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人文地理学方**目录:1.低谈经济概念及含义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3.碳排放交易4.碳税5.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展望框架图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碳排放交易碳税发展思路1.概念•1.1概念由来•1.2中国学者的定义•1.3核心要素•1.4发展意义1.1由来•(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2)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概念。(3)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为低碳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1.2概念定义•庄贵阳、储诚山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郎春雷指出低碳经济是要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潘家华等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低碳技术的竞争,着眼点是低碳产品和低碳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探讨•(1)厉以宁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在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上有新突破,要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研究开发,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尤其是资源再生行业),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对注重低碳发展的企业采取差别税率,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注意寻找经济低碳化过程中新的商业机会,在企业文化中加上生态文明、经济低碳化的内容,重视消费文明建设。•(2)DetlefSprinz和Tapani•Vaahtoranta将不同国家在国际谈判中的表现分为四类:推动者、拖后腿者、旁观者和中间者。认为生态脆弱性和减缓成本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环境谈判中的立场和政策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受到环境问题影响越大,就越愿意参与相应的国际谈判,一个国家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付出的成本越高,越没有意愿参与国际谈判。低碳经济核心特征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阶段性核心要素发展阶段低碳技术资源禀赋消费模式1.3核心要素分布图(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途径:发展低碳经济途径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替代能源及新能源开发:建立低碳消费意识:例如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北方多方式清洁供暖,降低碳排放低碳生活:节电,节气,节油。123国内目前低碳发展新技术•1.节能环保技术LED灯太阳能灯具电除尘器•2.替代能源与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1.4发展意义•(1)对国内:中国在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已经成为世界的能耗车间和排污工厂。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两大瓶颈。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对各国各部门碳排放的统计,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所含的碳排放量最高。这意味着,一旦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碳关税,中国的出口商品将被征收的税费最高。“中国制造”收到的冲击最大。•(2)对国际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问题,每一个国家都应该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中国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因此也要发展好低碳经济,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好榜样。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2.1国与国之间评价指标•2.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1国与国之间评价指标•(1)碳生产力•(2)碳排放弹性指标•碳生产力:是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一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此外,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量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碳排放弹性指标:即碳排放增长速度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强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和弱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8)为主要特征,其中英国最为突出,一直呈现强脱钩特征。发展中国家也出现弱脱钩(即碳排放弹性在0和0.8之间),但还没有成为主流趋势,一般处于扩张连接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条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降低。2.2中国低碳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2.1国内学者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2.2.2发展不足之处(1)要评价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必然要考虑能源消耗、碳排放水平、经78济基础等要素。唐笑飞等建立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并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其中处于相对高碳区的有16个省份,占我国省区总数的一半以上,这正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缩影——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在相对高碳阶段。(2)其他评价方法•目前,有关区域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对区域节能减排效率、潜力的评估和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两类。•前者旨在定量化地考察区域“低碳”的状态和能力以及导致该状态的深层次因素;•后者旨在全面评估包括经济发展、能源利用、碳排放与环境保护等因素在内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综合状况,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案。•(一)区域节能减排效率、潜力的评估•单要素框架:Fisher等分析了1997-199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有关数据,得出中国能源绝对使用量及能源强度自1996年以来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能源、价格上调研发力度加大和企业所有制改革的结论。•全要素框架: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能全面、有效地考察能源使用及其导致的污染物排放过程中诸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或者不同能源要素间的相互替代作用,较之于单要素框架下的研究,得到的能源利用效率或污染物减排绩效更为准确、可靠。•(二)区域低碳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这类研究的总体思想是,从能源-环境-经济系统(3E)的高度全面考察区域低碳发展的综合状况与制约因素。其一般过程是:以低碳经济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区域低碳发展目标为导向,以3E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起能够涵盖能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区域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2不足之处•付加峰指出低碳经济评价还需要强化对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间、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间协调性的考察,进而在同类研究中首次引入散点图分析法,全面比较了我国各省低碳经济发展要素间的协调性,作为综合评价结果的补充,为区域低碳发展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3.碳排放交易•3.1碳排放交易与碳交易市场•3.2碳排放量计算•3.3国内碳排放量交易•3.4影响因素•3.5未来发展3.1碳排放交易与碳交易市场:(1)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功法作为依旧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在六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统称:“碳交易”。(2)碳交易市场的产生源于碳排放空间资源的稀缺性,通过降低相关交易费,用可以提高碳排放权效率。(巴黎协定)3.2碳排放量计算各种能源碳排放参考系数以及计算方法和公式•(1)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能源部分所提供的基准方法,化石燃料消费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化石燃料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低位发热量×碳排放因子×碳氧化率×碳转换系数•其中,《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第二章(固定源燃烧),针对不同类型的化石燃料分别提供了不同的低位发热量、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氧化率等数值。发电企业可以根据燃用的各种不同的化石燃料,分别选取不同的系数,代入计算即可得到二氧化碳排放量。•(2)实际碳平衡计算法实际操作中,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以结合本企业生产用燃料煤质分析化验和元素分析结果,结合企业的其他生产数据,通过碳平衡计算得到。以燃煤发电厂为例:发电燃用总碳量=原煤量×原煤含碳量-进入灰、渣、烟尘中的碳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燃用总碳量×二氧化碳转换系数。其中:原煤量与原煤含碳量应注意使用相同的基准;进入灰、渣、烟尘中的碳量通过灰、渣、烟尘量乘以燃煤的机械未燃烧损失计算得到;根据摩尔比折算,二氧化碳转换系数为12/44。•(3)简约计算法针对燃煤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简约计算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发电燃用标煤量=供电量×供电煤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燃用标煤量×2.493本注:以上计算公式内容均来自中国碳交易网3.3国内碳排放量交易•3.3.1碳交易市场现状•3.3.2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最新进展3.3.1国内碳排放量交易现状以北京为例:注:BEA:碳排放配额的代码•时间尺度上看碳交易状况(以北京市为例):(1)以周为研究范围(2017年11-17至2017年11月24):北京市的BEA成交价较为稳定,成交量无规律。(2)以月为研究范围(2017年10月24至2017年11月24):BEA成交价有所波动,成交量无规律。(3)以年为研究范围(2017年):BEA成交价波动较为频繁,一年中5、6月份成交量最大。(4)以2014年至2017年7月为研究范围:2014至2015年,BEA成交价波动较大,2016至2017波动较小。成交量均在上半年居多。•从空间尺度看,(1)湖北、广东、深圳、上海碳交易量占全国较大比例,这四个市的碳交易量总和远超过了全国碳交易量的50%。(2)湖北市的碳交易量比重占全国第一。其原因可能有湖北碳市场的参与层次丰富,主体众多。个人投资者参与数量在全国7个试点中遥遥领先。《北京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试行)》官方文件3.3.2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最新进展重要新闻:2017年11月25日从全国低碳技术大会获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准备和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批准后将适时在今年启动。3.4影响因素碳价格宏观经济因素气候变化政策因素能源价格3.5未来发展•(1)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成,意味着我们国家从行政指令式的、经济补贴式的节能减碳政策,逐渐转化为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碳政策•(2)在未来从事节能减碳的企业和一线工作者在不断获取利益的情况下,促进企业的低碳创新发展和低碳技术的发展。4.碳税•4.1必要性•4.2重要性•4.3影响范围•4.4发展的不足之处•4.1必要性:汪曾涛(2009)在《事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实施策略》中指出,因为长期看碳税简洁,管理成本、经济成本更低当,当各方面条件成熟后,一过渡到全国统一的以碳税为主的减排政策方案。茅于轼(2009)认为,环境利益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博弈的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有多种选择,而开征碳税是最有效的方案,通过开征碳税来控制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是可行的道路。•4.2重要性樊纲(2009)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开征碳税,以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碳关税的形式对我国碳利润进行侵占,并建议我国在碳税设计过程中重视国际碳税协调。4.3影响范围4.3.1对能源消费及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张明文(2009)等认为,从空间差异来看,碳税对我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