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常礼举要讲记(访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己)访人(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非本人智慧,仅供参考,如有不妥,祈望批评指教)一个人免不了有访问人家的时候,访人一定有其目的,没有事情何必要访问人家呢?这当中也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了解之后照上面做,如不照做也没有用处,果然照做的时候,主人会很愉快,自己目的达到了,事情也办好了。彼此皆大欢喜,两相方便;反过来说,如果不遵守访人之礼,不但把人家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也妨碍了,留给人家不好的印象。一、先立外轻轻叩门,主人让入方入到人家的家里去访问,不能说不管有没有人,我们就推门而去,这个不行的,人家的房门锁着,我们固然推不开,就是门没有锁,我们也不能推,要轻轻的扣门。而现在一般家庭有门铃,只要按一下铃子,里面人就听到了,就会来应门。我们按门铃也要注意,注意轻轻的单击,主人不会听不到的,有些人深怕里面的人听不到,按的很用力,而且还不放手,里边人真是就像发警报一样的,给人第一印象就不好,说不定主人心脏不好,或者有小孩正在睡觉,给你这么一来的话,把人家小孩吵醒了,让人家不大愉快,所以要轻敲门、扣门。所以,不论敲门,还是按门铃,把握住一个字:“轻”。就是主人在家里,你不敲门就推门冲进屋子,主人会认为你没有礼貌,常有的礼貌你不懂。人家要欢迎你、接见你,都会措手不及。一般人平常在家里都穿便服,夏天有些人甚至不习惯穿长衣服,都穿短衣服,你扣门或按门铃,他在门里边知道外面有人来了,他可以有个预备的时间,把能够见客人的衣服换上。这时主人必须先答应,请客人在门口稍待一下,他把衣服换好,有个预备,彼此不失礼。反过来说,一推门就进去,是男主人就罢了,要是女主人衣着不整齐,那彼此怎么办呢?这都是不相宜的事情。再有,有些人临时到隔壁邻居家去了,门也没锁,这个时候正好你来了,你推门一进去,他家正好没人,你就走进去了,就是要好的朋友,等主人回来发现了,你怎么交待?万一他家将来丢了什么东西,发嫌疑就免不了。所以这种种问题都要注意,这是到人家住家的房子里面去。现在公家办公的机关、办公室,也不能随便进去,如果有机密的公文放在那里,都不能到里面去看,就是门敞开着也不能进去,如果你进去了,将来机密泄露,我们就脱离不了干系,就是这个原则。總而言之,無論是關著門、開著門,都要在門口敲門,這是一定的規矩。你敲門啊,要輕輕地敲,不要冒冒失失,好叫人家裏的人聽見,這是必須的。「主人讓入方入」,看見主人,就直接進入人家家中,那就很冒失。雖然熟人常見面,也必得敲門。要是生人呢,他家裏的人出來,他不認得你,與你素不認識,一定會在門口問你:「先生你貴姓,你是什麼……?」必然有這一套啊。人家問你這個,你不能說:「這裏說話不方便,進去說去吧!」不能這樣子的。可以請求進去,有話可以不可以到裏邊說,先商量商量,這是禮貌。他讓你進去,你就進去,不讓你,也不必勉強,為什麼呢?大概他家裏還有他個人的私事,不願意叫生人知道。不論好事壞事,人家是主人,假如他家裏有什麼私事,看來了一個生人,怕走漏了秘密,不願叫你知道,咱何必多管閑事找些麻煩呢?不讓你進去你就不進去,他可以讓你進來,你就進去。一般家里面先扣门,主人要是在里面,答应了之后才能进去,进去以后还有其他应该注意的事情,到人家家里去不能左顾右看,现在一般人不注意,总觉得看看有什么不好,《礼记》〈曲礼〉讲得很清楚,就不能随便看,懂礼的人看客人一进门,左顾右看,他就知道你这个人没有受教育,把你看轻了。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这个是按照次序来的,经过扣门主人请进以后,有时候主人不见得单独在家里,他里边可能还有别的客人,知礼的主人当然要一一把先来的客人,介绍给后来的客人。后来的客人要一一向他们作礼,须一一为礼,这里没讲作什么样的礼,就按照现在通行的礼,通行握手礼是就握手,鞠躬礼就是鞠躬,按情况来决定。如我们信佛普通就是合掌,假如先来的客人不学佛,就不必用合掌的礼,用普通礼,或握手,这礼从俗。过去讲敬礼的时候,也曾经提示过,学佛的人对佛行跪拜礼,与拜祖宗一不一样呢?老师说不一样,我们对祖宗就是跟在世时一样,我们拜祖宗按照平常行的跪拜礼,一般世俗的礼节来行;佛拜的时候就按照佛家的礼,不是执着一成不变的,所以一一为礼也是这样的。「辞出时亦如之」,事情讲完了,我们不必待很久的时间,应该要辞出去,而出去之前,必须要跟原来屋子里边的客人一一行礼。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除第二条是讲见到其他客人的礼貌,第三条也是,既然见有别的客人在那里,也许他们正在商议事情,而我们去的时候就不能干扰人家。我们看到主人跟别的客人话正投机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久坐。如果我们来的是办事情,跟主人要商讨事情,有的不能让别的客人知道,这个时候就可以请主人先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把所要讲的事情,要商讨的话,说完了以后,就可以告辞了。那样主人也感觉很方便,其他客人也不感觉为难,这就是礼貌处处与人方便。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凡事都有两面,第三条讲你是后来的客人,见到别的客人原来在那里,应该守这个礼,不能久坐。可是另外一方面,假如我们是先到的客人,我们跟主人在谈话,事情也已经谈完了,这个时候见到有别的客人来,我们就要替人家想,他来当然有事情,尤其现在大家时间都很忙,他办事不见得就愿意让我们知道,所以这个时候,见到别人来,我们就赶快辞出,向主人告辞。有些人对这两条都不太注意,后面来的客人见到前面的客人,也是坐下来大家一起谈起来了,谈得摸不着边际,事情也没办,其他客人的时间也耽误了,我们自己的事也没做得了,主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事。我们在那里谈半天,主人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偏偏我们又不识相,那主人对这样的客人,下次就不敢领教了。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办事情,不要让主人感觉这些麻烦。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huá笑到人家家里作客,无论是坐姿、站姿,都要注意。在大陆上,老年人教训小孩你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站都要端端正正的,《礼记》〈曲礼〉讲「立必正方」。比如说你去拜访一个人,或是见到尊长,对他讲话时,总是把正面对着他。你不能一边对他讲话,一边脸朝其他方向,这是失礼。「不倾听」,倾是耳朵对着他听,主人跟他讲话时,你用耳朵对着人家听,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耳朵听觉不好,再一层表示你嫌弃他声音太小,让人心里产生抱歉之感,一个人仪态总要注意,听话时用耳朵对着人家,就是失态。所以佛家讲仪规,戒律是戒律,戒律之外还有行、住、坐、卧,这些在一般的仪表上也要讲,所谓礼三百威仪三千,都是要注意的。一个人要是不庄重,在言语行动上都可看出来,言语行动一轻浮,就影响一个人的做事能力,为什么呢?一个人心里和外表,都是诚于中形于外,凡读过中国书籍,这些情形一般都了解,五经四书念的懂一些道理,就看得出来,这个人将来前途如何,替你办事是不是很确实,是不是敷衍,都看得出来。不哗笑,哗是哗然,很高兴的大笑。老师常常讲,现在社会上推行人与人见面要微笑,见着人表示微笑,既然一般人都这么推行,我们也不必说这是不对!但是最低限度,见着自己尊长,或是最敬佩的有道德学问之人,都不应该一见面就笑开了。见面这个礼,晚辈见长辈应该是正色严肃,笑就表示自己跟长辈是平等的,不但把他看成平等,而且还像古人所讲的狎xiá昵nì,好像彼此很常开玩笑,所以见到尊长不能随便笑。当然也不能绷着脸,好像生气的样子,要和颜悦色,严肃当中有尊敬,这个讲起来很难,自己慢慢体会,总有一番诚意表现出来,对长辈如此,对一般亲友,最好也能够如此。虽然见面可以笑,但是古人也讲,不是哄堂大笑,哗然大笑,古人讲笑,笑不启齿,不露齿,牙齿不能露出来,这个就是有一个分寸,不失仪表。哗笑表示这个人很狂妄、放肆,尤其三、五人以上时,高声笑起来,就表示旁坐无人,很容易得罪人,了解礼貌的人一看,印象就不大好了。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去作客不要带小动物,一般人学外国人养狗,自己觉得很心爱,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这不大合适。带动物到别人家有几点不好:人家家里的东西,有一定摆放的秩序,你把狗带到别人家里去,乱闯乱闹的,说不定碰到花瓶、茶杯,给人一碰打碎了,都是很尴尬的;还有动物的脚很脏,人家家里地板擦得很干净,你把人家地板都弄脏了,这也不合适。假如再解小大便,那怎么办呢?这都是要预防的。所以出门不要带动物,万一要带也要栓在屋子门口,古时候送人家东西,譬如送一只鸡、送牛、马的,不能送到堂上,所谓大雅之堂。普通人讲「不能登大雅之堂」,鸡犬这些东西,不能上大雅之堂,你送人家是在上堂之前,跟主人先讲好,放在堂下,另外一个地方,不能带到堂上。比如送马,可以带个马鞭子,以此代表马呈送给人家,这在过去是讲得很清楚的。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我们去作客,在主人家里面,所谓室内,在古代室与堂不同,堂比如现在的客厅,规模比较大,除客厅之外,通常有一个书房,还有卧室,不是很亲密的朋友,主人不会领他参观卧室,一般泛泛之交,你到人家里商量事情,都是在客厅里面,有时在书房里。我们是读书人,客厅或书房里边都放有书籍,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自己去动,尤其是信件,不要自己翻开来看,不论古今中外都讲究这个,人人都有他私人的事情,大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私人的信件,文书不能看。有些人是开商店的,我们需要到他商店里面拜访,你不是去买东西,这时候店里的商品也是不能自动拿来看,这些原则是一致。八、谈话应答必顾望本质:弟子规有云:“问起对,视勿移”。代表恭敬,重视。跟主人谈话,或是其他一般人交谈,不管在任何地点,谈话的时候总是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曲礼上讲,我们的眼睛要平视,看对方的眼,你看高处表示骄傲,看不起他。古人讲「白眼看青天」,眼睛长在头上就是骄傲,这是不可以的,如果往下看也不合适,上次老师讲,我们低头看不合乎道理,好像满腹忧愁,有心事。往侧面看也不行,表示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的跟人家谈话,也是失礼,我们不但跟人家对答的时候,要顾望人家,要用心倾听,就是跟人家握手的时候,也要看着对方,很多人在大众场合,客人来握手,一边握手,一边望到其他地方去,那也不大合适。所以,抬头往上看是骄傲,低头看代表可能有心事,侧面看表示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稍微往上看一点,表示有一种仰慕的态度,仰而亲之,稍为往上一点,对于长辈,好像「高山仰止」,不能低下头来听。所以谈话应答的时候,一定要顾望,顾望就是代表心、眼、手一致。【举例:我们读书讲究,心、眼、口一致,所谓“三归”。心要清净,心要定,眼要专注,口要念的清清楚楚。】九、将上堂,声必扬这句话,弟子规上也有,完全一样。这是曲礼的两句话,进人家房子之前,当然是先在外面叫门,主人答应了我们才能进去。古时候建筑跟现在不同,进了大门还有庭院,然后是堂屋,现在的房屋都比较简单,一进大门就是堂,进门的时候,声必扬,扬就是说出话来,进门的时候,声音稍微用力一点,好让屋子里边的人能够听到,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譬如说原来各种东西摆着,没有什么秩序,或是访客刚刚离开,刚喝过的茶水还没有撤掉,桌子也还没抹干净。这个时候让主人有时间,可以稍微处理一下,有时候也可以整理一下衣服,不要让人措手不及。曲礼说「将上堂,声必扬」,注解提到「足以戒人世」。戒就是警告大家,叫人家知道,提醒人家有客人来了,让家人作一个适当的预备。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作客时主人叫请我们进去,大门不管原来是开着还是关着的,都要保持原来的样子。【举例:譬如说门原本是关着的,我们进去前固然必须先敲门,就是门开着的,我们也不能直接进去,也要敲门。假如门原来是关着的,主人是为我开了,那么我进门之时,就要顺手把门照原来的样子关起来;如果门原来是开着的,就不必把它关起来,还是让它开着。】假如跟我同来的不止一个人,还有两个客人鱼贯而入,第一个、第二个进去了,轮到我是最后一个,也要按照门开亦开,门阖亦阖的原则。【阖而勿遂】就是指在前头的那几个客人,要作一个关门的姿势,不要把门全部关起来。原来的第一、第二个进去的,不能关门,他一关的时候,后面的人就进不去了!虽说不要关门,但必须要有一个表示,在第一、第二个进去的时候,都要做「阖而勿遂」的表示。阖,就是把门稍微动一动,做一个关门的姿势,然后才走进门,到了最后一个人,他就知道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