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相关知识回顾*会计的概念;*会计对象的概念其他内容会计的基本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本章要点***1.六大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2.各种计量属性的理解;***3.会计科目按所归属的会计要素的分类;**4.会计科目按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的分类;*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本章知识结构框架见下图。两部分内容关于要素的两个问题要素的确认(6大类)资产(定义、分类)负债(定义、分类)所有者权益(定义、分类)收入(定义、分类)费用(定义、分类)利润(定义、分类)要素的计量(5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关于会计科目的三个问题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会计科目的设置•思考在会计中,为什么要引入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跟会计概念、会计对象有什么关联?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由于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所以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相对应的取得途径,他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利润表要素。收入是经济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经济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即形成经济活动的利润,利润是资金运用的成果,它们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长期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二)负债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收入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五)费用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分类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六)利润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记录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的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负债如何计量?——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负债如何计量?——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是对资产进行计量时采用的一种计量属性。在可变现净值计量方式下,资产如何计量?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方式下,资产、负债如何计量?——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资产、负债如何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就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的分类。(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按归属的会计要素的不同,分为1.资产类科目2.负债类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4.成本类科目5.损益类科目※应将会计要素内容与各类会计要素内容联系起来。特别是:——所有者权益类包括: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示未分配利润。——成本类包括费用要素中的生产费用内容,是计入成本的费用。——损益类包括收入要素、利润要素以及费用要素中计入损益的期间费用。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为1.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各个大项所作的分类,反映核算指标总括情况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反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类,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对于有些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此时可在明细分类科目中开设二、三等级明细分类科目。(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为了统一财务会计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总分类科目是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明细分类科目除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各单位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常用会计科目=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