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浅析乡建的设计策略和困境作者:陈晨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摘要:“乡村振兴”被提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乡建成为新的建筑热潮,通过作者对王澍在富阳文村的实践进行实地考察,对乡建中的设计策略和困境进行分析。关键词:乡建;王澍;传统一、背景近年来,“乡村振兴”被提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乡建成为了建筑界新的关注热点。一批建筑师将注意力由城市转向到乡村,进行乡村建筑的设计建造并参加乡村社会改造运动。其中不乏一批“明星建筑师”产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乡建熱的主要类型集中在小型公建和民宿改造。本文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在浙江富阳文村的乡建实践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献和采访记录,试对建筑师在乡村建设中的设计策略和困境分析一二。文村项目有一定特殊性,是建筑师自主挑选的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性实践。建筑师在该项目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权非同一般,而本文以此为例,可以更清楚的反映出建筑师的设计策略和遭遇的困境。二、设计策略(一)选址文村是位于富阳偏僻山区的村落,进村需要经过近一小时的蜿蜒曲折山路。也并不是著名的古村落,村口牌子显示“2014年6月,文村被确定为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省级综合试点项目”。王澍改造后的村子可能是它历史上“高光时期”,即使偏远也有人寻觅而来。王澍不选择历史文化名录中的古村落,因为已有成熟的研究数据和保护套路,发挥余地有限;也不希望过快的商业化、旅游化、城市化,保留更多乡村的质朴。文村的老村与新村分离,老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形态和肌理,是比较完美的素材。老村沿北侧的文溪东西向展开,背山面水是典型的浙江村落的格局。(二)改造策略和手法龙源期刊网主要的改造策略是“拆新保旧”,拆除影响老村风貌的新房,设计新民居填补其空缺,形成较为统一的村落风貌,让新建的民居融入老的肌理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寻找一种因地制宜,除去历史保护和大拆大建之外乡村改造的有效途径。”用来“填补”的新建筑设计了24种民居、8种形态。①传统材料和工艺的使用新建民居主要分布在村子偏西侧的沿河地带。进村的桥位于村子中部,远远就可以看到沿河几座深灰色石砌墙、黄色夯土墙和白色涂料外墙结合的民居。稍远处,是几座粉墙黛瓦的老房,虽然体量略有差异,新建民居与其相比也并不突兀。进入村中可见多栋保留完整的石墙或砖砌老民居,石头或砖采用不同尺寸颜色的材料和不同的砌筑方式,从而呈现出肌理的变化。可见新建民居的外墙采用的是本地传统材料和工艺。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建民居的外墙工艺似乎过于复杂了。特别是某些外墙构件,并没有实际功能,只是装饰性的“乡土元素”,似乎有为了风格而风格之嫌。②传统空间的引用村中老房空间格局多样,各有特色。新民居则设计为由多种形态组合,整体也可称为错落有致,与老村肌理较为协调。在沿河部位处理较好,但村子内部的还是有体量过大而缺少了江南传统民居的轻灵之感。入口处的天井是当地传统特色空间,在新建筑中也有所体现。但据说设计的天井最初遭到了村民的抵触,因为没有占满用地,后来通过政策落实才接受的。有部分新民居设计了门斗或门廊的空间,村民喜欢在此活动,建筑空间与生活方式是相适应的,因此得到了不错的利用。③打造公共景观节点除了民居,村中还有新建的小型公建和景观节点,在内部道路的放大处设置了几处休息廊亭,沿河的开放空间水系交汇处设置了廊桥,公共空间提升了整体格局。廊桥做为交通要道且自然景观较好,使用较为频繁。安装了灯和电扇,夏季会是乘凉的好去处。内部的凉亭似乎利用率不高,可能由于整体环境比较封闭。与整体而言其斜撑构件尺寸有些偏大。三、乡建的困境(一)旅游是否是乡建的归宿?龙源期刊网文村的部分新民居被改成了民宿,这让一些年轻人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王澍表示希望自己造的房子,能让年轻人看到机会和希望,改变一点乡村‘空心化’的现状。同时也有房产公司介入民宿开发,租用民居改造成统一管理的民宿。现场看到沿河景观较好的部分新建民居已经在改造之中。但从文村本身的资源来看,发展大规模的旅游业缺少基础。如果说只是以大师设计的房子做为“卖点”,可以持续多久?(二)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推广的模式?文村的新建民居的设计理念是从传统建筑空间、材料、工艺着手,但这意味着材料的特殊性、工艺难度大,造价高,难以大范围推广。与之相对应的是同在富阳的东梓关村,由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业项目,白墙黛瓦类似于“新中式”的江南风格。材料常用,成本可控,造价较低。王澍的观点是不主张大范围地推广,主张细腻的地域差别,反对把一个东西风格化。“一种浙江风格”是不存在的,但可以在几个县范围内推广。(三)建筑师主导的乡建扮演什么角色?当城市已在“大拆大建”中变得千城一面,乡村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乡建最好的办法是自下而上,当地人自发的力量为主,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然而近些年来乡村盲目跟风向城市看齐,空间场所消失,生活方式跟着消失,缺少载体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将灭亡。通过乡建保护传统乡村、保护传统文化,但又要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满足欲望,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多种挑战,需要建筑师很好的控制和相关政策的支持配合。乡建过程中的沟通,本身就是“乡建”的一部分。文村项目基于设计团队的深入调研,碰到当地的老婆婆说起“王老师”很熟悉。通过建筑解决社会问题,拯救传统文化,是过于理想主义的想法。但也许一位位心怀理想的建筑师,从一个个小问题开始,用每一次实践积累经验,终有一天可以汇成滔滔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