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热力学的发展简史一、热科学早期发展的概况人们对热的本质及热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探索过程。在古代,人们就知道热与冷的差别,能够利用摩擦生热、燃烧、传热、爆炸等热现象,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中国古代燧人氏的钻木取火,炼丹术和炼金术,火药的发明,以及早期的爆竹、走马灯等。又如,在古希腊就有“火、土、水、气组成世界”的四元素学说,这与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多年)提出的“水、火、金、木、土为万物之本”的五行学说是类似的。人类对热现象的重视,由来已久。但因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不可能对这些热现象有任何实质性的解释。热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1592—1600年间,伽利略(GalileoGaliliei,1564—1642)制作了人类第一个空气温度计,开始了对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进行定量测定的研究,可作为“测温学”(Thermometry)的开端。1620年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首先注意到,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效应,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是有区别的。他认为“热是运动”。这可看作是,人们对“热量”的本质进行科学研究的开端。热的“运动学说”,在17世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被很多著名科学家所接受的学说。例如,波义耳(RobertBoyle,1627—1691)、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虎克(RobertHooke,1635—1695)、惠根斯(ChristiaanHuygens,1629—1695)及洛克(JohnLocke,1632—1704)等著名学者都持这种观点。1747年,罗蒙诺索夫(M.B.Lomonosov,1711—1765)在“论热和冷的原因”的论文中,比较详细地阐明了热的运动学说。他指出“热是由于物质内部的运动”。“这一运动愈快它的作用也愈大;因此,当热运动增快时,热量应增大,而当热运动较慢时,热量减少”。“当热的物体与冷的物体接触时,热的物体应当被冷却,因为后者减缓了质点的热运动的速度;反之,由于运动的加快,冷的物体应当变热”。温度的定量测定,对于热现象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17世纪中,虽然有些科学家对温度的测定及温标的建立,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但是,由于没有共同的测温基准,没有一致的分度规则,缺乏测温物质的测温特性的资料,以及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整个17世纪中,并没有制作出复现性好的、可供正确测量的温度计及温标。在18世纪中,“测温学”有较大的突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1714年法伦海脱(GabrielDanielFarenheit,1686—1736)所建立的华氏温标,以及1742年摄尔修斯(AndersCelsius,1701—1744)所建立的摄氏温标(即百分温标)。华氏温标是以盐水和冰的混合物作为基准点(0°F),而以水的冰点(32°F)及水的沸点(212°F)作为固定参考点。摄氏温标是以水的冰点(100℃)及水的沸点(0℃)作为固定参考点及基准点,并把他们分作100等分,每个间隔定义为一度,故称之为百分温标。1749年,该温标的基准点及固定参考点,被摄尔修斯的助手斯托墨(Stromer)颠倒过来,这就是后来常用的摄氏温标。零压气体温标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气体热力性质的研究。人们发现,当压力足够低时,压力与比容的乘积仅与温度有关,即当压力趋近于零时,所有实际气体具有相同的热力性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1662年波义耳(Boyle)定律,他指出,定量理想气体在温度一定时,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一常数。1679年,马略特(Mariotte)也独立地得出相同结论,因此也称为波义耳—马略特定律。1786年查利(J.A.C.Charles,1746—1823)、1801年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1802年盖吕萨克(JosephLouisGay-Lussac,1778—1850),先后发现,等压下理想气体的容积与温度成正比,以及,等容下理想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理想气体的上述性质,称为查利定律或称为盖吕萨克定律。1811年阿佛加德罗(A.Avogadro)定律,他指出,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相同容积的各种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1834年克拉贝龙(EmileClapeyron,1799—1864)、1874年门德列也夫(G.E.Mendeleev),他们在上述的理想气体定律的基础上,给出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的值。因此,现在常用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称为克拉贝龙—门德列也夫状态方程。“测温学”的成就,为“燃烧学”(TheCombustionTheory)及“量热学”(Calorimetry)的研究创造了条件。但是,人们对这些热现象本质的最初认识是错误的。1697年~1700年间,斯托尔(G.E.Stahl,1660—1734)提出了“燃素说”(ThePhlogistonTheory),认为一切可燃物质中都存在“燃素”。这种错误观点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1760~1770年间,勃雷克(JosephBlack,1728—1799),通过对“比热”及“潜热”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热质说”(TheCaloricTheory)。认为“热质是一种到处弥漫的、细微的、不可见的流体”,它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的”。他通过“比热”与“潜热”的对比,明确地指出“热质”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守恒的;而温度则不一定是守恒的也不一定是可传递的。作为量热学“理论”基础的“热质说”,可以被用来似是而非地解释一些热现象,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比热、潜热等等,因此,这种错误观点也延续了将近80年。二、CJKCP理论体系的形成1760—1830年间的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科技方面的成就也是空前辉煌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数学都有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直接促进了热机理论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为CJKCP经典热力学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下面所例举的重要历史事件,都是与CJKCP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早在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三大定律已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功能原理,使功的定义及功的能量属性得到公认。1693年,莱布尼兹(Leibnitz)提出了机械能守恒原理,指出“在保守力场中动能与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同时,惠更斯通过对单摆简谐运动的研究,指出“在纯机械系统中,没有任何补偿的永恒运动,是不可能的”。1773年,伯努利(DanielBernoulli,1700—1782)把机械能守恒原理应用到流体力学,建立了著名的伯努利方程,对于水力机械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电学与磁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库伦(Coulomb)定律、盖斯(Gauss)定律、伏特(Volta)定律、欧姆(Ohm)定律、安培(Ampere)定律、奥斯塔(Oersted)定律以及楞茨(Lenz)定律等等都相继建立。人们认识了电场与磁场、电能与磁能、以及它们与功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充实和发展了能量守恒及转换原理,并对电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数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1807—1822年间,付里叶(JosephFourier,1768—1830)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热的数学理论”方面的论文,对于数学及理论物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此外,1732年达伦贝尔(Dalembert)、1761年欧拉(Euler)、1777年拉格朗日(Lagrange)、1782年拉普拉斯(Laplace)、1813年泊松(Poisson)、1827年纳维尔(Navier)、1828年格林(Green)以及麦克斯韦尔(Maxwell)和贝塞尔(Bessel)等人,在连续函数理论、偏微分方程、积分变换、超越函数、矢量运算、场论等方面的成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热传导理论、流体力学、应用力学以及电磁场理论的研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事件对热科学的发展,是有直接影响的。1783年,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正确地解释了“呼吸”和“燃烧”的本质,用“氧化学说”替代了“燃素说”。1798年,伦福特(CountRumfort,原名BenjaminThompsor,1753—1814)的著名的炮筒镗孔摩擦生热的实验,以及,1799年,戴维(HumphryDavy,1778—1829)的冰块摩擦熔化实验,有力地批驳了“热质说”,指出“热是一种运动的方式,而绝不是一种神秘的、到处存在的物质”。1712年纽可美(ThomasNewcomen)、1766波尔松诺夫、1769年瓦特(JamesWatt)、1804年爱文司(OliverEvance)及1829年史蒂文森(GeorgeStephenson)等人,对早期的蒸汽动力机械作了重大的改进,并使蒸汽机逐步推广到煤矿开采、纺织、冶金、交通运输等部门。明显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使人们对水蒸气热力性质的研究及对改善蒸汽机性能的研究,从而推动了热科学的发展。1824年,卡诺(SadiCarnot,1796—1832)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不朽的论文“关于热动力的见解”(ReflectionsontheMotivePowerofHeat)。尽管他的论证依据(用“热质”守恒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所提出的原理(即卡诺原理,它与工质的性质及热本质的学说无关)是正确的。卡诺原理指出了热功转换的条件及热效率的最高理论限度,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卡诺原理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热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1840年—1850年间,焦尔(JamesPrescottJoule,1818—1889)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热功当量;焦尔—楞次(Joule—Lenz)定律,则进一步把这种当量关系扩展到电热现象。1842年,梅耶(RobertMayer,1814—1878)在“量热学”现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梅耶公式(vpccR);并把比热差公式中气体常数的热学单位,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pv/T)中气体常数的力学单位相比较,得出热功当量关系。1847年,亥姆霍茨(HermannvonHelmholtz,1821—1894)采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如热量、电能、化学能,与功量之间的转换关系。虽然,在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之后,这些当量关系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大。但是,热功当量的发现,彻底摆脱了“热质说”的束缚,为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扫清了障碍;使“热量”的能量属性及“热的机械论”得到公认,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热功当量的建立,在热力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值得指出:理论的发展是积累和更新、继承和批判的辩证统一。“氧化学说”抛弃了“燃素说”;“热功当量”替代了“热质说”。但是,旧理论中的一些实验结果、计算方法以及某些概念和辅助性假设,仍然得到了积累和继承。这是因为它们也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仍不断地得到实践的证明,不能全盘否定。例如,“比热”、“热容”、“潜热”等概念,在正确认识热的本质的基础上,仍被广泛应用。1848年,开尔文(LordKelvin,原名WilliamThomson,1824—1907)根据卡诺原理,建立了与工质性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并提出采用一个定义点的建议。开尔文温标的建立,使“测温学”与热力学基本定律之间建立了联系,是“测温学”的一个重要进展。1851年,开尔文在卡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的影响”。1850年,克劳修斯(RudolfClausius,1822—1888)首先阐明了卡诺原理与焦尔原理之间的差别,指出它们是互相独立的两条定律。后来,他又在研究热力循环的基础上,得出了循环的净功等于循环的净热的正确结论。即有δ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