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肛肠手术后换药杨政2015.12.24目录肛肠手术是有菌手术,术后创面容易受到肠内外细菌的感染,再加上其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后的换药直接影响创面修复的进展。适时、恰当的术后换药,有利于减轻疼痛,使创面尽快修复,促进创面愈合,因此应熟练掌握分期换药的特点与换药原则。前言手术是肛肠疾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后换药是关键的另一半。02纤维增殖期01炎症期03上皮覆盖期术后创面的生理分为三期。1.术后创面的生理根据创伤程度,约需11-30天。1.1炎症期-实质是机体抵抗创伤的一种防御反应03020104组织因手术受损后使内部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包括出血、血管收缩、凝血及损伤后产生的坏死组织、脓性细胞等。从而使组织中释放出组胺、激肽、血清素等炎性因子,引起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炎性反应。受创伤组织的刺激巨噬细胞及粒细胞进入组织创面区,分泌蛋白溶酶,溶解坏死组织蛋白,并吞噬坏死细胞及异物,起到清理创面的作用。为后面纤维组织的生长打下基础,此期约需3-5天。1.2纤维增殖期-对愈合创面有着重要作用炎症期过后,创面结缔组织所产生的成纤维细胞及由新生毛细血管而来的内皮细胞形成幼稚结缔组织,以肉芽形式在创面中自下而上、自创缘向中心生长,逐渐填补缺损部,当填满创腔时,此期则告结束而进入上皮覆盖期。此期约需5-20天。1.3上皮覆盖期-通过创缘表皮细胞增生并向创面内迁徙而达到010203042.换药分期后期早期中期根据创面愈合的生理过程,对肛肠术后换药可分三期进行。2.1早期-坏死组织脱落期为术后第3-5天。创面以炎性渗出为主,此期换药的原则是清洁创面,去除异物和脓性分泌物,使创面引流通畅,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的刺激,防止并发感染。原则上,换药以水剂类药物,用水纱覆盖创面为主,以起到清洁、渗透、消炎、吸附的作用,促进炎症吸收。2.2中期-肉芽生长期为术后第5-20天。创面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由于肉芽组织对外界理化刺激抵抗较弱,易受损伤,故本期应着重保护肉芽组织以利创面的愈合。换药应以油膏类药物覆盖创面,借以保护新生肉芽,免受外界刺激。此期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因其不仅有制菌作用,同样亦有破坏组织作用,不利于新鲜肉芽的生长。2.3后期-爬皮期为术后第8-25天。创面已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迁徙,最后覆盖创面,使创伤愈合。此期处理原则:应减少对创面刺激,保护上皮生长,并防止肉芽生长过度,换药时应少清洗或不清洗,保护好创面表层促进上皮生长的纤维膜。施行间断换药为宜,创面可用油纱填敷。3.1肛肠术后换药的要点换药前换药时态度要和蔼、操作要轻柔细致,切不可因病人呻吟、埋怨而感到厌烦,避免出现惊奇的声音和表情,以免病人产生恐惧、顾虑甚至是对你的怀疑。操作轻柔,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且使患者易于接受治疗。须重视患者的内在状况和思想状况,让病人了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向患者说明换药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以及换药的操作步骤,并给予安慰和同情,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恐惧心理,增加病人对恢复健康的信心并充分发挥其依从性。3.2肛肠术后换药的要点清洗选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双氧水等药物清洗,可起到清除脓性分泌物,持续杀菌、的作用。清洗创面原则上要由中心向外、自上而下、先里后外的规律清洗。普通创面,脓性分泌物不多者,可不必清洗。3.3肛肠术后换药的要点换药时应去除创面腐坏、无活力的组织,减少细菌繁殖机会,加速愈合过程。确保创面引流通畅,生长的方向是由底部向外长,而不是桥形愈合。对炎性潮红、水肿的肉芽,应以抗菌药物水纱湿敷,通过药液渗透到肉芽组织中去,起到充分的消炎杀菌作用。对局部循环不良、缺氧的暗红色肉芽,可用活血消炎药物填敷,促进局部循环,改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对新生健康肉芽应加以保护,勿予过多刺激,使局部安静,以免受损及感染。对生长不均匀及过度的肉芽,应予修剪,以免影响创面引流及上皮覆盖。观察患者的整体表现,有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患者要结合全身治疗,从而解除妨碍局部创面生长的不利因素。4.换药中的操作误区01猛擦02猛捅03猛塞三种手法使伤势加重而经久不愈,增加患者的不适感。5.体会术后换药要有科学性。引导患者保持良性心理,使患者了解换药对病情愈合的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熟练掌握换药的操作技术,细心的观察并根据不同的局部情况,按照创面生长愈合的生理规律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肛肠术后换药的最高境界即为创面提供一个接近自身生理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