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守得云开见月明——学会作文的审题立意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在审题立意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立意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作文构思独特、文采飞扬,也必被打入“冷宫”。所以对于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针对同学们在审题中常出现的失误,给大家提个醒。一、把握概念的内涵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在题目中往往出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这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关键。我们写好这类作文题目的关键是弄清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包括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尤其是概念的深层含意。把握了作文题目中一些概念的重心,我们就把握了写作的表意重心。这样才能准确地审题立意,写出更好的作文。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直接涉及到一些概念性的词语,如四川卷的“水”、江苏卷的“忧与爱”、上海卷的“心灵的微光”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就有跑题之嫌。比如江苏卷的这道作文题目,对于“忧与爱”,我们不能只把它局限“忧或爱”的一个方面,而应把握“忧与爱”这一概念间的内在关系,这是我们写作成功的第一步。二、关注题目的背景作文题目的材料背景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情景,不同的背景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作文背景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的思维模式与作文要求的内在文脉相符合。尤其是对于比较流行的新材料作文,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2012年大纲全国卷高考作文给我们的一段材料: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的材料是一个生活中的小对话。但从对话中,我们明确对话的侧重。“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妈妈的话语揭示了素材的重心,“不是没有能力”“你是担心”这样的字眼给了我们审题立意的一个很好的导向,即:放下心中的包袱与顾虑,排除干扰,轻装上阵地去做某件事情这样一个主题。写作中我们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很可能就造成审题上的极大失误。三、注意提示语的暗示无论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呈现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中又有所限制”,既让同学们有东西可写,但又对审题、立意有所限制。这一特点多出现在作文材料的提示语中。例如2012四川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水”,对于题目中的“水”,让我们难以定位,到底写什么呢?其实材料中已经给了我们提示:“这里的水,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样,话题中的“水”其实就是一种容易得到而又容易失去的东西,如友情、亲情……从而我们的写作思路大开。这些提示语大大降低了我们审题的难度,发散了我们的思维。四、明白作文要求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要求大多是“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等。但普遍并不能代表特殊,如2012年江西卷就要求必须写成议论文,而且在字数的限制上是不少于700字。这样硬性的要求,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行文之初,审题立意应慎之又慎。【题目设计】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导引】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作文,首先,我们要把握好审题立意。“耕种自己的土地”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式标题,整体采用比喻性手法,其重点在“耕种”上,“自己的土地”是动词“耕种”的对象。“耕种”,即具体的行动,要求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坚持不懈,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争取有所收获。“自己的土地”,则指自己从事的工作、事业、学业等,可以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爱好所在,理想所在,目标所在,是激励个体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有价值的人生必须要作的积极的选择。此类题目一方面要突出动词,另一方面,一定要赋予比喻性词语以实际内涵,并让其在文中得到突出体现,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同样如此。对于此类题目,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写作前,可采用添加式确定写作内容,谁在什么样的土地上耕种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可以突出种什么,如何种,收获什么等内容。耕种自己的土地老家有一块园地,是奶奶种的,上面总是很繁茂。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用心尽力耕种即可。”记得楼下有个刻字店,店面不大,又处于繁华的尽头,很少有人驻足。老板是四十出头稍微发福的男子,我因害怕他那小店的颓废样,对它不屑一顾。【原文在线】一天,爸爸叫我拿印章到楼下那个小店刻,我满口怨言,却还是乖乖地去了。以前只是从外面大概判断这店的情景,如今,进去了才知道,这可真叫破啊!所有的装饰都很陈旧,似乎都隔了好几代人了,里面还充满了各种印章用的药水的味道。不是爸爸强行叫我来,我想我永远都不会踏进这个小店。店主看见有人进来了,从里面笑着走出来,边招呼随便看,边询问要干什么。我将印章递给他,说:“这个要再修一下。”我将印章往他手里一放,就转过头看别的东西了。我搞不懂:守着这样的小店有何意义?他看了印章一会儿说:“这个印章很贵重,修得慢,要一段时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等,或者等过几日再来?”我一听,连忙说道:“好的!我过几日来取。”然后,逃命似的出了那小店。回家后,对爸爸说,叫他过几日自己去拿印章。爸爸对我说了那店主的事。爸爸说,那店主,几年前得了场大病,几乎都要入土了,不知怎的,却又熬了过来,现在居然能经营这家小店了,这让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回味着爸爸的话,对店主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大转弯。想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我对爸爸说,过几天,还是我自己去拿那枚印章,爸爸笑了笑。再次走进那间小店,我感觉一切都那么让人赏心悦目,虽然还是有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但我现在觉得这真的很好闻。店主将印章递给我,我注视了他很久。他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说:“这几年,都胖得不成样了,你一定觉得我很胖,又矮又难看吧!”我听了这话,觉得他是那么让人敬佩。回家途中,突然想起奶奶的话“用心尽力即可”。我想店主也正因为用心尽力地经营小店,经营着生活,才能够战胜病魔,再回到原本的位置。每个人都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只要用心尽力耕种即可。这是一篇得43分的作文。原作在选材上能够着眼于现实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易于让读者亲近认同,人物与事件比较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有可取之处;但在立意上不够突出,开头结尾貌似扣题,实则“挂羊头卖狗肉”,与主体内容没有关联;另外在叙事表达上随意啰嗦,甚至表达不明,如“他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说:‘这几年,都胖得不成样了,你一定觉得我很胖,又矮又难看吧!’我听了这话,觉得他是那么让人敬佩。”这些地方的表述让人费解,这样也造成了叙事不够集中紧凑的毛病;“我”对店主前后态度的变化虽有原因交代,但过于直白简单。总之,升格作文应规避缺点,打造亮点,多设得分点。耕种自己的土地“老板,修印章!”我走进一家地处繁华街道的尽头,店面不大但装修很精致的刻字店。“来喽!”一位四五十岁稍微发福的男子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我将印章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一会儿,仍然笑着对我说道:“姑娘,你这印章有点麻烦,要不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点了点头。【升格之作】仔细打量一番小店,面积虽然不大,但装饰却很精美。玻璃柜台里放着许多印章的料子,柔和的灯光下闪着别样的光泽。店里混杂着多种味道,隐隐约约中有一股香味很独特。“老板!”我刚想回头问他这香味是什么,却见他正专注地修改手中的印章。他一会儿盯着印章反复地看,一会儿在纸上点点画画,还不时地在工具包中找些细小的工具。我慢慢走近他,“老板,你真用心,像这种小印章,别人一般都不屑一顾。”“那是他们不知道要想生意经营好必须对顾客尽心啊。”店主看了我一眼,收敛了笑容说道:“进城以前,我一直在老家耕种几块土地,种地的人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地不上心,只能长荒草。”“可是,你这店面很小,位置又不太好,生意能好吗?”店主又看了我一眼,继续着他手中的活,“你看,对面那块繁华的地方之前也有一家刻字店,但店主不在乎它,现在它已经关闭了。”顿了顿,他又接着说,“我这门店虽小,位置又偏,但我花了心思装饰它,尽心对待每一位顾客。”“你闻到这里的香味了吧?”店老板那憨憨的笑容又浮现在他的脸上,“那可是我专门托人从云南带来的香料,就为改善那些刻章用的药水味道呢。这小店现在生意是还不错吧。这就好比种地,庄稼收成好不好和土地本身有关系,但更主要是在于你管理的过程啊。”“耕种土地更在于自己的管理过程。”我仔细回味着这句话。对啊,有谁的先天条件与别人完全相同?但经过自己的苦心经营赶上甚至超越先天条件优越者的人,生活中不是有很多吗?我的高三这一年不也需要向眼前的店老板一样苦心经营我的学业吗?“姑娘,你的印章好了。”我接过店主手中的印章,充满敬意地对他说了一声“谢谢!”走出小店,回眸凝望它一番,忽然发现它是那么耀眼夺目。耕种自己的土地,我虔诚地种下关于未来的种子。经过升格之后,本文成为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原作在选材上能够着眼于现实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易于让读者亲近认同,但在作文扣题上不够紧密,有形无实;改后习作沿用之前题材,有意补充交代了店主原来的种田经历,紧扣题意,巧妙自然。同时,改后的习作舍弃原来的开头,直入事件,大大增强了记叙文的叙事感。另外,升格后的习作叙事上相对成熟,语言简洁,能够运用铺垫、照应等叙事技巧,情节紧凑集中,店主形象塑造较为鲜明,特别是最后联系自身生活学习,有力深化了主旨。评分:5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作家在《不小心睡着了的光阴》一文中写道:在成长的途中,或许你偶尔打一个盹儿,就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而更令人失落的,是你原本并不想睡,只是装睡,或只想眯缝一会,可竟真的睡着了。也许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设计】新课标提倡学生写作密切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现实生活,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明显出现生活化的趋向,我们应充分重视。这则考试题目就体现了这一命题趋势,不但题中明确出现了“在成长的途中”,“也许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之类的提示语,而且题目提供的材料本身就富有生活哲理。【写作导引】能否准确把握材料中的哲理,直接决定立意的深度与品位。材料总共两句话,分别代表两层含意。第一句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打一个盹儿”,可简单地理解为本义,还可拓宽思路,将其理解为“疏忽”、“失误”、“放弃”之类的比喻义与引申义;另一个是“美好的事情”,可理解为“成功的喜悦”、“生活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温馨的亲情”、“纯洁的友情”、“甜蜜的爱情”等含意。第二句含意更深更进一步,句中的“睡”与第一句中的“打一个盹儿”含意相同。“原本并不想睡,只是装睡”中则隐含了“装睡”的各种可能原因:或迫于世俗的压力、旁人的眼光,或源于自身的矜持、懈怠、幼稚、冲动、逃避、犹豫等。写作时,我们可只从第一层含意立意选材,也可从第二层含意切入。很显然,从第二层含意切入写作的难度更大一些,但立意更深刻更新颖。考生可按照材料中隐含的生活哲理,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身边的亲朋好友中取材,写成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类文章,适当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如能做到叙事生动细腻,写人凸显个性,感悟自然深刻,则可写成一篇优秀的叙事类文章。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以抒情与议论为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力求做到说理透彻而让人信服,语言自然而富有文采,能彰显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