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动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什么是行动研究,怎样进行行动研究一、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是通过实践来使我们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理论得以检验和理论化的过程。有以下几种特点:1、从研究目的看,为行动而研究;2、从研究对象看,对行动进行研究;3、从研究人员看,是教师进行研究;4、从研究范围看,是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5、从研究的方法看,学习、研究、反思、行动,四位一体。6、从研究过程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7、从研究结果看,是高质量、高效率,看学生的发展。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1、行动研究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革新必革心”,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按照行动研究的理念,教师是研究者,不再是单纯的执行任务者,具有了主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意识。行动研究使研究成为教师最有效的学习,使课堂实践变为教师最实在的工作空间。在研究实践中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新理念。2、行动研究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行动研究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角色变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在研究和学习中,教师与专家、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共同合作。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设施等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新、在情感与技能上适应,并需要教师对之做出评价,这种压力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研究的动因。可以认为,行动研究是培养和促成“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3、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实践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改革教师在充满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实践不断开展行动研究,把所学的知识、原理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采取适合特定情景的教学行为,形成优化的教学实践模式。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和总结这些教改经验,丰富和充实学科理论体系,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必将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4、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是仅靠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就可以转化生成的,也不是仅靠教学经验积累、阅历的增多而自然积累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也就是说,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内在地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研究工作——行动研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辨识,分清理论的优缺点;更完善地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情境,更敏锐地洞察、更深入地分析、更恰当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案或措施,促进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科学与有效以及专业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5、中小学科研兴校的重要途径作为被很多学校倡导和开展的科研兴校,一是指学校通过专业学科或教育科学的学术性研究,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形象的提升;更主要的是指学校教育中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改进实践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中小学教师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工作经历、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从事专业学科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习惯进行的经验总结,个案分析,只能就事论事,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处于较肤浅的水平,对教育、教学改进的参考价值不大,也不能作为科研兴校的最佳选择。根据中小学的实际,科研兴校最重要的途径是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教育者和研究者统一的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工作,从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问题研究方案的拟定和具体实施、研究过程的调整乃至结论的作出和解释方面都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统一规范和程序进行,从而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三、怎样开展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步骤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掌握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二)行动研究的程序1.确立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课题。要求:开口要小、开掘要深。2.查阅文献:现状分析、文献综述。3.制定方案:标题、绪论、目的、假设、对象(范围)、方法(步骤)、资料(信息)、物质保障(经费、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等)、时间、参加人员及能力分析人员分工等。4.实施行动:(1)假设的设立及验证。借鉴应用实验假说。教育研究的假设有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假设的设立,不能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直接进行观测。(2)研究措施与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综合。观察、问卷、调查、实验。(3)及时反馈、多方反思、不断校正。5.总结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做出推论,并对研究进行反思评价,为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做准备。6.评价效果:两种误区。(1)用科学工具、量表进行严格的测量。(2)用中高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测量。四、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一)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结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考察、反思。1.计划:初步设想(想法)实地调查(观察、访谈、书面调查、成品分析、录音录像)文献研究(检索、阅读、比较分析、叙述)理清情境选题(发现问题、选定主体、明确范围、诊断原因)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以及对行动结果的预测)方案设计(总体计划、第一步行动策略、考察措施)2.行动:验证、试验与实验。3.考察:观察、实验、测验、问卷(书面调查)对话、访谈、研究日记、收集成品、录音、录像、照片。4.反思:资料整理(审查、分类、汇编)资料分析(统计分析、理论分析)解释、评价、修改方案、准备开始新的行动。(二)“计划”方法技术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终于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计划的形成。1.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起点。是教育工作者本人愿意努力探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1)解决这个问题对本人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2)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解决问题会带来较多的进一步研究的机会。(4)解决这个问题会得到谁的帮助。(5)所处环境中的制约因素不至于影响问题的解决。2.实地调查:亦称实地研究,它是社会的或教育的调查研究的一种。特点是深入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场或行动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真实材料,以便对研究现象作深入分析,以此作为确立课题和制定计划的依据前提。实地考察的内容:实际情境的现状及成因;反映初步想法的行动得以实施有哪些机会;本人试图改变现行做法的哪些方面;策略的设计3—4个值得试一试的变化;有哪些可能性与制约因素等。用于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访谈、对话、书面调查、录音录像摄影等。3.文献研究:根据一定的研究目标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准确的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文献研究。(1)有助于掌握有关研究领域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2)有助于形成并提出假设。(3)有助于搞好科研论证。(4)有助于搞好科研设计。第一步:查找,就是检索、收集文献;第二步:阅读,就是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有比较、分析的阅读,以便获得对客体有价值的信息、资料;第三步:叙述,就是对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叙述,即对选题和研究设计服务。注:要将文献研究视为行动研究的基础贯穿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4.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组对资料进行充分讨论、对话、解释、协商,先后经过发现问题、选定主题、明确范围、诊断原因等步骤,选好研究课题。在选题过程中,行动研究者需要将选题原则、选题线索、个人经验和多种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5.假设:即将要采取的行动以及对行动结果的预测。它是通过假说方法加以建立和检验的。假说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测性陈述并加以验证的一种科学方法。运用假说基本步骤:建立假说、检验假说。建立假说,既要运用观察方法、调查方法、文献方法以及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科学事实,又要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思维方法。检验假说,通常包括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由于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所以多用假说的实践检验。6.制定计划,就是设计并形成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行动的蓝图。(1)行动研究背景: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的表述;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结果的归纳;对采取行动的大致范围和实际情境的描述。(2)第一行动步骤或包括第二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3)考察措施。(4)安排进度表。(三)“行动”方法技术1.课题组成员对行动研究计划和每一行动步骤进行对话、协商、讨论,达到正确理解、目的明确、责任分明。2.课题组成员在共同分析背景和行动的信息基础上,对总体计划、行动步骤提出修改意见,对所需资料进行核实,对考察手段进行核对,保证人和物到位。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实际工作人员从研究专家那里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同时使研究专家熟悉教育实际,获取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四)“考察”的方法技术观察、访谈、成品分析。访谈:行动研究者与被访问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十分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协调,设计到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涉及到观念、态度和语言表达与交流,所以访谈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访谈就是一种有目的的研究性的访问与交谈。选择和运用访谈方法应注意的要点:1.由于行动研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多种访谈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情景和研究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必要时可以将不同的访谈形式结合起来运用。2.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访谈对象;(2)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3)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4)设计访谈提纲;(5)充分了解和熟悉受访者的情况;(6)客观,别暗示。3.灵活运用访谈实施中的各种技术,保证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访谈的技巧——开始、提问、倾听、回应、记录、结束。开始:实际访谈开始,应顺利的完成两件事:接近受访者和应对拒绝。要做到善于接近受访者,应注意称呼恰如其分;衣着干净整洁;自我介绍沉着自信;邀请访谈诚恳热情;接触疑虑自然无痕;言谈举止适合对方;轻松幽默、机智诙谐、客观实际。提问:应注意的问题:1.提出开放性、具体性和清晰性的问题,使访谈为研究的目的服务。2.按访谈提纲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问,并使问题之间衔接自然,确保谈话自然、流畅。3.交谈要在轻松、友好、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使受访者感到舒适、无拘束、畅所欲言。4.友善交流,认真倾听讲话,做出适当回应。5.灵活追问:详尽性追问、说明性追问、系统性追问、假设性追问、情感性反问、正面追问。交谈中既要重视语言信息交流,又要重视非语言信息交流,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