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适度超前、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市场导向等原则,围绕南疆特别是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规划。一、“十二五”学院发展回顾(一)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逐步确立学院经长期的办学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育人思想。“十二五”期间,在阿克苏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围绕“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的办学定位,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2线,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确立了“依靠地方求支持,立足行业谋发展,服务企业图共赢,校企合作建平台,理论实践零距离,人才培养高技能”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了“厚德爱土、重技笃行”的校训;形成了“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提出了“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建设西部一流高职学院”的奋斗目标。(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学院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及地区的财政支持,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及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等各类专项建设,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学院建筑面积增加了57814平方米,达到21.93万平方米,其中校内实验实训室面积增加12450平方米;全院固定资产总值由1.59亿元,增加到3.0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增加了2295.21万元,达到6255.39万元;校内实训室数增加了45个;校内实训室设备数增加了3825台(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新增实验实训项目22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13%。(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4月,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和文化艺术学校学院实质性并入学院,分别组建成体育运动系和艺术系。目前学院已成为一所涵盖农林牧、财经、建筑、制造、卫生、电子、信息、轻纺、食品、旅游、文化、教育、艺术、传媒、体育等专业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3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有12个大类39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和51个中职专业。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高职生达到60%。五以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8000余人,其中为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比例达到60%。学院专业与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使学院综合办学特色更为突出,社会服务更加全面有效。自2011年秋季开始,学院累计招收5届“两后生”1600余人。学院针对“两后生”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按照重点提高“两后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力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两后生”人才培养方案,首次联合企业试点举办“校企合作班”,在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初步探索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两后生”培养模式,为维护地区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教学科研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学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先后制订了《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及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原则,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学院7大专业形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成专业核心课程35门,专业优质课程104门,并全部纳入校园课程建设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正式出版19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特色校本教材21部。4“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五年间实现科研经费60万元,共立项51个,主要有:由我院教师主持的自治区级立项科研课题11项,地区级立项科研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20项,横向课题10项,各级各类学会课题7项。全院教职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取得专利7项。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加快了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强化教师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加强了校企间的技术合作。学院主办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年间发表教科研论文320余篇,对教师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五)人才培养模式渐显特色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的理念,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学院根据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情况,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始终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通过校企合作,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三个融合”特色:一是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融合,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二是实践教学标准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特别是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色;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5相融合,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十二五”期间,学院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等项目建设,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园艺技术专业形成了“做学融合,周期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二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的“院校共育、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校企融合,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训互动+实习支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校企联合、以岗定学,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的“校企双培、多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新成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升,就业出口更为畅通,有力促进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75%;学生共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161人次(国家级大赛获奖7人次,自治区级大赛获奖149人次),学生就业率提高到94.46%;全日制高职年招生人数增加到1163人,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也得到了逐年提高。(六)育人体系逐步形成近5年来,学院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企业文化为表征,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为主线建设校园文化,提炼出具有地方民族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构筑‘三全育人’”、“实施‘四项措施’”、“推进‘五个抓手’”等有效手段与方法,构建起了富有学院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6凝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使学院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奠定基础。通过“三全育人”体系,将主渠道和主阵地教育实现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反分裂活动教育,使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政队伍进一步壮大,素质整体提升;建设了先进校园文化,连续6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使各族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开展了五星红旗升起来、麦西来甫跳起来、革命歌曲唱起来,文体活动搞起来“四个起来”活动,使各族学生在文化熏陶中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成立了桥牌、网球、红歌、武术和各专业学习兴趣小组等28个文体社团,当前会员人数4000余名,占在校生的60%以上。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值日周活动。每年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规范了奖、助、补资金的管理与发放。加强了“两后生”管理,做到因材施教、严格管理、兴趣引导。(七)师资队伍明显优化学院通过能力提升培养计划、企业实践技能培养计划、引进高技能人才计划、浙江援疆项目培养计划等师资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师资培养、管理、教学能力测试等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提升7年”活动,将整顿师德师风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通过这些措施与教育活动,学院专业教学团队数量明显增加,结构不断优化,能力较快提升,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显著提升。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86人。专任教师43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5人,博士(含在读)2人,副高以上职称47人,“双师型”教师223人。近5年,各类师资培训共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730人次,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150人次;学院建立了350余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兼职教师103人,建成了专兼比例达到1:1以上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截至2015年,学院共取得自治区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教学能手1名,地区拔尖人才2名,科技英才2名。同时,通过援疆项目选派干部到内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加快管理团队的知识更新,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5年来,学院共选派65名中层干部赴内地学习考察交流,学习内地的先进管理理念。学院注重抓好管理团队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工作,提升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八)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二五”期间,学院充分发挥地方办学的优势,坚定走合作办学和开放办学的道路,大胆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化了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办学模式多元化。联合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分别成立了园艺、煤炭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及护理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了8互惠共赢、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各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共建、共享、互惠实现共同发展;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数达117家;合作企业累计投入设备值147万元;学院所有专业均实现了校企合作。学院认真执行了《学院党委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制度》等议事管理制度,坚持党委集体领导,推动“三重一大”的落实;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了民主、集中、平等、和谐的领导管理团队。学院启动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制定工作;修订了《学院教学工作量核定办法》、《学院津贴补贴发放办法》、《学院科研成果绩效管理办法》等各类管理办法;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及管理办法》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资产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办法》、《产教基地运行与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及学生工学结合评价考核及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双师素质教师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措施;推动了学院机构编制的“三定方案”的审定批复,完成了三轮全员岗位聘用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二级管理制度进行了试点探索;通过学院“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了管理与服务效率。5年来,学院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法治化得到了持续的完善与提高。(九)社会服务卓有成效9学院根据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的需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面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服务中心、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用。5年来,完成各类社会培训30757人次,其中职业技能鉴定8000人次,承担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15539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7218人次;与企业开展科研协作、科技咨询、技术服务,获国家专利7项,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到账经费达到490.91万元。学院通过会议交流、宣传报道、校际交流与合作、对口支援等形式推进学院各项成果的共享,对地区职业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5年来,共举办了包括浙江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