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魏晋南北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公元220年-589年)第一节概述•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共369年。史称“魏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南京成为“文明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东南亚和印度的商人和佛教徒也汇集于此。•文学方面:曹氏父子的建安诗文;•文学批评、文艺理论方面: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美术方面: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等佛教艺术石窟,人物画注重传神,以线造型,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登上画坛;•工艺美术方面也呈现出一种承上启下具有融合性特征的新气象。道教很多南方的知识分子试图在道教、诗歌、音乐、书法和清谈的愉悦中寻找回避现实纷扰的方法。道教在3-4世纪最终定型。夹杂了民间传说、自然信仰和形而上思维,道教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之中。在上流社会中,道教却是知识上的前卫主义运动。道教对儒家经典的反动构成了传统的文学和艺术观念的解冻,想象力重新回到诗歌。魂瓶(“青瓷谷仓罐”)佛教释迦牟尼——佛,觉者。前567年。Benares鹿园,“四圣谛”:存在即是痛苦;痛苦来自欲望,甚至包括生存本身的欲望;痛苦的终结是欲望被遏制;遏制欲望可以通过八正道方法。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陀不相信灵魂的存在,而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在转变之中,通过八正道法则可以逃脱绑缚我们的生死轮回,最终融入永恒的境界,就像杯水融入大海一样。第一节佛教美术一、佛教美术的兴起•佛教在西汉就进入中国内地,进入魏晋南北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佛教和佛教美术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一般认为西北丝绸之路是佛教文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通道。我国著名的石窟,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的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都是沿古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分布的。应该说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中国北部展开的。•二、早期的石窟壁画•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桥梁•佛教美术包括3个部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是相互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一般的石窟和寺庙都有壁画。其中规模最大、现存窟数最多的是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石窟壁画。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壁画菱格图案•舍身饲虎图(局部)克孜尔石窟第38窟4世纪•十六朝时期,西域佛教成为影响我国西北佛教艺术的主流,此期开凿了莫高窟、炳灵寺和麦积山等石窟。•敦煌是汉唐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咽喉,东西文化艺术交汇之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的断崖上。前秦建元二年直至元代,历代均有建造。•莫高窟开凿的时间最早,所存的壁画最多、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现存492个洞窟,2000多尊彩塑和45000多平米的壁画,被誉为举世无双的东方艺术宝库。•其壁画内容可分四类:1.佛像画;2.故事画;3.装饰性图案;4.民族传统神话题材。鹿王本生图刀术壁画尸毗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莫高窟254窟壁画北魏•尸毗王本生图莫高窟254窟壁画北魏•鹿王本生图莫高窟第257窟北魏三、石窟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与日俱增。•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石窟造像,就其风格发展演变而言,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十六国时期:以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诸窟中的造像为代表;•2、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北魏前期):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3、北魏迁都至正光末年(524)(北魏后期):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4、东西魏至隋统一前:以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等处石窟的北齐造像为代表。•1.十六国时期:以莫高窟、炳灵寺和麦积山诸窟中的造像为代表。在造像内容方面,以单身佛、菩萨为主,个别石窟中也出现了弟子及飞天的形象,特点:面相浑圆,宽额丰颊,长眉高挑,体态稳重平衡。•一佛二菩萨像(局部)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麦积山石窟造像炳灵寺石窟造像敦煌莫高窟2.北魏前期: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它与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成为我国古代三大佛教艺术石窟。造像朴拙粗犷,博大恢弘,震撼人心。•云冈第20窟大佛北魏3.北魏后期: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佛像造型比例均称,体态优美,神情生动,服饰华丽。•龙门宾阳中洞主佛北魏4.以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等石窟的北齐造像为代表。此期的佛像造像有亲近的世俗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佛像北魏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造像响堂山石窟造像响堂山石窟造像四、佛教建筑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3大类。塔也称“浮屠”、“浮图”。河南登封、嵩山的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南北朝时期,南方多修佛寺。石窟实际上是依山开凿的佛寺。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第三节人物画的新发展一、承上启下的人物画发展这个时期以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画作较多,发掘出的魏晋之际的壁画墓,用高度的写意画法,大胆勾勒,色彩明快,单纯和谐。•这个时期美术史上做出最初贡献的画家是曹不兴和卫协。•曹不兴(p98)是东吴黄武年间(公元222年-252年)最有声誉的画家,也是记载中最早以画佛像知名的画家。•卫协(P97)活动年代约在三国末至西晋。他的绘画突破了粗略奔放的汉画风风格。曹不兴(p98)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山溪雨霁图》卫协(p97)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1、顾恺之(P95)•(约346-407年),东晋人。他的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方面,他师承卫协,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蚕吐丝”描。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如《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巨大。他的画论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在他的画论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迁想妙得”这一方法,认为“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之中”。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顾恺之-女史箴图顾恺之-女史箴图【名称】:女史箴图【类别】:字画【年代】:东晋【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文物现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简介】: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女史箴图女史箴图顾恺之-洛神赋图顾恺之-洛神赋图【名称】:洛神赋图【类别】:字画【年代】:宋【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珍品【文物现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洛神赋图洛神赋图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名称】列女仁智图【类别】书画【年代】东晋【文物原属】顾恺之作品【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简介】绢本,墨笔淡着色,纵25.8cm,横417.8cm《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根据《列女仁智图》中保存有较多的汉代风俗,以及其构图形式的古朴,推测此卷的原本应当出自于东汉时代,而祖本则为刘向所创。剔除后世在反复传摩中所附加的痕迹,仍然能透视二千年前汉代宫廷绘画的艺术光辉。其人物线条粗犷流畅,造型准确。特别是对妇女的描绘,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尤为绝妙。构图布局则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烈女仁智图》晋顾恺之烈女传•仁智图2、陆探微(P97)•南朝,吴人,以画古今名人著名,用笔气脉贯通,无作品传世,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绘画既得线条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美。•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画中人物个个形象瘦削,体质赢弱,宽衣博带,姿态滞洒,无疑是反映这一审美时尚的典型作品。3、张僧繇(P99)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风格。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画,我国绘画的疏密两种基本表现方法由此初步形成,他还将明暗晕染显现体面关系的“凸凹法”用于画中。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南朝梁张僧繇二十八宿神形图卷4、曹仲达(P100)•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张僧繇“张家样”•曹仲达“曹家样”•吴道子“吴家样”•周昉“周家样”•并称“佛像四大样式”。5、杨子华(P100)北齐的宫廷画家,长于鞍马人物。杨子华杨子华三、山水画的兴起一、山水画溯源二、山水画论宗炳(375-433年),晚年作的《画山水序》是重要的早期山水画文献,提出了“畅神”的功能观。王微(415-443年),他所著的《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表现静、景物的内在精神,景与情的联系。宗炳《画山水序》(P102)宗炳的思想始终与般若派名僧释慧远相一致,而般若学则与玄学互为连类而相比附,因此宗炳的主张受玄学影响很深。他在《画山水序》中认为:山水是以其外形体现“道”的。但是,他提出的“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有感于物而在内心引起反响,激起创作激情则充分表明了他的审美意识。他在《画山水序》中接触到了绘画创作的规律和方法问题,以及对形象再现和创造的认识,对具体的表现方法和初步领会到的透视原理也十分透彻精辟地作了概括。宗炳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术家的想象活动。这种对情致和意境创造的领略,无疑和后世追求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美学谢赫谢赫(约479-502年)是著名的恶化家和美术理论家,《画品》/《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提出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评论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将前代43个画家分为6个等级。,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自此以后的画家和画作的评判皆源于此。•陆机《文赋》“在辞藻和义理之间角力”•萧统《文选》“品藻”的标准不再是道德,而是美的价值。首先应用于人物,次之诗歌。•“气”。“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典论·论文》•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孟子:吾养吾浩然之气。•朱熹:人物在天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