备件的供应能力。(3)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它是一种综合性技术要求。50年代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可靠性理论蓬勃发展起来,可靠性指标已和产品的性能、费用、体积、重量等指标相提并论,成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这是因为:①现代科学技术使设备、系统复杂化,不提高可靠性,故障率就大大上升,几乎无法使用;②产品使用环境日益严酷,尤其军工、航空、航天产品所处环境更为苛刻,要求产品可靠性要高;③为了抢先占领市场,必须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因此要尽量减少试制过程中的反复,就必须对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和控制。表示可靠性高低的量,称为可靠性的特征量。主要特征量在GB3187《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中有规定。可靠度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失效率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即丧失规定的功能和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指寿命(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寿命,对不可修复的产品指发生失效前的工作时间;对可修复产品指相邻两故障间的工作时间。可靠寿命指给定的可靠度所对应的时间。可靠性是产品的内在特征,这种特征是在设计时奠定,在生产中保证,在试验时确认的,它与技术性能要求是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产品达不到性能指标,可靠性当然无从谈起。但产品达到了性能指标,而达不到可靠性指标,其零部件、设备或系统工作不可靠,尽管性能指标很先进,故障频频发生,也是不行的。(4)维修性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放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叫维修性。维修性包括维护和修理两个方面,维护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