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全球风险报告(四)2010-4-19农业:基础设施是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虽然全球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但仍有75%的贫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正如2007年报告所讨论的,食品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之间都高度相关,并且基础设施是这些因素的核心。仍在不断增加的全球人口对食品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提高了对食品的整体需求,而且还提高了用于生产和运输食品的水和能源的需求。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根据目前现有水资源制定了管理未来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规划需求的机制。例如,世界经济论坛5的2009年水务报告估计,到2030年,印度的能源和食品生产对水的需求将有40%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农业生产力能够到2050年满足世界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的话,那么这势必成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事实上,非洲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尚未展开。但是,粮食储存和运输体系方面的投资也有望获得巨大收益,从而将浪费减少到最低,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粮食供应。上述领域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对降低粮食价格波动做出巨大贡献。除了储存和运输外,另外两个与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领域——水务和能源也至关重要。农业用水占到水需求总量的70%,另外,气候变化的影响意味着,许多地区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或者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提高水资源开采和灌溉效率不仅是对生产力的投资,还是对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也是发展中经济体农村地区的优先发展任务,并且必须被纳入全面能源战略计划。虽然能源价格的上涨或大幅波动会通过原材料和运输成本给农户带来双重打击,但是,能源价格还与生产资料相关,因为天然气价格对硝酸类化肥的影响尤其大。只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能还不够,还必须有其他领域的投资(该投资用于改善各国和全球的市场结构)作为必要的补充。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挑战形式多种多样。全球部分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也是高度不稳定的地区,如果要吸引大量私人投资,这里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政府、国际组织和多边援助机构以创新的方式来共担风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农户规模都不大、生产力水平偏低且劳动强度大。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我们可能面临农业劳动力和技能缺失的风险。正如《2009年全球风险报告》以及本章前文所述,由于各国试图通过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用地直接投资的方式来确保自身的粮食供应安全,因此全球范围可能会面临“抢地(landgrabbing)”风险。支持农业可持续生产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能够向2009年处于温饱线以下的10多亿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UN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FoodProgramme)预计,2008年在部分国家引起骚乱和不稳定政局的粮食危机在未来几十年还将再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前农业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不足以实现粮食产量到2050年70%的增长目标,也就无法满足届时全球91亿人的粮食需求。在20世纪80和90年代的金融危机期间,农业领域的投资大幅缩减,并且在之后一直没有恢复。低回报、不确定性以及扭曲的补贴使得投资农业无利可图。在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上升和消费支出减少,以及全球面临饥饿的人口创新高的情况下,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从长远出发,建立起鼓励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机制和环境。基础设施与能源安全虽然经济衰退导致全球能源需求量在2009年出现了自198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能源需求的长期趋势依然向上。能源需求仍以石化燃料为主。交通运输行业仍是石油的消费大户。煤炭和天然气主要用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另外,煤炭和天然气需求主要来自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和中东。随着能源需求在2009年出现下降,能源投资也因为信贷紧缩而减少。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估计,2009年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同比减少了19%。可再生能源投资降幅更大。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可再生能源投资甚至会下降30%,不过即使有补贴,同比降幅也达到了20%。本报告中的不少关键内容都将涉及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问题(参见能源安全专栏)。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消费需求的上升,能源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鉴于石化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浓度,当前基于石化燃料的能源政策越来越难以继续实行。一直以来能源安全都被看作是稳定而有保障的能源供应:进入21世纪后,能源安全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为稳定、安全和无碳的能源供给。与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相关的因素也可能对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投资滞后可能意味着,当需求回升时能源产能不足,这将导致中期供应受限,从而引发油价大幅上涨、价格剧烈波动。未来几年如果出现供应受阻或能源价格上涨,可能会放缓经济复苏步伐、抑制经济增长势头。第二,能源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要满足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需求,据国际能源署预计,每年1.1万亿美元总投资额的一半将用于此。非洲、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农村尤其需要可靠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从而支持其经济发展。第三,能源基础设施除了急需政府和私人的巨额投资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将这些资金进行战略分配。部分国家制定的经济刺激计划将资金投向可再生能源,目的是为了降低对石化燃料的长期依赖,同样也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低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碳收集和储存项目进行投资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诸多必要措施之一。能源安全与投资:在国家政策的紧迫性和经济性之间权衡能源企业因为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而面临重大考验,其中的许多不利影响将从2010年开始显现。由于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信贷紧缩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能源企业可能会优先进行短期整合,而长期投资需求将降低。换句话说,资本短缺和偿还债务将导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被推后。这还意味着,能源企业对那些在当前石油价格水平不具备经济可行性的储备资源可能会暂停开发,同时取消经济可行性性偏低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对2010-2015年能源安全的影响能源行业较长的投资周期意味着,现在的决策会可能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不同领域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其中包括:上游扩张速度放慢、供应受限。资本雄厚的国有石油企业所获得的石油开采权比例将日渐增大。此外,如果现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因需求迅速反弹而面临压力,那么天然气市场供应形势将会变得紧张。能源价格突然飙升。能源价格可能上涨的绝大部分将不可避免的转嫁给消费者和国内外企业。能源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求。投资推迟可能加重发达国家年代久远的电厂和电力网络的可靠性问题。发展中国家急需的、能够提供更多能源资源的项目无法启动。减排措施的效果较差。发达国家发电设备升级推迟也会造成二氧化碳减排无法达标。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减速意味着,某些国家或地区无法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目标。资源国有化。国际资本分享新开发能源资源可能受限。政府应该做什么2009年推出的能源行业刺激措施(见图7)对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到位资金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仅15%),另且部分季度投入资金的总量还不足以带来一个可持续和可靠的未来能源行业。考虑到能源行业的长期性特点,拥有重大战略承诺的企业需要制定一个长久的政策框架,其中要有恰当的参数和给他们的战略计划带来可预见性的激励措施。这意味着要在气候政策和贸易问题上形成明确的全球性方向,同时各国要针对基础设施升级制定长期战略计划,从而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降低碳排放量。能源企业应该做什么要在未来几年具备竞争优势,能源企业就需要在发展计划中解决诸多问题。能源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最佳地配置资产、业务和原料供应,在降低价格波动和政治不稳定风险的同时,增强应对更趋严格的政策要求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能源企业就应该根据风险/回报优化战略投资能力,同时确保所采取的降低债务/杠杆的方法不会显著削弱其实现战略增长的能力。基础设施与适应气候变化虽然预算资金日趋减少,同时能源领域又急需投资,但是政府必须紧急采取措施来解决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沿海地区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世界20座超级城市中有15座位于沿海地区)以及不严格的规划(允许在粮食种植区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粮食需求高度依赖于干旱地区)正好是那些无法避免风险的例子,但是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战略来加以解决。不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6(EconomicsofClimateAdaptation(ECA)WorkingGroup)已经建立了一套体系来评估政府可能考虑的备选方案。成立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的目的是寻找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如何更具经济活力。通过评估一个地区所有的气候风险(将目前的气候风险、气候变化和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考虑来衡量),并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创建一套具有地方特点的措施来适应这些已被确认的风险,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从而能够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当前和潜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评估。在判断未来气候模式和评估某一团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应对措施过程中,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用一种基于情景的方法来管理内生的不确定性水平。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八个地区(中国、印度、萨摩亚群岛、圭亚那、美国、马里、英国和坦桑尼亚),这些国家在气候危害、经济影响以及经济发展阶段都各具代表性。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在《抵御气候变化的发展规划报告》(Shapingclimate-resilientdevelopment)中指出,容易实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如改善排水系统、海堤以及加强建筑监管)能够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事实上,多数措施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所带来的成本,因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所产生的平均成本不及所避免的经济损失的50%。这证实了使用风险管理方法来适应气候变化与支持地区长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解决关键基础设施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关键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地分布于更广泛的系统当中,保证这些服务的完整性和适应能力显得日益重要。例如,金融体系和应急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信系统的正常运营,而电信系统又高度依赖于电力供应。另外,即使在某一行业,一个由多种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关键网络,其可靠性取决于各组成部分最薄弱的那一环。企业和政府在建设和管理这些系统时需要意识到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最新案例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由俄亥俄州的一家电厂发生故障所引发了2003年8月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导致北美超过5000多万人受到电力供应中断的影响。来自世界某一地区的疾病能够通过运输网络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流感传播便是如此。一国核反应堆的事故会对方圆几百英里的地区产生巨大辐射,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依然在给人类敲响着警钟。展望未来,如果诸如鹿特丹、香港或洛杉矶这样的世界主要港口遭到严重的恐怖袭击,导致这些港口关停数周之久,那么将会给世界贸易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因为恐怖袭击会对复杂的即时供应链产生严重破坏,而这些供应链就构成了全球经济。私人效率和公共劣势从我们今天使用和依赖的技术设施发生故障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距离很远的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这里所说的组织是一家企业,那么就有必要在增加私人成本(确保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可能对企业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和降低全球风险所获得的收益之间进行平衡。这便是私人效率与公共劣势之间的均衡。除非企业清楚其他企业也会采取这样的措施,否则私人企业不愿付诸行动,这便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寻找解决方法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是,提供正确的监管或激励措施来确保在安全方面的投资充足。要确保基础设施设计优良和长期维护就有必要采取第三方监督和强制监管措施。在基础设施主要由私人部门运营的国家,对他们的监管可能会受行业最佳实践的影响,因为多数技术和资源均来自于此。建立全球协调和反应能力。因为这些风险出现在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有效的解决方案通常要求监管机构将监管对象延伸至一家企业的下属机构。这些解决方案可能要求在企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