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钟南山,引领海尔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家张瑞敏,永远听党话、一生跟党走、身残心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永远冲锋的战士”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到底该填谁呢?但转念一想,这也许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吧?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但答案又着实让我失望到底:答案是焦裕禄,除此之外的答案全部是错。传统的教学考查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显然已违背了德育的初衷,像搞智育那样来搞德育,那是对德育的曲解。落实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评价学生品德的方法入手。通过观察、调查、座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品德行为,给学生一个综合性、激励性的评价。行为折射心灵,谁也不会说一个日日帮残疾同学上下学的同学的内心没有爱心。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在美好的道德情感的催化下而产生的。现实生活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活生生的情感,我们又何必死死抱住过去的一张试卷定高低的观念而不放呢?就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评析学生们在生活这张大考卷上真实的作答吧!二、细处着眼小事做起,用常规培养品质――务真一些学校把德育的场面搞得很大,叫得很响,看似轰轰烈烈,而再看看学生的常规,与所产生的效应是极不相称。他们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真正用意恐怕不在德育本身吧!1.常规仍需常常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已运行了较长的时间,它在指导小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许,在我们教师的心中,规范的要求已十分明确,但对刚走进校园的新生来说,则是全新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时时注意反思对于常规的要求,学生明确了多少?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的德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心目中形成的系统的常规教育体系有时不等于学生已形成的品质要求。另外,学生行为的反复性也决定了常规工作的长期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因素,有些学生的自制力非常差,对待外界不良的影响抵抗力弱,使我们小学生的行为出现反复,这是十分正常的。一项良好的行为品质往往是在学生不断反复、提高的过程中形成与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对所做的工作回头看,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改进方法,让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得以锻造。2.常规工作更要创新抓用亘古不变的方法去重复枯燥无味的要求,其效果往往等于零。注重常规要求的系统性,力求逐条逐句去全面理解与训练。综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要求,十分系统也相当清晰,它从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社会公德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注意常规要求的序列性,切莫“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事倍功半。譬如生活习惯方面,低年级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手、自己洗脸、自己洗手绢,平时扫地、擦桌子、当好值日生,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生活用品,讲究卫生。而中高年级则要求他们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时间,按时作息;朴素从俭,不比吃,不乱花钱。3.常规要求的与时俱进首先我们要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修改与完善,使我们的小学生成为社会的人,与时代要求同步。例如,原来的常规中要求小学生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可小学生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是需要保护的群体。为此,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调了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机智和灵活性。让学生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同时,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常规训练的实效性。我们同学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行为规范主题月”、“好习惯养成主题月”、“文明守纪主题月”、“学习质量提升月”、“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效果明显,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在活动中自然形成与培养起来。德育的根本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从生活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它的琼枝才会伸向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撑起一片美丽的蓝天。让我们从小事抓起,积少成多,用常规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用我们踏踏实实的工作去装扮德育的家园,让它成为培养鲜花的沃土,成为促使学生和谐成长的乐园。[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