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晚清重臣李鸿章制作团队:金融1703一组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1853年1月攻下武昌,震动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旋派军两支攻占镇江、扬州,与天京形成犄角之势。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李鸿章仅仅是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后辈,但是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些做法行为对镇压太平天国以及他今后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军队就是他到了上海之后建立的.说他是中国军队近代化之父是不为过的.李鸿章到了上海之后,发现上海有一支外国雇佣军,号称”常胜军”.李发现这支军队的武器十分先进.全军以来福枪和榴弹炮为主要装备,使太平军吃了不少苦头.李鸿章仔细观察了这支军队之后赞叹道:”洋兵数千,强炮齐发.所当则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但是对于让外国人来守卫上海感到羞耻.他决意维持自己军队的地位和尊严.这个时候,李第一次感到了国家和民族需要自强.于是李鸿章精选优秀军官担任不同职务.任用其能,并以西式武器装备部队.坚持新法训练,以改进淮军的战斗力.1862年6月,李鸿章只有一支有100来支来福枪的洋枪队,9月,淮军的来福枪已超过1000支,1863年5月,淮军发展到4万人,装备有一万支以上来福枪和数百门使用26磅炮弹的大炮.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李在与太平军的交手中连战连胜,不仅保住了上海,而且钳制住了太平军的许多精锐之师,对清庭最终战胜太平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代表之一。对李鸿章而言,他的一生中,应该说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就是他参与了洋务运动,成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而最令其伤心的,也是洋务运动。他在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曾哀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1862年,同治元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设制炮所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由此拉开序幕。1864年李鸿章在苏州设立西洋炮局。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型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历时最久、规模最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这是中国第一十大规模用机器采煤的矿务局。打破了外资的控制,收到了“以裕军需,而收利权”的效果。1879年,李鸿章在大洁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试设电报。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李鸿章是中国最早倡导兴修铁路的人,他在顽固派围攻、甚至谩骂的艰难环境下,多次奏请清政府大规模修建铁路,终于在1881年,修筑了中国自造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这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最终以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失败。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个人认为李鸿章既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又是洋务走向失败过程中的重要甚至是关键人物,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鸿章身上的两个巨大缺憾使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一是李鸿章不敢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由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他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的阻力。二是,李鸿章的个人局限性,他是一个封建官僚,身上的官僚习气是很难去除的。这决定了李鸿章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压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例如舰炮炮弹的铜箍,质量不达标,战斗中需用锉刀打磨,方可装填。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使用过这种在炮弹,深受其害。还有,后期李鸿章为谋私利,贪污了洋务企业的数百万两白银。因此,民间又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人间荒”这样的说法。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电报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的战争(甲午战争)1875年(光绪元年),光绪帝命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在1875-1888年期间李鸿章分别从英国、德国进购军舰,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0年在天津设立海军营务处。1881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雇佣外国人担任海军训练。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中法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当时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1894年,当时日本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但北洋水师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虽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无论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皆落后于日本海军。因而北洋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丰岛海战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偷袭清军的运兵船。这是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高升号被击沉船员全部殉国。海海战亦称大东沟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今属辽宁大连)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北洋海军。此役,日军从侧后登陆,成功地对威海卫实施水陆夹击。清军由于兵力单薄,陆海军缺乏协同,北洋舰队困守港内,终遭全歼。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随着北洋舰队的覆灭,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丁汝昌致远舰和管带邓世昌日本联合舰队黄海战场李鸿章的外交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甲午战争失败后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人皆曰可杀,外放到了两广总督,参与和领导了东南互保。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李鸿章联合南方督抚大员实行东南互保,一定上减小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灾难,还曾经讨论过两广独立的可行性!此时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至于李鸿章签订的辛丑条约则完全是背的历史的黑锅,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每当清王朝陷入困局的时候,总是要找李鸿章收拾残局!李鸿章知道国家的腐朽和落后,但他无法做到推翻它,而是幻想依靠一己之力去改变它,这是李鸿章的悲哀,也是他的悲壮所在.甲午战争时李曾说他是以一人之力和日本全国作战,其实,岂止甲午战争,岂止日本,他的一生都是在以一己之力和一个强大无比的对手打一场注定大不赢的战争.1901年签订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条约《辛丑条约》并与两个月后死于北京贤良寺,临死之时尚有俄国公使逼迫他在拟好的条约上签字!李鸿章昏死过去,醒来写下了生命的最后一首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通过李鸿章这一首诗,可以看到李鸿章,忧国忧民,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和对后来人给予的殷切希望!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合影(右二为李鸿章)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图李鸿章的历史争议性李鸿章无疑是晚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有大功于大清,有人说他是卖国贼。李鸿章作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一直被认为是“卖国贼”。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这位备受争议的清末老臣的地位也逐渐获得一些正面的评价。李鸿章的政敌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左宗棠对他的评价是:“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同时,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他也是一位晚清伟大的外交家,能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由此可见李鸿章的伟大和世界影响力。李鸿章虽然已去世一百余年,但仍是百年沉浮,盖棺不能论定。而对他的评价争议最大的,他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强手,也是经济天才;军事上内战属强者,外战属庸者(不完全是弱者),军事思想不如他的后辈先进;文化上是奉行“中体西用”的代表——这点个人比较欣赏,这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比“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都来得符合实际;官场生存方面,也属于强者,一直能立于政治的中心;政治理念上,他只能属于封建王朝的卫道士,根本不是什么新时代的代表——他就是自己评价自己的那种“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根本不会想到把那间“破屋子”完全推倒了,再建一座新的。结语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然而我觉得不管如何评价,骂他为卖国贼却万万不可,他的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也难以磨灭,我们可以批评他的过错,但也不要忽略他的功绩,全面的认识他,客观的认识他,也许是我们对待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所该具有的根本理念吧。Thinkyou谢谢观赏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