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小结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进入尾声,我也马上就要成为找工作大军中的一员了。事实上,我对于未来的打算是先参加一下2014年1月的研究生考试,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研究生学位,之后再参加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为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找工作的打算。随着考研大军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考取硕士研究生,所以还是要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然而,从未找过工作的我应该如何选择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却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已经做好了简历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投,这令我十分苦恼。还好这学期学校开设了一门就业指导课程,专门帮我们讲解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例如简历的制作、投放技巧等方面为我们进行了相关经验传授。另外,我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学习了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简历制作、人生梦想以及创业实战的经验等。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需要参照两点:其一是根据自己性格兴趣方向,选择职位方向,如:销售类、市场类、研发类、职能类、项目类等;另一点是关注所选岗位在公司中的位置,要选择职位方向中处于核心的岗位,选择未来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岗位。同时,还要考虑和自己生活方式的匹配度。如果个人比较喜欢稳定舒适型的,那么就选择收入相对稳定,机遇也相对少一些的岗位;如果个人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可选择视野更广,回报潜力更大,但有风险的岗位。在我观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视频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泉灵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段话:“你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选择的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在大学里做各种课外活动和选修课的时候,你选的是学分更容易拿的和更容易拿证书的,而不是你喜欢的,你挑选你的工作岗位的时候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看起来更有前途挣钱多的,你从来没有在乎过你喜欢的,为什么凭什么你最后会做到你喜欢的职业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看完之后我深感愧疚,记得当初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是排除了所有与理科有关的,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最终选择了对我来讲其实没有什么感觉但父母认为非常实用的法学专业。其实就像张灵泉说的,你选择的不是你喜欢的,你就不可能喜欢你所选择的,自然也会对现状产生不满,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在自食其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时刻充满干劲。另外,我们还要形成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职业。至于我们是否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是否清楚自己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通过自我的了解、他人的评价,借助一些专业测评工具等渠道相对客观地得出结论,也可参考血型、属相、星座分析结果。然而,事实上经历和体验才是最好的测试自己的性格的途径。遇事要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断实践,同时保持永远的学习力;不要人云亦云,通过信息的广度与深度,客观决策;调整好心态,没有完美的企业,就业之初就要学会接纳与包容。不要试图找所谓最好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