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word版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学习课件刘承基编译浙江大学会计系2008年1月编译说明为了配合远程学院快乐学习的要求,根据美国留学生潘序伦(1893-1985)之1937年《基本西方会计学》、娄尔行(1915.7-2000.5)之1993年主编的《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教材及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改编,特别将学习课件的文字稿印成学习用书,作为《会计学原理》的教材使用,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本章要点、主要名词、本章习题、参考答案、参考资料等部分。它是学习和考试的基本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三章会计循环第四章账簿的发展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实地盘存与永续盘存第七章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第八章费用的归集和营业收入的确认第九章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第十章成本结转和利润确定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第十二章工作底稿和会计报表第十三章账务处理程序第十四章会计工作组织附录一:复习提纲附录二:模拟试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和认识会计学。教学要求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历史,会计的含义,内容,职能,分支。本章为全书的重点章。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会计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很早就认识到,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有必要把生产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并计算生产活动的数量方面的信息。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费的过程。制造产品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劳动,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物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关心劳动的成果,关心要用多少劳动时间,要消耗哪些种类的物资,以及每种物资消耗的多少。通过对比生产过程的投入与产出,就可以确定有无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惟有在生产的所得抵偿了耗费,生产才得以在扩大了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而再生产的规模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所以,登记生产账目,把生产过程的数量方面做成记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知,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原来从属于生产职能,就是在生产活动之外,附带抽出一部分时间把生产的成果和耗费以及它们发生的日期等等做成记录。随着生产的发展,它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才成为独立的、特殊的、由专门人员从事的职能。根据马克思的研究,会计最初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一、我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公社制,人们用“刻记记数”、“结绳记事”等方法,记录渔猎数量,这可以称之为最原始的会计活动。到了奴隶社会,随着国家的产生,官厅会计就产生了。据有关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王朝,都委任专职官员,管理会计工作,为保护王朝财产,计算财政收支服务。商代是我国官厅会计的创始时期。西周(公元前1100—前770年)会计有了发展,开始出现“会计”的命名,出现了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王朝财物保管的“小宰”官职,是有明确分工的。会计部门内部,设置“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职掌财务与出纳。根据西周官厅会计核算具体情况的考证,我国会计初始的基本含义是:“零星计算为计,综合计算为会”。按照逻辑,会计应称之为“计会”。在《周礼》一书中,曾多处提到会计。西周王朝建立了专管钱粮赋税的官员,建立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日成”、“月要”、“岁会”等报告文书,初步具有旬报、月报、年报等会计报告雏形。对账簿的设置,从单一的流水账发展成“草流”(底账)、“细流”和“总账”三账,一直使用到明清时期。西周王朝的会计系统十分完善,它与现代的会计报告系统非常相似,以至于2000多年没有多大的变化。到了宋代,人们把财政收支分为:元管、新收、已支、现在四个部分,来计算财产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方法,到了元代传入民间。明初把它概括为“四柱式’一词。所谓四柱,指旧管(即上文元管)、新收、开除(即上文已支)、实在(即上文现在),相当于现在会计术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和期末结存,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具体地算清并交待了经管财物的责任。明末清初,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适应这一环境,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用以计算盈亏。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资本及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在两表上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勾稽全部账目的正误。清代,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又产生了“天地合账”。在这种方法下,一切会计事项,无论是现金出纳、商品购销、内外往来等等,都要在账簿上记录两笔,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账簿采用垂直书写,直行又分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合。四柱清册(即按四柱法提所做出的报表)、龙门账和天地合账显示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传统中式簿记的特色。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我国会计实际上是中西式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1949-)即建国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置了主管全国会计事务的机构,称为会计制度司。会计制度司基于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制订出多种统一会计制度,强化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我国会计工作从此进入法治阶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流行的会计实务接轨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二、国外会计发展史会计在外国,历史也很长久了。早在规模小的原始印度公社时期,已经出现一个记账员,负责登记农业账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当时的会计主要是政府部门用来记录、计算和考核钱物出纳等财政收支。从13世纪到16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兴旺发达,经济繁荣,从而产生了科学的复式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陆卡.巴乔阿勒(LucaPacioli)所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对复式记账法作了系统的说明,此书成为国际公认的会计起源的标志性著作。哈佛会计史认为会计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当然,我们或许不知道何时人类开始在脑子里出现会计思想的萌芽,但公元前5000年记录部落之间交易的符号已经出现。闪族(Sumerian)文化发端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在该时期的陶片上也发现了会计记录的一些符号,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Babylonia)和古埃及(Egypt),作为会计的记录官员都要在学校里进行相当于会计训练课程的学习。大流士(Darius,公元前521—486年,古波斯帝国国王)统治下的波斯(Persia),设有官员对统辖区的会计进行审计。希伯莱(Hebrew)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审计官员,主要审计官员在政府中处于第二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古希腊(Greece,公元前1400年)通常惯例是让奴隶来做审计、查账工作,因为奴隶随时会遭受酷刑惩罚,所以他们对工作比自由人更小心谨慎。那时候的法律也保护自由人不必做如此繁琐的核查工作。可是后来会计在希腊慢慢成了一种比较有地位的工作,而且政府建筑物建筑成本的各项会计记录也都要刻在建筑结构上。例如从一块刻有会计记录的石碑上我们可知道巴台农神庙(Parthenon)大约花费了469泰伦,469泰伦相当于今天的二百万美元。而根据刻在金字塔上的会计记录和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记载,古埃及法老(Cheops)的金字塔则花了1500泰伦。公元前200年古罗马帝国设有财务官员负责监督当地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财务官员要亲自提交财务报表,并由一名检查人员听取这些记录,进而判断会计记录是否属实,这种做法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审计一词auditor(来自于拉丁文的audire,即听的意思),公元四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康士坦丁堡(ByzantineEmpireConstantine)设立了一所公共管理学校,其中就有会计课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公元642—814年)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沿用了罗马和波斯的会计审计制度,在他死后,会计、审计组织制度被取消,帝国不久也随之瓦解。中世纪会计开始衰退,直到意大利宗教战争期间又开始复兴。1340年热那亚(Genoese)的会计记录中出现了萌芽状态的复式簿记方式,同时在英国设置了财政部门。15世纪,美第齐(Medici)银行的分行每年都需向在佛罗伦萨(Florence)的总部上交年度资产负债表,1631年,那些普里茅斯(Plymouth)、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的投资者,把从荷兰聘请的一名会计人员派往那里用于调查殖民地负债日益增加的原因,美洲新大陆人由此经历了他们的第一次审计。会计和管理者虽然几个世纪以来,大规模会计活动基本上与政府活动有关(尤其是税收),但是产业革命带来了其他的会计需求。大型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并不断增加经营管理人员,这样原来小企业中投资者和管理者集于一身的做法逐渐被这样一种趋势所取代,投资者与管理者分离。投资者需要从管理者那里知道自己投入的资本的运营状况,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会计信息(今天这种“保管”会计的基本形式是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同时跨区域经营的大公司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内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据此进行管理,这样管理会计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在若干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空前的生产力,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了查核经理人员履职情况的需要。信贷业务的开展,又促使审阅企业偿债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以查账为职业的特许或注册会计师。这一时期各国税法、商法、公司法等的完善和陆续颁布,也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簿记逐渐成长为会计、成本计算、会计报表分析和审计等新的内容也相继出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西方各国先后研究和制订了会计准则,即会计原则,进一步把会计理论和方法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三、会计发展动向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现代数学、行为科学等的被引入会计,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尤其是管理会计部分。跨国公司的蓬勃兴起,出现了国际会计这一会计学新分支。电子数字计算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使得会计这个古老而年青的职业,实现了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这一趋势对于习惯于用算盘的我国前一代会计人员来说,梦想所不及。综上所述,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社会上很早就存在会计,有着专职承担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会计理论和方法不能不受到来自该环境下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会计就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总之,客观实践证明了,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生产越现代化,规模越扩大,越是需要利用会计。第二节会计的涵义会计的涵义,也即会计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会计进行考察,而表述有不同的认识。会计离不开计量。它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以货币数量来描述经济过程,评价经济上的得失。会计记录是数字和文字的结合,而文字说明寄托在数量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看,会计是一种计量的技术。会计对经济过程中占有财产物资和发生劳动耗费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产生信息,供人们了解和管理经济过程之用。信息是会计工作所产生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用货币量度计量和记

1 / 2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