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并认识其实质。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易混点)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重点)3.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及实质。(难点)[知识梳理]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迅速发展(1)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2)政策: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结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改革调整(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2)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结果: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发展过程出现罗斯福新政发展二战后2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缩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5.评价(1)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二战后,美国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出现: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释疑解惑][易错易混](1)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的联合或融合。(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3)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概念阐释]经济“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3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易错易混]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公有制”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思考探究:代恒猛在《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中指出:“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这说明“福利国家”的弊端是什么?提示: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轻巧识记](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4探究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①国有化的时机……史料二计划能补偿②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③优点。——戴高乐思考:据史料一、二,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信息解读]①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②指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③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企业的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尝试解答]形式:部分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原因、方式、实质和影响1原因①经济大危机的教训。②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促进。④凯恩斯主义的指导。⑤战后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5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③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3实质:国家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影响①积极: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局限性: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典例】下表是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表,该表格可以说明()国别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1年德国24%41%56%69%81%法国16%31%55%67%86%A.德法两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B.欧洲一体化缩小了德法经济差距C.福利制度使德法陷入债务危机D.两国政府都加大了对经济干预[审题指导]①定时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②抓关键: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③调储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西方国家普遍大力干预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④析选项:6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数据反映德法两国财政赤字率不断上升,并非赤字增加错误B项赤字率变化,并不能反映两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两国经济差距是否缩小错误C项福利开支仅为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不能说明赤字率增长是由于福利制度造成的错误D项根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知识,赤字率的增长可以反映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的程度加深,即两国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正确[答案]D1不能区分重要概念,如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2不能把握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和结果。[问题延伸]有人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资本主义”,根据上题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提示]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加强。探究点二全面认识“福利国家”制度史料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①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亚当·斯密《道德情操》史料二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②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③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7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④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史料三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李培峰《英国诊治“福利病”》思考:(1)依据史料一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2)依据史料二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3)据史料三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信息解读]史料一:①“不得人心”“有风险”和“威胁”体现了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史料二:②体现了覆盖面广。③体现了金额高。④体现了惠及每个人,具有普遍性。史料三:图表数据看出:收入不均的家庭儿童津贴是一样的,说明政府注重保障儿童的权益。其他津贴和纳税根据家庭收入制定,家庭收入多的津贴少,纳税多,其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尝试解答](1)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2)①社会保障覆盖面广;②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③具有普遍性。(3)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8全面认识“福利国家”制度(1)形成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2)确立:虽然“福利国家”名称由来很早,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真正确立的。(3)辩证评价①“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②“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典例】下图为某网站介绍当前欧洲经济形势文章的配图。该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有可能是()9A.当前欧洲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经济困难B.超前消费是解决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C.欧洲国家债务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化解D.“福利国家”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审题指导]①定时空:福利国家。②抓关键:图中文字有超前消费、债务危机、高福利。③调储备:“福利国家”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④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从图片中发现,在高福利环境下产生了诸多问题,但没有说各国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错误B项超前消费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错误C项债务危机需要的是国家内部自我化解错误D项债务危机和超前消费就是高福利产生的两大问题正确[答案]D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问题延伸]根据上题材料思考,“福利国家”制度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为什么?[提示]没有。原因: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10成部分。11[深度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表现、实质及认识1.表现(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的结果。3.认识(1)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2)新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②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