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与艺术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主要考选择题,细节自己看书!第二章教育功能一、教育的人口功能:1、调控人口数量;2、改善人口结构;3、提高人口质量;4、促进人口流动。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占主导作用;①、调控个体发展方向;②、加速个体发展进程;③、对个体发展具有即时性和延时性;④、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发展个性;4、学生的主观努力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内在动力;5、社会实践是重要作用。三、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1、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2、不平衡性——抓关键期;3、稳定性和可变性——量力而行;4、互补性——因势利导;5、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四、教育功能的特征:1、客观性;2、整体性;3、层次性;4、迟效性。第三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的功能:(看每点的具体分析)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2、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的;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教育目的。三、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解就好)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大工业生产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和可能;4、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消灭私有制;5、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①、人的智力与体力充分发展;②、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高度发展;③、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四、素质教育:1、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教育;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结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教育目的体系:(参考)1、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3、培养目标;4、课程目标;5、教学目标。六、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理解)第四章教育主体一、教师的劳动特点:1、艰巨性——教师劳动是复杂、艰巨的劳动;2、创造性——集中体现在教师教育机智上;3、长效性4、示范性5、集体性——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培养学生成长。二、教师职业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与父母;6、研究者三、教师职业修养:(参考)1、道德修养——师德;2、知识修养——师智;3、能力修养——师能;4、心理素质——师心;5、身体素质——师身。四、教师的专业素养:1、知识修养:①、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②、广博的文化知识;③、丰富的教育知识。2、能力修养:①、了解学生的能力;②、处理教材的能力;③、准确的表达能力;④、良好的组织能力;⑤、教育研究能力。五、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人:能动性、思想感情、创造性;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①、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②、自身也具有发展的需要;③、主要任务是学习。六、学生的社会权利:1、受教育权: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2、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第五章教育内容一、课程的类型:(参考)(一)根据课程任务:1.基础型课程2.拓展型课程3.研究型课程(二)根据课程制定、管理层次:1.国家课程2.地方课程3.学校课程(三)根据课程内容: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2.活动课程(四)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综合课程2.核心课程二、课程内容的规范形式:(看具体内容)三个“课程文件”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科书。第六章教育途径一、教学任务:1、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增强体力;3、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教学过程基本规律:1、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特殊认识过程;2、是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的过程;3、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4、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三、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2、可以保证学生按期完成学习任务;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不足:1、不能适应个别差异,难以实现因材施教;2、不利于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具体内容)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考核评定五、课程分类:教学任务的数量:单一课和综合课;教学任务的性质:复习、练习、实验、操作等。六、一节好课基本要求:(参考)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积极性高;7、教书育人。第七章教育制度一、学制的特点:1、客观性;2、取向性;3、历史性;4、强制性二、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参考)1、重视学前教育、注重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教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扩大高等教育,力求类型层次多样;5、倡导终身教育,普遍重视继续教育。三、我国现行学制的系统构成:(参考)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5、继续教育四、义务教育的本质特点:(参考)1、强制性;2、免费性;3、基础性;4、国民性;5、平等性。考试题型:1、单选20个1′2、多选15个2′3、判断10个1′4、简答2个5′5、论述1个15′6、案例分析1个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