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考纲课标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第1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夏朝: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和王位世袭制。内服2.商朝:______与外服制度。3.西周(1)分封制亲族功臣①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_____和_____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的制度。②内容:______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另外还有功臣、姻亲、原附属国等;受封诸侯在分封时获得_____、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各诸侯国必须承认_____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同姓亲族土地周王③作用天下共主A.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________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B.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_______—卿大夫—___”的等级序列。诸侯士(2)宗法制血缘纽带①含义:宗法制是周人把_________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嫡长子②特点:_______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和核心;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周天子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等级森严。③作用血缘A.通过______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_”的特权。世卿世禄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______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大宗特别提醒: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嫡长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其母为正妻;第二,他是其母的大儿子。(3)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嬴政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______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①___________。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之手。②“_______”的皇位继承制。家天下(2)内容①建立______制度。皇帝三公九卿②以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③地方实行________。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郡县制④其他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及细密、严苛的秦法。(3)作用贵族分封制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行政效率地方②其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_________,强化了对_____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南粤链接: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其中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南海郡就在现在的广东省境内,郡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一、以宗法制为例,分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1.特点: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所以,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血缘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影响(1)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影响(1)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弊端: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撰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图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史料点拨:上述史料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家谱族谱的作用。材料一“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说明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是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材料二指出家谱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材料三梁启超的话充分肯定了家谱的史料价值,但需要指出的是材料一中提到的“隐恶扬善”的修谱原则会影响其史料价值。◎真题实战◎1.(2010年广东文综)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C.君主专制B.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使“国”与“家”结合起来,以强化王权。2.(2009年广东)“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王位继承制度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郡县制度【解析】选B。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拱卫王室。材料中的“封建”是“分封建制”“封邦建国”的意思,因此文章的主题可能是分封制度。3.(2011年海南单科)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选C。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A项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旨在削弱地方势力,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4.(2012年海南单科)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始王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两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模拟演练◎1.(2012年广东惠州高三模拟)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解析】选C。中国姓的本义是标志家族系统的字,强调家族的传承,其本质反映了宗法观念浓厚。2.(2012届广东广州高三调研)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当时()A.国家管理制度非常落后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矛盾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解析】选C。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3.(2011年广东广州六区联考)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并形成了历代的皇帝制度。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C.秦始皇非常勤政B.部族色彩浓厚D.等级制严格【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皇帝集大权于一身,表明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4.(2012届广东东莞高三调研测试文综)王夫之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该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该制”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此项制度被统治者长期实行。分封制主要从西周开始,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行省制度从元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至清末结束,以上都不符合“二千年”这一说法。郡县制从战国时期开始实行,一直是我国地方主要行政机构。1.(2012年广东佛山一模文综)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A.封邦建国C.礼乐制度B.宗法世袭制D.封建社会【解析】选A。“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即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故答案为A项。2.右图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解析】选B。宗祠是同族人祭祖办事场所,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2012年广东汕头三中第三阶段考试)《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A.礼仪C.风俗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D.贡赋【解析】选B。《左传》中将“礼”的作用概括为稳定国家社稷,管理百姓,《礼记》中也记载了“礼”对家国、个人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答案为B项。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C.制度法令的统一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选D。此题考查郡县制的进步性。材料中“公天下”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分封制下周天子主要从本宗族任用官吏的“私天下”相对,由此可知D项与“公天下”含义相符。A项不是主要表现,可排除;B、C两项虽体现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公天下”的含义,故均可排除。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解析】选A。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由皇帝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权,促使古代中国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