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五版)李洁明齐新娥著考试重点部分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实践活动来自人类社会初期。统计广泛迅速的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十七世纪的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英国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第一张死亡率统计表�2.国势学派。18世纪德国康令阿亨瓦尔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比利时凯特勒�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4.社会统计学派。德国克尼斯恩格尔梅尔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和政治经济学区分的主要特点�2.总体性。�用的是综合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是个体到总体�3.具体性。�这是他不同于数学的重要特点�4.社会性。5.广泛性。�应用领域广泛�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基本任务�统计服务�信息和咨询�和统计监督。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各个环节交叉进行�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注意的两点�1.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2.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2.标志和指标。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两者的区别�a.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特征。b.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品质标志却不能。c.指标数值是汇总取得的�而数量标志是直接取得的。d.标志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指标讲时间�地点�范围。两者的联系�a.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b.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因为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3.变异和变量。严格说�变异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变量指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变量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4.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三个特点�a.都能用数值表示。b.说明总体的总和特征。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统计指标体系�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和内容是由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来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5.流量和存量流量�一定时期测算的量。�指明时期�。存量�一定是点上测算的量。�指明时点�。第二章统计调查和整理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案包含六项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选择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网上调查法�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1.按对象范围分类。�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类。�统计报表制度�专门调查�。3.按登记事务的连续性分类。�经常调查�一时调查�。第三节统计分组1.统计整理阶段的工作内容�a.对调查来的材料进行审核。b.分组和分类。c.对各单位的指标进行汇总和作必要的加工计算。d.结果编制成统计表。e.做好统计工作的系统累计工作。2.分组原则�穷尽原则�互斥原则。3.分组结果�组内有同质性�组间有差异性。4.分组标志是分组的依据。按分组标志多少的不同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第四节分配数列1.分配数列�次数分配��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频数�次数��分布在各组的各个单位数。频率�比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分配数列分为两种�品质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变量数列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2.组距数列的编制�原则�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a.排序。b.计算组距和组数。�等距数列�异距数列�。c.确定组限。按连续变量分组�上组限不在内原则�按离散变量分组�相邻两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合。组中值=�上限+下限�÷2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例�P55�d.对频数计算。e.编制成组距数列。3.次数分布�总体中各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4.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钟形分布�对称分布�右偏分布�左偏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正J型分布�反J型分布�。第五节统计表1.统计表有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主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宾词�用来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2.统计表构成要素�总标题�分标题�标目��纵横栏组成的本身以及表中的数字。3.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第三章综合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水平的统计指标。�1.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内容分�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按时间状况分�时期指标�连续计数�累加性��时点指标�间断计数�不具有累加性�。2.总量指标计算的注意点。a.注意现象的同类性。b.明确每项统计指标的统计含义。c.必须做到计量单位一致。�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劳动单位�第二节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名数�无名数。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a.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计算时�计划指标有可能是总量指标�也有可能是相对指标或是平均指标�5年计划指标数值�只要有连续一年时间�不论是否在一个日历年度�只要连续12个月即可��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最后一年的水平�就算完成了5年计划�所余时间即为提前完成5年计划的时间。水平法�累计法�b.结构相对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恩格尔系数�%100��计划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相对数%100555��年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水平年计划末年实际达到的年计划完成程度%100555��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成数年计划期间实际累计完年计划完成程度c.比例相对指标。�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性别比例失衡�高储蓄率�三次产业比例。�d.比较相对指标。�两个同类指标的静态对比。��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比较标准典型化。��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e.强度相对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点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人口密度�流通费用率�资金利润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正指标�逆指标。�f.动态相对指标。�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对比。�3.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a.注意两指标的可比性。b.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用。c.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d.在比较两个相对指标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指标�应视情况而定。第三节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1.平均指标的特点�数量差异抽象化�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2.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3.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a.算术平均数。�缺点�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当组距数列为开口组时�由于组中值不易确定�使得平均数的代表性不可靠。�算数平均数的基本公式�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100��总体全部数值总体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数�%100��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值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比较相对数的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强度相对数�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动态相对数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算术平均数�nXnXXXXn�������21�������������ffXfXfffffXfXfXXnnn��212211两个性质�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离差平方之和等于最小值。b.调和平均数。�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调和平均数比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要小。�缺分子资料用算术平均数形式�却分母资料用调和平均数形式。d.几何平均数。�现象的总标志值不是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二是各单位标志值的连乘积。��若干变量值连乘积开其项数次方的算术根。��平均发展速度�银行年平均利率�产品平均合格率。�特点�标志值等于零或负值时无法计算�受极端值的影响要比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e.众数。�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说明集中趋势。��应用条件�总体单位数较多�标志值次数分配明显集中。��不同鞋码的销售量�菜市场的一天的某种菜的价格。�单项数列求众数�观察法。组距数列求众数�观察+比例插值法。下限公式�上限公式�f.中位数。�产品质量控制中��应用条件�资料不多�变量次数分布偏斜程度不太大�但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较大或存在个别极端值。�未分组资料求中位数�单项数列求中位数�中位数位置=组距数列求中位数�先确定位置�再用比例插值法。下限公式�向上累计时用��上限公式�向下累计时用��4.各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几何平均数大于调和平均数�而小于算术平均数�只有当所有变量值都相等时�三种平均数才相等。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是众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三分之一������fXfXnXh11nnnGXXXXX�������21����������XnXXXXnXnnGlg1lglglglg1lg121�dXML�������2110dXMu�������212021n��中位数位置2�fdfSfXMmmLe������12dfSfXMmmue������12eMXMX���305.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a.只能用于同质总体�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第四节标志变动度1.定义�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又称离散程度或离中程度。�评价平均数的代表性�反映生产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衡量风险的尺度。�2.几种测定标志变动度的方法。a.全距。�各单位标志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b.四分位差。�把一个变量数列分成四等分�四分位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与第一个四分位之差。�未分组资料�分组资料�先确定位置�再用比例插值法。c.平均差。�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实际中用中位数代替算术平均数。�未分组资料�分组资料�d.标准差。�消除了正负离差�比平均差更合理。�未分组资料�分组资料�标准差的应用�测定分布偏度�偏态系数大于零�右偏�小于零�左偏�计算标准分��标准分实际上是将不同均值和标准差的总体都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总体。�e.离散系数。�标志变动系数��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相对离散程度。用来比较不同水平数列之间的标志离散程度。�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值越小�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就越好。第四章动态数列第一节动态数列的编制1.动态数列�时间数列��将某种现象在时间上变化与发展的一系列同类的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构成元素�资料所属的时间�各时间上的统计指标数值。3.动态数列的种类�绝对数动态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4.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a.时间长短应该统一��不绝对�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d.计算口径应该统一。411��nQ的位置��4133��nQ的位置nXXDA���..����ffXXDA..��nXX���2�������ffXX2��0MXSK���XXZi��%100��XV��第二节动态数列水平分析指标。1.发展水平。�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或叫动态平均数。��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3.计算序时平均数�a.绝对数动态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连续时点数列�连续变动�非连续变动间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间隔不等b.相对数或者是平均数动态数列。�利用其对应的两个绝对数动态数列�分别计算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和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而后加以对比。�4.增长量。�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5.平均增长量。�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第三节动态数列速度分析指标1.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