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文学亚非文学特点:1、历史悠久:世界上几个大的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大多数是在东方。其中,埃及、巴比伦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2、亚非文学的发展具有多源性。3、亚非文学与宗教意识形态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4、亚非文学与人民口头创作联系紧密。如古代埃及故事,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皆源于口头创作。古代亚非文学一、概况(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埃及文学和巴比伦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约产生在公元前四千世纪末,比欧洲文学早得多。亚非主要文明古国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几千年来持续发展,没有出现过欧洲千余年的停滞状态。2、形成和发展具有多源性。亚非文学首先起源于各国,到了中古才互相影响。在中古时期,亚非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文化文学交流中心。3、与宗教意识的联系更为紧密。4、与人民口头创作联系紧密。亚非文学起源于人民口头创作。文人作家的作品都极大地受到人民口头创作的影响。(二)主要成就:古代亚非文学除中国外,取得重大成就的还有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希伯来文学、印度文学。1、古埃及文学:古代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时间从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几百年,约有4000年的历史。古埃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题材和体裁上对古代希腊文学和中古东方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孕育了宗教性诗歌汇集《亡灵书》。古代埃及文学主要包括:1.歌谣:是人类至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情绪。2.故事:《乡民与雇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露了权势者的专横,赞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斗争。《遭难的水手》表现了一个水手的遭遇,充满惊险的场面和曲折的情节。3.宗教诗歌集:《亡灵书》是埃及最早诗歌总集,包括符篆、颂歌、祷词、神话、挽歌、诔词、宗教礼仪等多种文体,表现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死观念。4.巴比伦文学古巴比伦是世界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巴比伦文学指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文学,即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繁荣时期的文学。包括神话、故事、史诗《吉尔伽美什》等。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最重要的作品,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史诗。其中心思想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人类企图战胜自然灾害和死亡威胁的愿望。史诗的艺术特点是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性,史诗对古代西亚文学,如《旧约》产生了很大影响。3、古希伯来文学:主要有《旧约》。古希伯来文学的《旧约》是希伯来文献与文学汇编,其主要形式可以归纳为神话传说、故事性的作品、诗歌和小说四大类。4、印度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包括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600年间的作品。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共同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所以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印度文学包括公元前15世纪至约公元前5世纪的吠陀文学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史诗往世书文学,约公元前后至公元6世纪的古典文学这三个发展时期。主要有:吠陀:意思是智慧、知识和学问。收入了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4世纪(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文献。吠陀有四种本集:《梨俱吠陀》(包括颂神的神话传说和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两部分)、《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主要是巫师使用的咒语,也有颂神诗和哲理诗),以《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文学价值最高。史诗: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是一部古代印度的“百科全书”,有“历史传说”的美誉。从篇幅上来说,是古希腊荷马两部史诗总和的8倍,为上古民族史诗之最。其中心故事是描写印度两大王族俱卢族和般度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史诗的基本思想是:同情代表正义的般度族,谴责代表非正义的俱卢族,要求建立统一的帝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罗摩衍那》产生于东印度。“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或“罗摩的传记”。《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围绕罗摩和妻子悉多展开,描述罗摩王子一生的曲折经历。史诗的基本倾向是:在王位继承权上.主张长子继承王位,提倡兄弟互让;在战争问题上,支持自卫一方,反对侵略一方;在夫妻关系上,承认夫权至上,肯定一夫一妻。《罗摩衍那》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对印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部史诗反映了上古印度奴隶社会时期的现实,表达了古代印度人的伦理观念和人生理想。往世书:(天城体:पुराण,梵语原意为“古代的”或“古老的”)《往世书》是用史诗体裁写成的神话、传说、故事的总集,是一类古印度文献的总称。这类文献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宇宙论、神谱、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动。它们通常为诗歌体,以问答的形式写成;其基本内容经常是不同人物联系起来的一些故事。流传至今的共有18部,主要内容是关于印度教三大主神的神话故事。古典文学中比较发达的样式是诗歌和戏剧。主要作品有马鸣的叙事诗《佛所行赞》、《美难陀赞》,跋娑的剧本《惊梦记》,首陀罗迦的剧本《小泥车》,寓言故事集《五卷书》(《五卷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是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中形成的印度民间故事的总汇。)等。迦梨陀娑的创作代表着这一时期创作的最高水平。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以及抒情长诗《云使》均被认为是古典梵语诗歌的典范。古印度最杰出的的喜剧家是迦梨陀娑,他的《沙恭达罗》是印度最优秀的剧作。二、名词解释1、《亡灵书》:是埃及最早诗歌总集。又译“死亡之书”。是对神的颂诗和关于魔法咒语的汇集。共收入27篇诗,包括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咒语诗等。在古埃及人看来,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的生活只不过是人世间生活的特殊继续,必须经历一段下界种种危难的考验才能登上天国,因而在死者石棺中或墓穴内放进这类宗教诗,作为下界的生活指南。这类诗歌主要反映的是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奴隶阶级思想以及风俗习惯和征服自然的观念。也反映了劳动人民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调。《亡灵书》不仅反映了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2、《吉尔伽美什》:巴比伦文学中最杰出的成就,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史诗。早在苏美尔时期(公元前3000年)已在民间流传,公元前18世纪编订成书,用楔形文字刻写在12块大泥板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掘、整理并释读成功。全诗3000多行,分四部分:一是叙述吉尔伽美什的残酷统治及其与恩奇都的友谊;二是叙述两位英雄建立的功勋;三是描写主人公为寻求长生不死而远游;四是主人公与恩奇都亡灵的谈话。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的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歌颂了造福于人类,维护人类幸福而敢于反抗神灵的英雄,表现了古巴比伦人民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但也存在着宣扬神力、宣扬死亡的消极悲观的宿命论思想。3、吠陀文学:“吠陀”意思是智慧、知识和学问。《吠陀》作为书名,是印度上古文献的总称。收入了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4世纪(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文献。有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包括颂神的神话传说和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两部分)、《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主要是巫师使用的咒语,也有颂神诗和哲理诗)。由于这四部《吠陀》圣典收集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所以后世称之为“吠陀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颂神和驱灾镇邪,但其中也包括含有丰富多彩反映现实生活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些表达人类健康情欲和进步思想倾向的作品。以《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文学价值最高。4、旧约:《旧约》本是犹太教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全书39卷,通常被分类为经书(又称律法书)、历史书、诗文集和先知书四部分。经书指《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即“摩西五经”。其内容主要包括天地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等神话和族长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等的传说,以及犹太教所制定的教规国法。历史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等,共十卷。主要内容是记述犹太民族形成和兴衰的历史。诗文杂著共十卷,包括抒情诗集《诗篇》、《雅歌》、《哀歌》;哲理诗集《箴言》、《传道书》;大型诗剧《约伯记》;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约拿书》和启示文学《但以理书》等,这部分作品文学价值最大。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等四大先知书和《何西阿书》等12本小先知书。是由著名的先知们以代神立言的形式写成的,他们揭露社会不平,主张社会改革,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旧约圣经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写成及被辑录成书,在基督教看来与耶稣诞生后成书的新约圣经相承。后来从犹太教直接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其中两个: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并随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对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5、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6、《伪经》:是借用《旧约》中的人名、篇名所写的模拟之作。其中收录了写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但未收人《旧约》和《次经》的著作。7、《次经》:共15卷,收进了许多希伯来人亡国后的小说、哲理诗集和宗教诗文,这些作品从未由入正典《旧约》。8、《死海古卷》:是希伯来人留下的最后一批经典,于1947年在死海西北岸的山洞里被发现。内容除《以斯贴记》外,包括了全部的《旧约》和《次经》《伪经》的部分篇章的古朴本,还有犹太教社团的法规、讲道材料和各种文抄等。大约编写于前2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9、梵语文学:是指古印度文学。梵文是印度古代的书面文字,在古印度文学中,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创作使用的基本语言,因此,用梵文写的作品统称为梵语文学。它的发展时期大体可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古典文学时代。如诗歌总集四吠陀、两大史诗、著名剧作以及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等。10、《五卷书》:公元前后印度出现的民间寓言故事的总汇,流传颇广。故事展现了从国王、婆罗门到农民、渔夫、小偷等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及即保留原有的特征又带有人的感情的鸟兽虫鱼。《五卷书》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正义感和斗争精神,讽刺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劣迹和谬行,但也夹杂着某些消极成分。作品富有东方寓言故事的特点,如大故事套小故事,既有故事又有说教,散文和诗歌并用等。11、克里希纳(黑天大神):克里希纳(Krishna),梵文原意是“黑色的神”(黑天)是印度教崇拜的大神之一,同时是天神毗湿奴(Vishnu)的第八个化身。他从小就以牧童的形象出现,善于助人,喜欢吹笛子,并技艺高超,平时用羽毛来装饰自己的头,而且经常和牧牛女嬉戏跳舞。在《摩诃婆罗多》中,他是般度人首领阿周那(Arjuna)的御者和谋士,足智多谋的英雄,在《薄伽梵歌》中被称为“最高的宇宙精神”。黑天的形象在印度的民间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中经常出现。三、分析思考题1、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2、《圣经·旧约》的主要内容和文学特性及其文学价值(文学地位和影响)要点:(1)《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2)经书(或法典),即所谓的“摩西五经”,指的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是《圣经》中最古老的作品,也是宗教界最重视的作品。《创世记》是希伯莱民族神话故事的汇集,从耶和华开天辟地、诺亚方舟洪水救渡、亚伯拉罕西迁定居迦南,到雅各逃荒儿子约瑟在埃及当宰相的故事。这是《圣经》中想像最为丰富的作品之一。《出埃及记》以摩西的出生成长和在耶和华指引下组织犹太人逃离埃及的故事为线索,充满英雄史诗般的气氛,流露了对神的敬畏之情。《申命记》则是摩西在约旦河东岸向民众的演说,重申犹太人必须遵循的“十诫”。这五部作品以神话为引子,表现了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入迦南的艰苦历程。(3)史书共10卷,包括了《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历代志》等作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