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技术(2012s)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第七讲古代木构建筑详部一、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台基屋架:构架类型;平面类型;构件尺寸的确定;举架举折等歇山收山庑殿推山悬山挑山翼角做法斗栱第八讲古代木构建筑详部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1)抬梁,穿斗,井干A.抬梁式木构架::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柱上使用斗栱时,梁头搁置在斗栱上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1)抬梁,穿斗,井干B.穿斗式木构架: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C.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东北,云南(滇西北森林密布的高寒山区)林区特征:1、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2、利于防寒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A.殿阁式:结构上有三个水平层:A.内外柱同高的闭合矩形柱网B.斗拱梁等构件组成的铺作层C.屋架层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A.殿阁式:佛光寺东大殿: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A.殿阁式:北京故宫太和殿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A.殿阁式:判断是否是殿堂式的三个特征:内外同高的柱网;斗栱层;天花。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B.厅堂式:内柱随屋顶坡度而升高;梁的后尾插入内柱;顺檩条方向各柱之间有联系构件,使木构架联成整体框架。二、各部做法1、构架形式(2)官式大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晋祠圣母殿明间剖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通行明间地盘图样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A.单槽殿身槽副阶周匝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A.单槽太原晋祠圣母殿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B.分心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B.分心槽蓟县独乐寺山门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C.双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C.双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D.金厢斗底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D.金厢斗底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2、地盘样-柱网平面类型宋《营造法式》殿阁分槽:槽:指殿身内柱列及其上所置铺作D.金厢斗底槽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A.材分八等,一等材最大,断面比例3:2“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B.以材为标准,确定各构件尺寸,但整体尺度不用材分,而用丈尺。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1)宋式“材分”制度C.单材的高宽比为3:2;梁的高宽比3:2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2)清式“斗口”A.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为十一等,五六等用于大殿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2)清式“斗口”B.单材高宽比为14:10;足材为20:10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3、建筑尺度的确定:宋式“材分”与清式“斗口”(2)清式“斗口”C.梁高宽比为5:4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4、定侧样—剖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4、定侧样—剖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4、定侧样—剖面檩数分配:宋式:四架椽清式:五檩宋式:六架椽清式:七檩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4、定侧样—剖面檩数分配: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4、大木主要构件(1)柱宋用柱之制,生起与侧脚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5、大木主要构件(2)梁直梁:外观平直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梁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5、大木主要构件(2)梁直梁:外观平直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梁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6、举折与举架(1)宋式举折S=前后挑檐檩间距,H:S=1:3-1:4HH/10H/20H/40H/80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6、举折与举架(1)宋式举折S=前后挑檐檩间距,H:S=1:3-1:4h=H/10*2n(n=0)挑檐檩、檐檩与下金檩在一直线HH/10H/20H/40H/80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6、举折与举架(2)清式举架每步架长=22斗口0.50.650.750.9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6、举折与举架(2)清式举架每步架长=22斗口0.50.650.750.9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7、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山花外皮从檐柱轴线收进去的做法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挑山(1)歇山收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踩步金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踩步金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1)歇山收山清官式做法: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2)庑殿推山:把各个檩条向山面推出,四条垂脊成为曲线,山面坡面更陡峻。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2)庑殿推山:把各个檩条向山面推出,四条垂脊成为曲线,山面坡面更陡峻。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2)庑殿推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8、收山、推山(2)庑殿推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仔角梁大角梁(老角梁)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1)宋式大角梁法和隐角梁法大角梁法隐角梁法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2)北方清式合抱金檩老角梁仔角梁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2)北方清式合抱金檩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2)北方清式合抱金檩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3)江南嫩戗发戗水戗发戗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9、翼角做法(4)翼角椽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平座腰檐二、各部做法10、叉柱造上层柱开槽,插入下层柱上之斗栱,并后退半个柱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应县木塔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散斗齐心斗交互斗栌斗泥道栱瓜子栱令栱异形栱泥道慢栱(隐刻)正心瓜栱(隐刻)正心瓜慢(隐刻)华栱(1)基本构件:斗,栱,昂斗:小方木块栱:长条形木块昂:斜向构件,长条形二、各部做法11、斗栱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功能:将上部屋架的重量,尤其是悬挑部分转移到下部立柱;同时也在横直构件间起联系作用。栱和昂起主要结构作用,斗是垫块平行于开间方向的栱:减小跨距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垂直于开间方向的栱:悬臂承托出跳的屋檐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昂:杠杆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栌斗耍头衬枋头出跳铺作计算:出挑数加三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外檐柱头铺作七铺作双抄双下昂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3。搭接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二、各部做法11、斗栱(3)斗栱的演变: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丽;由结构而装饰;由真结构而变成假刻;分布由疏朗而繁密。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