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渤海湾盆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渤海湾盆地地质分析小组成员:杨弼鼎郭伟张应鑫陈凯周天宇张舵西安石油大学(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二)盆地类型的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六)油气田形成特点(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1、盆地的地理位置2、区域构造位置3、盆地基本特征(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1、盆地的地理位置面积:近20×104km2。行政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以及渤海海域。(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2、区域构造位置3、盆地基本特征盆地基本特征:华北地台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是中朝地台经古生代沉积,并在印支、燕山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区域构造:东临胶辽隆起;西以山西台向斜为邻;南靠东濮凹陷南缘;北接燕山褶皱带。(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六)油气田形成特点(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1、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2、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动力学3、渤海湾盆地的类型(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1、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一种观点认为:盆地形成的主要力学机制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拉张,即盆地属于伸展或张性盆地性质。一种观点认为:盆地形成的主要力学机制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扭动剪切作用或扭张作用,即盆地属于扭动盆地或大型拉分盆地性质,其中特别强调郯庐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的走滑剪切作用。(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其一,认为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属于弧后(裂谷)盆地类型,盆地形成原因是新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产生的弧后扩张沉降作用。其二,认为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大陆板块内部的主动裂谷盆地(或裂陷盆地)类型。其三,认为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碰撞引起的“中国板块分体东移”,也就是说盆地属于被动裂谷盆地类型,与特提斯构造体系演化过程中引起的区域应力场作用有关。其四,认为断陷盆地中的正断层是“水平挤压力和地壳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平面上和垂向上同时呈“X”型的压剪性断裂与拉张作用无关。2、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动力学(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3、渤海湾盆地的类型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右行滑移拉分盆地(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1)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以构造层(亚层)的划分为突破口,对渤海湾盆地各构造单元的中生界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进而对中生界各构造亚层的发育及横向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1、渤海湾地区是一个在古生代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2、中生界在不同的地区保存条件差别较大,地层出露、揭示不完整,以往对中生界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划分不清晰、对比不系统等问题3、渤海湾盆地是多种力源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结果,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合的结果。4、中生代挤压、左行走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5、新生代伸展、右行走滑和反转应力场改造并复杂化,从而形成现今的构造面貌(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2)右行滑移拉分盆地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郯庐断裂和太行山断裂右行滑移而形成的拉分盆地(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六)油气田形成特点(三)区域地质构造1、构造分布2、地质构造运动3、二级构造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渤海湾盆地位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辽冀台向斜内。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揭示:是以裂陷活动为主的断块构造区。Mz和Kz裂陷活动特别明显,形成多断、多阶,垒、堑相间的面貌。坳陷是大面积接受较厚的E沉积的地区。1、构造分布(三)区域地质构造根据渤海湾盆地古近系的纵向和横向分布,通常把渤海湾盆地划分为冀中、黄骅、临清、济阳、渤中、昌潍和下辽河)辽东湾7个坳陷,沧县、邢(台-)衡(水)、埕宁和内黄4个隆起,共11个次级构造单元。北东向的有三个带,即:下辽河—辽东湾—潍坊走滑断裂带;黄骅—德州—东濮走滑断裂带;霸县—束鹿—邯郸—汤阴走滑断裂带。北西西向的有两个带,即:(张家口—)北京—塘沽—蓬莱走滑断裂带;盆地南缘的济源—黄口走滑断裂带。2、地质构造运动(三)区域地质构造3、二级构造划分在一级构造内根据构造特征的不同做进一步划分:1)多为正断层活动带,方向性强,面积在100-500km2之间。2)常具有2个以上的成因相似的局部构造。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3)盆地内共有170多个二级构造。依据基底起伏、断裂形态、发育特征、构造带成因、区域构造位置等分为7类:(三)区域地质构造1)凸起潜山构造:顶部Pz或AnPz隆起高,部分缺失E。形成披覆构造,E各组段超覆于翼部。与断裂活动和差异压实有关。港西、石臼坨、孤岛等凸起潜山构造带。(三)区域地质构造2)潜山背斜构造带:潜山背景上继承性发展的E背斜构造带,顶厚翼薄,翼部为超覆-不整合关系。(三)区域地质构造3)背斜带:成因很多。E沉积后形成,生储盖组合完整。A构造的垂直差异活动、膏泥岩塑性流动等引起地层变形。在E沉积期或后产生,生储盖组合发育完整。辽河双台子复式油气聚集带成藏模式图(三)区域地质构造4)逆牵引背斜带:渤海湾广泛发育,与同生断层相伴生。断层受张力作用拉开,下盘地层因重力塌落,形成逆牵引背斜。如:胜利、杨二庄和海四井等。同生断层逆牵引背斜和同生断层底劈隆起油气藏类型(三)区域地质构造5)断鼻带:构造向盆地内倾末,沉积盖层向构造顶部减薄,以致超覆、尖灭。如:纯化镇、塘沽等。(三)区域地质构造6)断阶带:发育在主断层的伴生断裂内,主断层与基底断裂有关。断层逐级下掉,形成台阶。落差大,水活动,容易造成油气的差异分布。(三)区域地质构造7)斜坡带:发育于坳陷周边斜坡上,地层向上倾方向减薄、尖灭,超覆或推覆现象频繁。如:曙光、大王庄等斜坡构造带。曙光油田(辽河油气区-地层、断层)(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六)油气田形成特点(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1、地层2、演化3、沉积特征4、烃源岩类型(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1、地层基底:太古界—中下元古界;沉积盖层:Pt3-Pz准地槽和地台型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Mz-Kz陆相湖泊碎屑岩沉积,累积沉积厚度33000米。渤海湾地层综合表(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华北地台基础上经多期构造运动,最后形成一系列下第三系箕状凹陷组成的断陷盆地。盆地基底由At、Pt1、Pt2等三套变质岩组成;Pt2-Pz(印支运动前):为华北地台一部分,发育Pt2-3和Pz1碳酸盐岩建造,Pz2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J:海区全部退出,全区成为大陆。从J3起,断块活动为特征阶段;E始:区域性沉降为主。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于中生代断块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分割的下第三系箕状断陷,形成了一个多凸多凹相间的构造格局。由47个箕状断块组成,各自形成一独立沉积体系和成油单元。2.演化(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3、沉积特征(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如渤中坳陷长期发育,具东营组、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三段4套烃源岩,油气演化程度较高,油源充沛,是本区上第三系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3、沉积特征(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渤海湾盆地沉积层序与生储盖组合划分综合图(赵文智,2000年)3、沉积特征(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4、烃源岩类型盆地中前第三系的烃源岩主要包括五套:1)中-上元古界页岩和碳酸盐岩2)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泥岩3)上古生界煤系源岩4)下-中侏罗统煤系源岩5)上侏罗-下白垩统暗色泥页岩(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1)中-上元古界主要有五套烃源岩层:长城系高于庄组碳酸盐岩、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洪水庄组页岩、铁岭组页岩、铁岭组碳酸盐岩、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页岩主要分布在保定以北的冀中坳陷北部以及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的部分地区。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页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层,在渤海湾盆地内分布较局限,主要分布在保定以北的冀中坳陷北部以及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的部分地区。有机质丰度而言,页岩中下马岭组、铁岭组、洪水庄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也很高,为较好的烃源岩;碳酸盐岩中铁岭组和下马岭组碳酸盐岩达到了好的生油岩标准,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大多为较差烃源岩或非烃源岩。就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而言,下马岭组烃源岩从低成熟、成熟、高成熟、到过成熟均有;铁岭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洪水庄组烃源岩处在生油阶段和湿气-干气阶段。(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2)下古生界一套地台型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组合,烃源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泥岩次之。泥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下寒武统,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14%,生烃潜力较差。平面上以东濮、临清为最有利区块,其次为冀中、黄骅坳陷,再次为济阳坳陷。氯仿沥青“A”低;碳酸盐岩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奥陶系,有机碳含量、生烃潜力以峰峰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为最高,是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的主力烃源岩,平面上以东濮、临清为最有利区块,其次为冀中、黄骅坳陷,再次为济阳坳陷。(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3)上古生界烃源岩包括煤、碳质泥岩、暗色泥岩及灰岩,层位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其中煤主要发育于太原组和山西组。主要分布于冀中坳陷东部和黄骅坳陷西南部、渤中坳陷、济阳坳陷、临清坳陷和东濮坳陷。生烃潜力上太原组要优于山西组和本溪组。冀中坳陷东部和黄骅坳陷西南部烃源岩厚度最大,达300m,煤层累厚超过30m;渤中坳陷厚度也较大,多在100m以上,煤层累厚10-20m;在济阳坳陷、临清坳陷和东濮坳陷,烃源岩厚度一般在50-100m,部分地区可达150m以上,煤层累厚多大于20m。(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4)下-中侏罗统主要为河流、沼泽、平原相沉积,煤层和以碳质泥岩为主的暗色泥岩,主要以生气为主,主要分布于济阳坳陷、冀中坳陷的杨村、武清地区,临清坳陷等地区。黄骅坳陷枣园以南地区是可能的生油区。下-中侏罗统煤系地层母质类型大多为腐殖型,主要以生气为主;济阳坳陷、冀中坳陷的杨村、武清地区,临清坳陷等地区是值得重视的天然气勘探区域;黄骅坳陷枣园以南地区是可能的生油区。(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5)上侏罗-下白垩统上侏罗统红色地层较多,暗色泥质沉积多集中分布在下白垩统,特别是下白垩统的中、上部,烃源岩主要为湖泊相的暗色泥岩或油页岩,主要发育的层位为冀中坳陷丰台组、黄骅坳陷石臼坨组、临清坳陷丘城组,以及下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梨树沟组,西部凹陷的九佛堂组、沙海组,渤中坳陷也钻遇。(一)渤海湾盆地的地质概况(二)渤海湾盆地类型的划分(三)区域地质构造(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六)油气田形成特点(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油岩特征特征1、油气显示2、生油岩3、储集层4、盖层5、生储盖组合方式(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油岩特征特征1.油气显示2.生油岩(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油岩特征特征近海内陆湖盆是油气生成的重要地区。本区由一系列近海内陆湖盆组成,它是陆源生物汇集和水生生物繁殖的有利场所。湖盆边缘:一般富集陆生植物、孢子花粉和轮藻等;湖盆中心:水生生物明显增多,尤以藻类为主。每个凹陷都有一个沉积中心(生油气中心)。在持续稳定沉积条件下有利于有机质向油气转化。控制油气的分布:凹陷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场所。(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油岩特征特征主要烃源岩有三套:下第三系烃源岩、中生界烃源岩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几乎每一个坳陷内都有多个凹陷。根据湖盆古气候、水介质条件及沉积环境等条件,可将渤海湾盆地的生油凹陷分为:以富腐泥型为主的生油凹陷,如辽河西部凹陷;含腐殖质的腐泥型的生油凹陷,如东营、饶阳、歧口、沾化凹陷;含腐泥质的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廊固、板桥、南堡凹陷;富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东濮凹陷。3.储集层(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油岩特征特征渤海湾盆地储集体系多而复杂,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发育多套含油层系,主要为砂岩,还有砂砾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火山岩等多种成因类型可组成纯岩性型的储集体系;也可组成岩性-构造复合型的储集体系。主要储集岩体类型有:湖泊三角洲砂岩体、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