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XX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学院:政法学院专业年级: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职称:XXXX《浅析电子政务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电子政务和政府效率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以相关著作和CNKI文献数据库为基本文献来源,选取从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效率政务流程信息技术以及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政府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电子政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逐步使用使得电子政务以更高的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尤其是对政府行为中备受民众关注的行政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研究做了概括和总结,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一、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研究。西方对行政效率开展的研究成果颇丰,也早于国内,先后出现了不少的关于行政效率研究方面的研究学者。有对效率潜能问题做出最早研究的管理学家埃默森、“行政管理学开山鼻祖”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二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一般管理原理”的法约尔、提出“官僚制”的韦伯等一大批著名的研究者都对行政效率进行过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体系。针对我国的“提高行政效率的研究”,是关于实现政府行政效率高效化的方法和措施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方法论的研究。我国关于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先后经历了低潮期、恢复与发展时期以及新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建国初至“文革”期间是我国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低潮期。当时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的。相比大陆而言,台湾地区却有相对的发展。著名行政学者唐代望在《现代行政管理学教程》中介绍了当时台湾地区行政效率理论的研究状况。在这一时期,大陆虽然受极“左”和“文革”的影响,但是我党和政府克服了重重困难,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提高行政效率。具体的措施有“精简机构;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行政领导制度;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行政管理,实行民主管理;加强政法建设,依法行政;尊重客观规律,提高行政效率;对人事十部的制度进行改进。”(李玉,2008)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对行政效率的研究是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行政效率,从其发展进程来看,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周世述,2009)。“精简、统一、效能”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机构改革的重要原则。国家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就尖锐地指出了我国行政组织中因为官僚主义所带来的“机构臃肿、办事拖沓、不讲效率”等弊端。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提高行政效率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行政效率在实践上,不仅仅是围绕着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更多的是尽可能的寻找结合新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出现了一些关于应用电子政务这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政府效率的理论,比如杨鸿台就提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充足的资金等资源,“把服务公众作为地方电子政府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实现资源共享、整合业务流程”,“把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作为地方电子政务的着力点”,最终使电子政府成为“效率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同义语(杨鸿台,2004)。也有一些政府尝试着将企业中关于绩效考评的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和实践中。如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方面我国于1998年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同年4月国务院部分部委组建的“部委信息交换网”开始运行,并计划到2000年,80%以上的国家部委和各级政府在中国公众多媒体通讯网上设立站点。一些关于基层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的研究为各地方的电子政务推行提供了便利。如周学勤《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效率机制研究》,姚黎明《浅议兵团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议》就针对各自所处的不同环境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对策。二、关于电子政务作用的研究。从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方面研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汪玉凯等人编写的《电子政务基础知识读本》(汪玉凯,2002)、田景熙等人所著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田景熙,2002)以及姚国章编著的《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姚国章,2003)等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政务基本概念给出了界定,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电子政务的系统建设需要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田景熙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更是以技术为基础,从政务系统架构、内容分类体系、主题词系统、元数据描述、内容管理等五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需要考虑的要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电子政务的途径完善方面研究。姚国章在《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一书中,深入探讨了电子政务发展中出现的数字鸿沟问题,并对数字化城市的理论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李晓红在论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浅析》中不仅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综述,而且通过总结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李晓红,2004)。从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相互关系方面研究。从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相互关系方面研究。贺志军在《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一文中,为了适应电子政务的要求,通过对传统与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构建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模式(贺志军,2007);曹凌、耿鹏认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重视信息的共享、交流和协作,政务管理模式采用政务信息流、工作业务流程相对集成为结构。两位研究者认为电子政务必然会带来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决策、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管理范围等方面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曹凌、耿鹏,2011)。吴勇,苏叶等研究者则是在借鉴国国内外己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发展的基础上,指出电子政务以政府为中心形成对内部、对企业、对公民的三种模式,这三个模式构成了三个子系统并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大系统。(吴勇、苏叶,2006)。严圣明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以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多次改革,基本上都是改革者单方面意愿的表现,存在着公众参与不够、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如果被改革者不能参加,他们不仅会失去积极性,而且可能会带来阻力。(严圣明,2013)。杨志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不断强调电子政务虽然是公民参与决策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政府不予积极回应,则效果不佳(杨志,2006)。从政务流程再造方面研究。崔向华从电子政府本身建设出发,认为电子政府建设加速了政府组织再造、政府决策过程的再造以及政府职能的再造(崔向华,2008)。但是蔡立辉提出,不管信息技术的力量多么巨大、影响多么深远,它并不会自动地实现行政流程再造;技术的应用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过程,这种“有意识”的体现就是有理念的支配(蔡立辉,2010)。张三清的《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机理分析——以政治信息传递过程为视角》则以最基本的政治信息为对象,分析其在流程中的传播,提出对流程的更新对策(张三清,2004)。三、研究总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总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虽然行政效率问题备受专家学者的青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行政效率进行分析,而且针对电子政务这一领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电子政务视角分析政府行政效率问题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单一研究行政效率的理论资料都比较充分,学者们近现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政府行政效率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行政效率的界定,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行政效率的测评指标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衡量体系。行政效率研究也存在着与实施脱节的情况,学术界关于效率的衡量、效率管理技术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往往缺乏可行性。所以在现有的研究多限于分析理论,缺乏实证分析,使得研究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研究结论很难具有说服力。目前关于将电子政务应用于政府的研究也不少。但是将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效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文献却并不多见。大部分的研究都侧重于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对于迫切需要实践指导角度分析政府行政效率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参考文献:[1]唐代望.现代行政管理学教程[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李玉.2008.基于电子政务坏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3]周世述.行政管理通论[M].北京:行政管理通论,1998.[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杨鸿台.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内涵、机制及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6]周学勤.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效率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2012,(9)[7]姚黎明.浅议兵团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议[J].新疆农垦科技,2013,(2)[8]蔡立辉.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汪玉凯.电子政务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田景熙.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姚国章.电子政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李晓红.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浅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贺志军.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J].求索,2007,(5)[14]曹凌、耿鹏.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与行政效率提升的关系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5)[15]吴勇,苏叶.电子政务的效率机制简析[J].情报杂志,2006,(7)[16]严圣明.电子政务视角下的政府管理模式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8.[17]杨志.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6,(7)[18]崔向华.广西壮族白治区市县级电子政务发展策略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8)[19]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蔡立辉.试论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创新[J].行政论坛,2010,(11)[21]张三清,张清华.电子政务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机理探析—以政务信息传递过程为视角[J].科技咨询,2004.[22]于施洋,杨道玲.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府门户:从理念到实践[J].电子政务,2013,(5)[23]罗贤春.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24]刘焕成,孙晓玲.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信息共享[J].2006,(11)[25]周九常,高洁.基于行政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整合[J].情报科学,2008,(12)[26]罗贤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道路与对策[J].情报杂志,2009,(3)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