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题库1.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靠机体的()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变化的规律是膜内电位的绝对值()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减小3.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A.磷脂酶C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蛋白激酶E.胆碱酯酶4.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最本质的现象是()A.有兴奋性B.有传导性C.有自律性D.出现局部反应E.出现动作电位5.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可使膜发生超极化,出现()A.正后电位B.负部电位C.阈电位D.锋电位E.局部电位6.细胞静息电位是-9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00mv时的膜电位变化称为()A.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去极化7.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A.血小板不易黏着B.血小板不易聚集C.血小板不易吸附凝血因子D.血管收缩功能障碍E.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8.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中不含()A.纤维蛋白B.血浆蛋白C.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D.白蛋白E.电解质9.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A.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B.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C.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D.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者E.汉族Rh阴性率高达99%10.体重60kg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A.3.0~3.6LB.4.2~4.8LC.5.4~6.0LD.6.0~9.0LE.10~20L11.某人红细胞与A型及B型血清均有凝集反应,其血型应为()A.B型B.A型C.AB型D.O型E.A型或B型12.在临床上给病人一次性大量静脉补液后对心肌影响是()A.增加后负荷B.减少后负荷C.增加前负荷D.减少前负荷E.对心输出量没影响13.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D.舒张期室内压低E.中心静脉压升高14.微循环中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是()A.迂回通路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C.动-静脉短路D.直捷通路E.微动脉15.某些过敏性疾病可引起机体局部水肿,主要是由于该部分()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B.淋巴回流量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16.血压增高引起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减压反射时()B.心交感紧张增加C.缩血管神经抑制A.心迷走紧张减退D.肾上腺素分泌E.缩血管神经兴奋17.右心衰竭时引起水肿,主要原因是()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组织液静水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18.下列叙述哪项不属于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A.心肌收缩力B.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C.心率D.大动脉管壁弹性E.动脉血压19.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因素是()A.左心室收缩力增强B.左心房收缩力增强C.右心室收缩力增强D.肺静脉回流增多E.腔静脉回流增多20.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是()A.主动脉舒张压降低B.外周阻力减小C.心室舒张期延长D.心房收缩期缩短E.心率增加21.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者的射血分数()A.相等B.甲高于乙C.乙高于甲D.均低于正常E.均高于正常22.男,65岁。急性前臂心壁梗死3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平时血压(140~150)/(70~80)mmHg。查体:BP90/70mmHg,心率85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该患者血压降低的最可能原因是()A.主动脉壁硬化B.大动脉弹性降低C.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D.心率降低E.外周阻力降低23.男,80岁,高血压病史30年。查体:BP180/50mmHg,心率70次/分。患者脉压异常的最可能原因是()A.心率加快B.循环血压降低C.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D.外周阻力降低E.大动脉管壁硬化24.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B.降低肺的顺应性C.使肺泡回缩力减少D.增强肺泡表面张力E.增加肺的弹性阻力25.人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肌过度疲劳B.血中O2分压升高C.血中CO2分压过低D.血液pH过低E.脑血流量减小26.正常成人的潮气量为45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则平卧位其肺泡通气量约为()A.3000mlB.3500mlC.4200mlD.6300mlE.4000ml27.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长期出现低氧血症和CO2潴留,这时刺激呼吸的主要是动脉血中的()A.[H+]升高B.PO2降低C.PCO2升高D.PCO2降低E.[HCO3-]降低28.男,35岁。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5,PaCO232mmHg,PaO265mmHg,SaO290%,HCO3-16mmol/L。该患者氧解离曲线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左移B.右移C.无变化D.上移E.下移29.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气量为125ml,每分钟肺血流量为5L,则通气/血流比值是()A.0.7B.0.8C.0.9D.1.0E.1.130.女,21岁。2年前曾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未规律治疗,现有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示左侧显著胸膜肥厚。该患者肺功能检查最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是()A.FEV1/FVC降低B.弥散功能降低C.肺活量降低D.残气量增加E.肺总量正常31.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正确叙述是()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C.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D.分解蛋白质为多肽E.乳化脂肪,增强胰脂肪酶的消化作用32.副交感神经对消化器官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肠平滑肌收缩增强B.胆道口括约肌舒张C.胰液分泌增加D.唾液腺分泌粘稠唾液E.胆囊平滑肌收缩增强33.以下哪项不是胃酸的作用()A.杀菌B.激活胃蛋白酶原C.引起促胰液素释放D.有助于小肠对钙、铁的吸收E.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34.胃底切除后将引起下列哪项吸收障碍()A.维生素A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B1E.维生素B635.患者经抗肿瘤治疗后尿检发现大量葡萄糖和氨基酸,推测其肾单位的受损部位是()A.近端小管B.集合管C.肾小管D.远端小管E.髓袢升支粗段36.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因素是()A.全身动脉血压升高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C.囊内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7.下列哪种情况下尿量低于正常()A.尿崩症B.糖尿病C.刺激交感神经系统D.肾动脉血压升高E.注射甘露醇38.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A.尿失禁B.尿潴留C.尿频D.多尿E.少尿39.某物质可自由透过滤过膜,但既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也不被肾小管分泌,该物质的清除率()A.等于肾小球滤过率B.等于每分肾血浆流量C.等于零D.等于每分肾血流量E.等于滤过分数40.有关视近物时晶状体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兴奋B.睫状肌收缩C.睫状体向后向外移位D.晶状体变凸E.睫状小带松弛1.下述有关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A.也称适应性免疫B.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C.是机体的一种免疫类型D.个体出生时就具有E.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下述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的是(D)A.外毒素B.病原微生物C.血清蛋白D.内毒素E.血细胞3.下述不属于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的是(A)A.淋巴结B.扁桃体C.阑尾D.肠集合淋巴结E.弥散的淋巴组织4.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LAK细胞的细胞因子是(D)A.CAMB.CDC.GFD.IL-2E.CSF5.发挥ADCC作用的细胞是(C)A.B细胞B.吞噬细胞C.NK细胞D.LAK细胞E.DC6.免疫球蛋白CH2功能区的主要功能是(B)A.结合抗原B.结合补体C.结合细胞D.结合抗体E.遗传标记7.最晚出现的Ig是(E)A.IgGB.IgMC.SIgAD.IgDE.IgE8.下述不属于基因工程抗体的是(C)A.双功能抗体B.人源化抗体C.单克隆抗体D.嵌合抗体E.单链抗体9.下述属于补体固有成分的是(A)A.C1sB.C1qRC.C1抑制物D.C4结合蛋白E.H因子10.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片段是(C)A.C2aB.C3aC.C3bD.C5aE.C4b11.人的HLA复合体位于(B)A.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7号染色体D.第15号染色体E.第17号染色体12.免疫应答过程中,发生于效应阶段的是(D)A.双识别B.产生第一信号C.产生第二信号D.释放淋巴因子E.产生记忆细胞13.初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是(E)A.产生的抗体效价高B.产生的抗体亲和力高C.须经过1~2天的潜伏期D.抗体维持时间较长E.产生抗体的类型首先是IgM14.不属于吞噬细胞的是(B)A.单核细胞B.树突状细胞C.肝库普弗细胞D.小胶质细胞E.破骨细胞15.不属于半抗原的是(D)A.青霉素B.普鲁卡因C.生漆D.细菌外毒素E.染料16.下述属于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A.支气管哮喘B.输血反应C.新生儿溶血症D.接触性皮炎E.肺—肾综合征17.发生I型超敏反应时,介质释放后不引起(E)A.毛细血管扩张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腺体分泌增加D.平滑肌痉挛E.靶细胞溶解18.在进行血清蛋白的种类分析时,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C)A.乳胶间接凝集抑制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C.免疫电泳D.免疫比浊E.免疫印迹19.不能用于免疫细胞检测的是(A)A.放射免疫测定法B.E玫瑰花结试验C.流式细胞术D.免疫磁珠分离法E.免疫荧光法20.细菌繁殖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进行分裂的细菌是(D)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螺菌D.四联球菌E.八叠球菌21.具有粘附作用的是(A)A.荚膜B.鞭毛C.性菌毛D.脂多糖E.膜磷壁酸22.革兰染色程序是(D)A.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B.结晶紫——碘液——复红——酒精C.复红——酒精——碘液——结晶紫D.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E.碘液——结晶紫——酒精——复红23.下述有关细菌物理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C)A.细菌为半透明体B.相对表面积大C.在弱碱性环境中带正电荷D.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E.菌体内的渗透压高达5~25个大气压24.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时应选用下列何种生长期的细菌(B)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各期均佳25.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数量为(B)A.空气>水>土壤B.土壤>水>空气C.水>土壤>空气D.土壤>空气>水E.空气>土壤>水26.采用巴氏消毒法消毒,加热至71.7℃时,应持续的时间是(E)A.15~30分钟B.5~10分钟C.1~5分钟D.30~60秒种E.15~30秒钟27.决定细菌的致育性,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C)A.R质粒B.Col质粒C.F质粒D.Vi质粒E.ST质粒28.下述有关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E)A.生物拮抗B.营养作用C.免疫作用D.抗衰老作用E.抗肿瘤作用29.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是(E)A.猩红热B.风湿热C.波浪热D.回归热E.败血症30.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A)A.A组B.B组C.C组D.D组E.E组31.荚膜是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是(D)A.产气荚膜梭菌B.嗜肺军团菌C.羊布鲁菌D.肺炎链球菌E.肠炎沙门菌32.致病后可排出脓血粘液便的是(B)A.霍乱弧菌B.福氏志贺菌C.伤寒沙门菌D.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副溶血性弧菌33.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C)A.衣氏放线菌B.星形诺卡菌C.沙眼衣原体D.溶脲脲原体E.伯氏疏螺旋体34.鹅口疮的病原体是(B)A.许兰毛癣菌B.白假丝酵母菌C.新生隐球菌D.卡氏枝孢霉E.卡氏肺孢菌35.感染后细胞内可出现包涵体的是(E)A.结核分枝杆菌B.螺旋体C.Q热柯克斯体D.真菌E.病毒36.病毒复制周期中又称隐蔽期的阶段是(D)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装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