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与设计问答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答案二、问答题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织物广义上讲,由纱线或纤维按照一定的加工方法构成的片状物叫做织物。机织物是指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织物结构指经纬纱在织物中相互配合及交织的情况。即经纬纱在织物中所处的几何形态。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经纬纱相交处叫做组织点。织物中经、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重复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用一个组织循环可以表示整个织物组织。是表示织物中相应组织点位置关系的一个参数。组织点飞数是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飞数用S来表示,分为经向飞数Sj与纬向飞数Sw。3.什么是上机图?包括哪几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上机图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部分组成。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穿综图是表示组织图中每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的顺序的图解。穿筘图表示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纹板图(提综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4.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织物?穿综原则: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而交织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分别穿在不同的综片中。顺穿法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小织物经密不大时。飞穿法适用于组织循环Rj不大,而织物经密Pj较大,在踏盘织机上织造,可以减少综丝密度。照图穿法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间断穿法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分区穿法适用于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的经纱相间排列构成的织物。5.试述分析织物的步骤。并说明确定织物经纬向的依据有哪些。(一)取样(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五)测定经纬纱缩率(六)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号数(支数)(七)确定织物的成品重量(八)分析织物组织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有布边,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为经纱,与布边垂直的纱线为纬纱。2、坯布中有浆份的是经纱,不含浆份的是纬纱。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方向为经向,密度小的方向为纬向。4、筘痕明显的织物,筘痕方向为经纱5、若织物中纱线的一个方向是股线,另一个方向为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8、如织物的经纬纱号数(支数)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则纱线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9、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号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纱。10、不同原料的交织物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由于织物的用途极为广泛,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6.说明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及拆纱分析法适用的范围。1、拆线法,适用于起绒组织、毛巾组织、纱罗组织、多层组织、组织结构复杂的组织。首先正确判断织物的经纬向和正反面,然后在任意一个角开始分析。(1)拆纱做纱缨,将纱线从角上拆去直到做出纱缨,其宽度应在5mm~10mm之间。(2)分析2、直接观察法,该方法适合于分析单层、密度较小、纱号较大、结构较简单的组织。方法:将照布镜放在布样上观察组织点,然后依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即可。3、局部分析法,该方法多用于大提花织物,起花组织织物。7.说明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组织点飞数是常数;②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纱与每根纬纱上只有一个单独的经(纬)组织点,其余的均为纬(经)组织点——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纬纱只交织一次——即Rj=Rw8.说明平纹组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的织物。特征:因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结构紧密,质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平纹组织由于组织简单,上机工艺简单,结构紧密,应用很广泛。棉织物:①平布:经纬纱的密度、线密度近似,织物表面平整、坚牢、耐磨。②府绸:PjPw(5/3)经纱细,纬纱粗,织物外观细密,条干均匀,排列整齐,表面光洁,匀称,纱线弯曲厉害,由经纱弯曲点形成菱形颗粒状,手感滑软如绸。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为轻薄型精纺毛织物;粗平花呢为精纺花呢;法兰绒、钢花呢为粗纺毛织物9.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利用纱线捻向不同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原理,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形成隐条织物。如果经纬纱都采用两种捻向的纱线配合,则形成隐格效应。10.机织泡泡纱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常采用平纹组织,织物中的经纱分为地经和泡经,呈条形相间排列。织物采用两个织轴织造,两个织轴的送经量不同,地经与泡经的张力就不同。地经送经量少,则纱线张力大,此处织物紧短;泡经送经量多,则张力小,此处织物松长。在打纬力的作用下,泡经与纬纱交织时于疏松产生凹凸;而地经与纬纱交织形成平整的地布,在织物表面就形成了有规律的泡泡状波浪形的皱纹条子。11.在设计斜纹组织织物时,是如何确定斜纹线方向的?当织物受到光线照射时,织物表面反光带的倾斜方向与纱线的捻向相反,即反光带的方向与纱线中纤维排列的方向相交。在斜纹织物中,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就清晰。对于经面斜纹来说,当经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右斜纹;反之为左斜纹。对于纬面斜纹来说,当纬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左斜纹;反之为右斜纹。结论:只要使构成斜纹线的纱线中纤维的捻向与织物组织斜纹线方向相反,反光带方向就与织物斜纹线方向一致,织物斜纹线就清晰。12.一般情况下纱的拈向为Z拈,线的拈向为S拈,为了提高斜纹织物的斜纹效果,纱哔叽,半线华达呢,线卡其等织物的斜纹方向应如何确定?纱哔叽左斜,半线华达呢右斜,线卡其右斜。13.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①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组织点飞数是常数;②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纱与每根纬纱上只有一个单独的经(纬)组织点,其余的均为纬(经)组织点——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纬纱只交织一次——即Rj=Rw14.说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细平布、巴里纱、单面纱卡、单面线卡、华达呢、派立司、横贡缎、直贡呢。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巴里纱平纹、单面纱卡3/1↖、单面线卡3/1↗、华达呢2/2↗、派立司平纹、横贡缎5/3纬面缎、直贡呢5/3经面缎。15.什么是平均浮长,交错与交织的区别是什么?平均浮长:用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与纬(经)纱交错次数的比值表示。经纬纱交织时,纱线由浮至沉,或由沉至浮形成一次交错。两次交错完成一次交织。16.比较平纹、2/1斜纹和5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并说明三原组织的松紧差异。1/1平纹组织:Fj=Fw=1;2/1斜纹组织:Fj=Fw=1.5;五枚缎纹组织:Fj=Fw=2.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原组织中的平纹最紧密,缎纹最疏松。17.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有哪几种?变化方法有:1、扩大组织循环,改变组织点的浮长。2、改变组织点飞数值。3、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4、同时改变组织点飞数的值和方向。18.说明影响斜纹织物斜纹纹路倾斜角度的因素。织物表面的斜纹线倾斜角度与Pj、Pw的配合有关,与Sj、Sw也有关。①当Sj=Sw=±1时,tgθ=Pj/Pw:当Pj=Pw时,θ=45°Pj<Pw时,Pj/Pw<1,θ<45°Pj>Pw时,Pj/Pw>1,θ>45°——θ的大小与Pj成正比,与Pw成反比②当Pj=Pw时,tgθ=Sj/Sw——θ的大小与Sj成正比,与Sw成反比③如果同时考虑经纬纱的密度与经纬纱的飞数对织物表面斜纹线倾斜角度的影响,则tgθ=SwPwSjPj。19.织制Rj=Rw=4的半线斜纹织物,可以选择几种较合理的组织?2/2↗,3/1↗;1/3↗20.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时必须注意: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21.设计破斜纹组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破斜纹组织一般采用双面组织作为基础组织,并且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时R等于两倍的斜坡长度。因为组织要求在改变斜纹线方向处形成一条明显的断界,在断界处组织点呈底片翻转的关系。22.、说明纵条纹组织中基础组织选择须注意的问题。(1)两种组织在交界处呈底片反转的关系,保证界限清晰,条子分明。(2)各种组织的交错次数不要相差太大。使织缩率的差异小。——否则经纱张力不匀使纱线松紧不一,开口不清,影响织造。(3)如果织物要求交错次数相差较大时,(如平纹与缎纹形成缎条)可以调整经纱密度:交错次数少的Pj↑,aj↑;交错次数多的Pj↓,aj↓或两种组织的纱线采用不同的张力(两个织轴)23.说明省综设计法设计绉组织的设计步骤,计算当采用8片综时,若每次提升4片有多少种提综方法?①确定综框的提升规律——绘制纹板图a.确定所采用的综片数。b.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Rj最好是用综片的整数倍,如Rj=60,Rw与Rj相差不大,Rw=40c.确定每次提升的综片数。d.确定每片综的提升规律,绘纹板图②画穿综图当采用8片综时,若每次提升4片С84=12345678=7024.说明如图所示蜂巢组织外观形成的原因。(1)浮长线处无交织点,纱线易向一起靠拢,织物显松厚,形成凸起。(2)平纹处交织点多,纱线交织紧密不易向一起靠拢,从织物正面看有两种情况:①在甲处形成凸起,因为上下为经浮长线,左右为纬浮长线,组成此部分的经纬纱均显露于织物表面,使甲处在浮长线的作用下被带起,呈凸起状。②在乙处形成凹下,因为上下为纬浮长线,将此处经沙压下;左右为经浮长线,将此处纬纱压下。此部分的反面与甲处相同,(反面凸起,正面凹下)使乙处呈凹下状。(3)因为经、纬浮长线是逐渐过渡到平纹组织,因此凹凸程度也是逐渐过渡并形成蜂巢状。25.欲使纵凸条组织的凸条效应明显,从组织设计上考虑可采用哪几种方法?①适当增加浮长线长度,凸条隆起程度显著;②织物密度大,特别是显现凸条纹的那一系统纱线密度大,凸条效应明显。③把两条同样长的纬浮长线靠拢在一起,然后再在纬浮长线上填绘固结组织。④在两条凸条之间加入两根平纹组织的纱线。目的是使交界处组织紧密,织物薄,注意添加的平纹组织应与固结组织的平纹连续。⑤在凸条中间夹入两根较粗的芯线,起衬垫作用。26.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绉效应,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浮长线不能过长,相同的组织点要分散。(2)浮长线配置不要出现明显的纹路。(3)每根经纱的织缩率应尽量一致。使其交错次数相差不要太大。否则会导致经纱张力不匀,开口不清,影响织物外观。(4)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不要太小,配置越错综复杂,起绉效果越好。27.画出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为8的透孔组织,并说明采用该组织时织物的外观特征及形成原因。(4、5)经、(1、8)经纱按平纹组织与纬纱交织,经纬组织点相反,因此(4、5)经之间,(1、8)经之间不易向一起靠拢。二、三、六、七纬纱在织物的正反面均为纬浮长线,有拉拢力,使(1、2、3、4)经纱向一起靠拢,(5、6、7、8)经纱向一起靠拢,因此在4、5经之间,1、8经之间形成纵向缝隙。同理,(四、五)纬、(一、八)纬纱按平纹组织交织,经纬组织点相反,因此纬纱之间不易向一起靠拢。2、3、6、7经纱在织物的正反面均为经浮长线,有拉拢力,使(一、二、三、四)纬纱向一起靠拢,(五、六、七、八)纬纱向一起靠拢,因此在四、五纬之间,一、八纬之间形成横向缝隙。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孔眼。28.举例说明凸条组织外观形成的原因。是松组织与紧组织合理配置而成。以纵凸条组织为例说明。①一、三纬在1~6经纱之间为连续的经组织点,即在织物反面为纬长线,有拉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