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四精神,做文明中学生一百年前,也就是1919年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面对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的无能与失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青春无悔,生命如歌。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百年沧桑转瞬即逝,中国也一改百年前的苦难贫弱,一飞冲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如今的青年人有了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我们中学生,就是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中国少年们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应当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精神,应当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增砖添瓦的宏伟志向。我中国少年们要敢于向自己的坏习惯说不,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要珍惜现在幸福的学习时光。百年前的苦难中国已一去不复返,我们如今面对的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高科技含量人材的竞争,是国家和国家之家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的竞争,这些都要求我们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祖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学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段。五四精神是我们中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正确指引,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对我们中学生现阶段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幸,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新中国正在蓬勃发展,如旭日东升般光芒万丈;我们坚信,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必定能茁壮成长、继往开来,不负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牺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